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8中国网络媒体踏上新征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6日 17:41  《传媒》杂志

  2008中国网络媒体踏上新征程

  文/闵大洪

  2008年,是中国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中国网络媒体在这不平凡的一年中有大作为、大贡献,自身有大发展、大飞跃,在接连不断的战斗中,奋斗的精神始终高昂,创新的思维始终活跃,前进的步伐始终有力。

  中国网络传播进入新阶段

  年终之际,当我们对2008年中国网络传播和中国网络媒体的重要事件进行盘点时,首先需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整体发展的特点。

  回顾3年前,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在2005年进入了Web2.0阶段,此后不仅各类Web2.0网站风起云涌,而且新闻网站、门户网站亦全面开拓Web2.0应用。当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两个重要数据具有指标意义:截至2005年6月30日,中国网民总数突破1亿,达到1亿零300万;宽带上网人数首次超过网民的一半,达到5300万人(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16次调查数据)。

  经过3年的发展,中国网民的数量及宽带用户的数量在2008年双双成为世界第一:截至2008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达到2.53亿,宽带网民数达到2.14亿人,网民中接入宽带的比例已高达84.7%。此外,截至2008年7月底,我国手机用户已突破6亿;至6月底,手机上网网民达到7305万人,手机上网比例也已达到28.9%(CNNIC第22次调查数据)。

  按照韩国《朝鲜日报》的说法,2008年中国已“正式成为Web2.0强国”,成为“Web2.0新强者”,甚至“走在了美国前面”。该报记者在报道中写道:“通常人们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IT产业是落后的。但是在新一代的网络环境如网络游戏、网上社区、网络通讯等方面,中国凭借众多网友的积极参与和相互推动走在了发达国家的前面。”

  当我们自己观察、感受2008年的中国互联网传播时,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过于中国网络媒体在一系列重大事件中爆发出的巨大能量。可以认为,中国互联网传播在2008年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最主要的特征是Web1.0和Web2.0已全面、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互联网新技术造就的新应用,降低了使用者的门槛,开启了使用者的创造力,推动了使用者间的互动,于是大大扩展了互联网传播的能量。中国网络媒体在整个传播格局中已无可置疑地成长为媒体巨人。

  以Web2.0最具代表性的应用——博客为例,据《2006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8月底,注册博客数量为3400万。而据CNNIC第22次调查,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博客数量已超过1亿。中国的博客经过3年的发展,不仅数量突飞猛进,而且已成为不少网站的核心业务,博客也开始突显媒体性质,干预现实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如8月1日凌晨,山西娄烦发生溃坝事件,造成重大死伤,这场事故开始称泥石流自然灾害所致。记者孙春龙在《瞭望东方周刊》上发文披露娄烦事故存在瞒报行为,属重大责任事故,但未能引起领导部门的关注。9月4日,孙春龙在博客上发表《致山西省代省长王君的一封信》,9月17日,温家宝总理和国务委员马凯在“有博客刊登举报信反映8月1日山西娄烦县山体滑坡事故瞒报死亡人数”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核查后,事故真相才浮出水面。10月29日晚,当深圳海事局党组书记林嘉祥在酒楼发飙时,他绝没有想到互联网上Web1.0与Web2.0汇流的威力,从人肉搜索到评论抨击、从论坛声讨到博客谴责,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使其身败名裂,甚至无地缝可钻。正如网友“策马入林”在自己的博客中所说:“每个人都是一羽话语蝴蝶,同频共振即可掀起舆论风暴。而互联网给了每个人一只麦克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作家、新闻发言人,蝴蝶又有了麦克风,更容易形成话语声浪、文化波涛。”

  中国网络媒体五大报道战役

  中国网络媒体作为新闻和信息的传播者、各类网上服务的提供者、网民广泛参与彼此互动的组织者,在平台创新、产品创新、策划创新三方面下大功夫,在2008年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创造出了Web1.0+Web2.0的传播新境界。

