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吴晓波:罕见的企业悲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2日 23:52  中国经营报

  访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

  《中国经营报》:这些年来,围绕着健力宝的矛盾和纠纷一直没有停止过,现在三水区政府和当地5家银行又在为争夺张海时期购入的5100万股中国平安股权与祝维沙的金裕兴公司对簿公堂,双方各执一词。作为长期研究健力宝的人士,你对此怎么看?

  吴晓波:到现在为止,此次纠纷的事实层面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当年健力宝把这些平安股权转让给祝维沙的时候,双方之间到底达成什么协议,外界还不清楚。整个健力宝如今也是一笔糊涂账,我们所看到的备忘录或者协议也可能不是全部,因此祝维沙方面的声音和态度就变得非常重要。我个人认为,祝维沙在健力宝事件中做了亏本买卖,在张海、祝维沙、叶红汉等几个人中,祝是唯一手中有现金的,但他在健力宝基本没有赚到钱。如今手中的5100万平安股权也有人想要拿回去。当然我们不是要同情他,毕竟是他自己选择要玩这个游戏,而偏偏碰上了那么一批难缠的对手。

  《中国经营报》:你怎么评价健力宝这家企业所遭遇的一系列祸端?

  吴晓波:整个过程给人的感觉就好像一群秃鹰都来抢一块肉,但最后谁都没有抢到,反倒惹了一身臊。如果抢过来把健力宝搞好了也行,搞不好的话能卖个好价钱也可以,但大家抢过来之后就砸在了手里,所有人都很受伤,要么进了监狱、要么被双规、要么赔了钱。这就是现在的结果,没有人获益,全输。这是极为罕见的。

  现在健力宝还有多少价值呢?也就剩下健力宝大厦、三水区的健力宝基地以及还没有拿回来的5100万平安股权,都是一些残粥剩饭,但大家仍在争夺。说起来很可悲,曾经那么好的一家饮料公司,被一群人搅了一圈之后,弄砸了。人性贪婪,但最后都被贪婪所毁灭。

  《中国经营报》:你怎么评价资本玩家张海入主健力宝前后的表现?

  吴晓波:张海是个天才的“投机客”。这在当时的中国是很普遍的现象,因为我国资本市场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给这些资本玩家提供了很好的土壤。

  越是法制完善的商业社会越难以投机,而转型社会通过冒险获得超额利润和价值的可能性更大,会出现张海这样的人,因为浑水才能摸鱼。在中国30年改革史上,很多这样的人获得了成功,按照概率来说,100个人中可能有20个人成功了,至今依然活跃在公众场合,但更多的人失败了,或者入狱或者消失,张海就属于后者。他是阶段性时期中出现的典型人物。他的野心很大,投机完之后又想做实业,却没有相应的能力,和(德隆集团的)唐万新一样。

  《中国经营报》:现在回头来看,你怎么评价当时国企的“国退民进”改革的功过?

  吴晓波:从历史上来看,任何一个国家在国营企业转变为民营企业的过程中,都必然会