  抗击冰雪冻灾 从2008年1月21日起,一场罕见的暴雪突然袭来,使南方10多个省区遭受严重的灾害,交通、电力、燃煤、通信、食品和生活用品供应等全面告急。此时又正值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受困群众遭遇到空前的困难。在这严峻的时刻,中国网络媒体立即行动起来,确定了快速、全面、贴近、互动的报道方针,调动各种手段和资源打响了一场抗冻救灾的网上战役。在报道方面,各主要网站纷纷以“众志成城抗冻灾”、“当冰雪冻裂大地,让我们彼此取暖”、“雪灾路上,你我同行”、“暴雪无情人有情”等为响亮口号开设专题。各大网站更是建立了以新闻中心为主,科技、财经、博客、播客(视频分享)、论坛、WAP、旅游、汽车等多个频道和部门参与的报道团队,快速形成了一体式报道机制。不少网站根据此次灾情发生在春运期间的特点,注重信息的及时性和实用性,通过短信、春运交通图及24小时滚动播报,及时发布路况、票务、天气、物价等与百姓出行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在报道的策划中,突出以人为本,注重用抗灾中的感人事迹激发全国民众抗灾的斗志。在这次抗冻救灾的行动中,不少网站不仅拿出显著的广告位刊登新闻和信息,而且第一次大规模地发起捐款捐物活动。当我们回顾2008年网络媒体的作为时,抗击冰雪冻灾报道可以被视为是后来抗震救灾更大规模报道的演练。

  反击西方媒体不实报道 2008年3月14日,拉萨发生藏独分子挑起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一些西方媒体进行的歪曲或不实报道,激起了中国民众的愤慨。随后,奥运火炬在国外的传递过程中,屡屡遭到藏独分子和反华分子的干扰,中国民众尤其是青年同仇敌忾,纷纷以各种网络传播手段展开反击,以捍卫祖国的尊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例,一是23岁的青年饶谨于3月20日创办了一个域名为anti-cnn.com(反CNN)的网站,标题为“西藏真相:西方媒体污蔑中国报道全记录”。首页显著位置说明:“本网站是网民自发建立的揭露某些歪曲事实的媒体进行不客观报道的非政府网站。我们并不反对媒体本身,我们只反对媒体的不客观报道。我们并不反对西方人民,但是我们反对偏见。”。二是自4月16日起,“红心CHINA”签名在网上快速传播,当天中午MSN“挂心”用户达到100万,至4月24日统计数字已超过700万,各种即时通讯软件和各大网站也纷纷推出不同版本的“红心”设计。这是一次空前的通过网络符号进行的爱国感情表达,中国民众通过互联网发出的声音,引起了外国媒体的关注。

  4月 18日,英国路透社中文网刊登的一篇文章写道:“上周,路透中文网刊登了一篇读者来信《西方媒体的真正错误:忽略了多数中国人的意见》。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哈里表达了他的不满:‘一些外国媒体在报导中偏重达赖喇嘛和流亡藏人的言论观点,而没有到大街上随便找几个普通中国人采访一下他们的想法。’外国记者的文字说明错误或图片误用无疑都属于质量低劣的新闻报道,多数西方媒体已经对此纠正或者作出道歉;但正如哈里指出的那样,这并非引起中国公众愤怒的源头,更为基本的问题是确保中国人的声音得到传达。但是哈里和其他中国人需要意识到的是:你们已经成功了。由于你们在互联网上发表的大量言论,以及越来越多热心的外国博客们乐此不疲地把你们的言论翻译成外文,与全世界分享,西方世界这次空前地了解了中国人的想法。”

  抗震救灾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14点46分,新华网发出快讯:“12日14时35分左右,北京地区明显感觉到有地震发生。”这是国家通讯社网站发出的第一则地震报道,完全打破了陈规,在尚未确定震中、震级的情况下便发出第一报,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随后,在新闻开放的环境中,新闻网站、门户网站、专业网站以及各类Web2.0网站,纷纷第一时间调动各种手段和资源打响了抗震救灾的战役。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网络媒体在灾难报道中规模最大、力度最大的一次展现。纵观整个报道,行动之迅速、手段之丰富、规模之宏大、创新之多样、配合之紧密,均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最难忘在全国哀悼日(5月19日至21日)3天中,中国网络媒体的页面颜色全部改换成黑灰色,游戏及各类娱乐频道停止服务。而当5月19日14时28分,全国人民为死难的同胞开始默哀之际,谷歌的搜索流量笔直下降至几乎为零,表明那3分钟整个中国都在默哀。也就在5月19日,人民网、新华网和央视网分别推出“抗震救灾专题网站”,其域名选择了此次地震最令人刻骨铭心的字节:“512”、“chinarelier”和“wenchuan”。

  在汶川地震中各条战线涌现出众多的平民英雄,也涌现出展现大爱的无数普通人,因此中国媒体的抗震救灾报道始终本着以人为本、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普世价值观。媒体报道出的一个个感人故事和场景,让每一个人往往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网络媒体更是通过独特的功能,开设了网上捐款、网上义捐拍卖、寻亲、网民哀悼、网络公祭、关爱孤儿等诸多平台,让广大网民便捷地表达哀思和奉献爱心。媒体界在向社会发出募捐呼吁的同时,也向灾区献上一份自己的爱心。5月16日晚,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艺术家联盟承办的“网聚你我,共献爱心”赈灾义演举行。5月13日,北京网络媒体协会向会员单位及从业人员发出向灾区人民伸出援手的呼吁,截至5月20日上午10时,该协会成员单位(网站)捐款5367.6万元,网站员工捐款811.7万元(其中含某些网站高层个人捐款225万元),通过在线方式募得网友捐款2717.8万元。

  抗震救灾再一次显示中国网络媒体的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公益意识。当灾难危机突然降临时,当政府最需要动员民众时,当社会最需要各界凝聚力量时,当各系统运作最需要相互支持时,当民众最需要相关信息并彼此沟通关怀时,网络媒体是值得信赖并能发挥重要作用的传播平台。

  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 2008年8月8日在北京开幕的奥运会,实现了中国人的百年梦想。中国网络媒体伴随北京奥运筹备的全过程一路走来,不论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深入宣传还是对各项筹备工作进展的广泛报道,不论是对全国人民参与的普遍动员还是对国外反华势力干扰的坚决反击,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努力工作。而当北京奥运一天天临近之际,各家网络媒体更是制定奥运报道战略、建立指挥体系、健全组织架构、完善运作流程,全面提升了报道能力和报道水平。其中奥运官网、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新闻网站,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门户网站是奥运报道的三大主力。

  北京奥运会为中国的互联网等新媒体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同时,中国网络媒体也以出色的作为令北京奥运会更精彩,在奥运传播史上写下了新篇章。概括起来,有以下8个特点。

  1.新闻环境开放。如奥运会开幕前开放了外国新闻媒体网站的浏览。

  2.网媒地位提升。北京奥运会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首次作为独立转播机构,与传统媒体一起列入奥运会的转播体系,其中包括2005年11月7日搜狐获得北京奥运会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资格,这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设立互联网内容赞助类别;2007年9月28日,第一视频成为北京奥运会国际新闻中心(BIMC)新媒体合作伙伴;2007年12月18日,央视国际获得北京奥运互联网与手机平台在中国大陆及澳门地区的独家转播权等重要标志性事件。

  3.表现手段丰富。如新浪网除开通专门报道奥运的奥运站之外,还专门启动了“我的2008,世界睁大眼睛看”活动,该平台整合了新浪旗下大多数互动产品资源,为网友打造了一个囊括文字、图片、视频、理财、公益、娱乐等多项活动于一体的大平台;再如,以腾讯网开创的利用弹出窗口刊发新闻快讯的模式在奥运会期间得到普遍采用,运作走向成熟。

  4.报道规模空前。如央视网开设全部28个大项的直播频道,全程转播3800小时赛事,此外还提供5000个小时的奥运视频内容点播,这是4年前雅典奥运会网络转播规模的50倍。

  5.原创内容丰富。如精品网虽然只是一家报纸网站,(《精品购物指南》报网站)在奥运期间也开播了一档网络视频互动脱口秀节目《奥运紫薇星》,每天在线直播3小时,用名主持 + 名嘴、名人、名记、名博的形式,将新闻信息播报给网友,并利用多种手段与网友互动。

  6.数据产品首现。搜狐首次实现网络媒体与奥运会官方信息系统(INFO)和比赛评论员系统(CIS)的完美对接,开发出将INFO2008系统中的数据转化为在页面上即时呈现的五大核心产品:网友最关注的赛事赛程、比分直播、奖牌榜、快讯、资料库。

  7.网民参与踊跃。如全国近200家具有新闻登载资质的网站共同主办“我的奥运——亿万网友祝福北京奥运作品大赛”,从5月至10月历时近半年,共收到网友创作的文字、图片、DV、音频、Flash等各类作品50余万件。

  8.移动媒体登场。今天所谓的“新媒体”,主要指网络媒体与屏幕在7吋以内的移动媒体,后者又以手机媒体为主,因为其用户数以亿计。奥运会期间,中移动提供的3G(TD—SCDMA)手机试商用,包括无线宽带上网、奥运手机电视、奥运视频点播、奥运快讯、奥运多媒体彩铃、手机对讲PoC(一键通话)等6项特色服务;广电系统提供的“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试服务,用户利用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便可免费接收7个电视频道和2个广播频道。

  神七发射 2008年9月25日至9月29日,神舟七号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首次出舱活动,成为北京奥运会后又一令全世界瞩目的大事件。网络媒体早在神七发射前多日便已推出大型专题。当发射临近,新闻网站以“我在现场”为主题,派记者直达酒泉和北京航天城进行现场跟踪报道,深入一线,为网友挖掘权威、全面的神七第一手资讯。各大网站也纷纷进行直播,开设视频专题、图片专题,邀请嘉宾进行现场访谈,并以3D动画示意、高清图示等手段,让网民对神七的方方面面有全方位的认识和了解。神七报道再次显示出实时、互动、手段多样的显著特点,如人民网通过与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等专业单位合作,力推“建造史上最高留言墙”、“与航天员网上合影留念”、“测试您是否有宇航员潜质”、“揭秘‘神七’如何飞天”等四大互动体验式游戏。神七发射又一次全面锤炼了中国网络媒体的报道能力。

  中国网络传播三大重要事件

  胡锦涛与网友交流 在《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于6月20日上午到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其间,他专门来到人民网,并通过“强国论坛”同网友在线交流。胡锦涛说:“网友们提出的一些建议、意见,我们是非常关注的。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因此做事情、做决策,都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 尽管胡锦涛与网友的对话时间短暂,但对执政党来说意义非同一般,说到底,这是一个善待互联网、善用互联网、善管互联网的关键问题。不仅广大网民纷纷叫好,新闻媒体也纷纷发表评论。如6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署名吴焰的评论文章《当总书记也成为网友》,文章称,网络开放、平等、互动的特性以及低成本,注定了它在政府信息公开、决策民主、阳光行政等方面有更好的监督作用。再如,6月26日《南方周末》的文章《胡锦涛@网》这样写道:“在中国,政治领袖的举动往往被认为具有政治宣示的意义,因此主流观点普遍认为,胡锦涛与代表中国民间‘草根’力量的两亿多网民互动,彰显最高领导层对网络强大影响力的首肯,同时亦显示官方对网络这‘阵地’的重视与管理进入到一个新阶段。”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务实、亲民作风,深得网民的喜爱,于是形成了胡、温的“粉丝”,称为“什锦八宝饭”。9月4日,人民网时政频道特别制作的“什锦八宝FANS圈”正式上线,更成为2008年中国互联网的一道风景。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 2007年12月29日,国家广电总局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56号令)。《规定》中所指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是指制作、编辑、集成并通过互联网向公众提供视、音频节目,以及为他人提供上载传播视听节目服务的活动。2008年新年过后,这一规定在互联网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在1月31日正式施行的这一规定中,有关网站身份和资质的要求最令业界关注。《规定》中第八条明确指出:“申请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具备法人资格,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且在申请之日前三年内无违法违规记录。”由于目前国内大量的视频网站有海外风险投资,因此能否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成为民营视频网站心头的焦虑。在听取了业界的呼声后,2月3日,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负责人以答记者问的形式明确,《规定》发布之前依法开办、无违法违规行为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可重新登记并继续从业;有传播淫秽色情、宣扬暴力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严肃处理;轻微违规的要限期整改。不过,《规定》发布之后申请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必须符合《规定》第八条所列的条件,即必须是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发放视听服务许可证,被业界视为广电总局加强视频网站行业管理的标志。一方面,广电总局按规定分批颁发许可证,截至6月18日,共有247家网站获得了视频牌照(据了解,截至11月中旬,获得视频牌照的网站已近290家);另一方面,加大监管力度,广电总局先后于3月20日、5月19日、10月27日三次公布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抽查情况,对违规网站分别给予了责令停止服务或警告处罚。

  艳照门事件 2008年1月27日,香港艺人陈冠希与若干女星的淫秽照片在香港网站的讨论区中发布,立刻蔓延到内地网络。春节期间,内地众多网民被这一事件所“娱乐”,传播势头达到高潮。转照者乐此不疲,求照者心情迫切,都对新一批照片的发布有所期待。在集中传播的论坛及贴吧中,满目皆是“无码照片”、“全套照片”、“系列照片”、“最新照片”等链接下载的招徕。“跪求”照片者也大有人在。 香港艺人艳照网络传播之快、之广,是与网络的应用与技术密切相关的,搜索引擎、贴吧、论坛、新闻组、博客、相册、打包下载等应用都在传播中发挥了作用。在这一事件中,除艳照大量地不可阻挡地被传播外,网民对照片真伪的分析(事件前期),对香港艺人不良道德的愤慨、抨击及不同看法、评价的交锋也是传播的重要内容。艳照的广泛传播再次对网络媒体所持的传播伦理提出诘问,对网民的法律意识和媒介素养提出诘问。值得赞扬的是,2月13日,搜狐网站“八卦爆料”版的全体斑竹(版主)主动向网友发出倡议,文中写道:“此次‘艳照门’事件,不论是对于我们公众道德底线,还是对于整个互联网的环境,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希望广大网友进行抵制。2月14日,网站社区编辑部发文支持这一倡议,进一步向网友发出了“不下载、不保存、不主动传播”的呼吁。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

  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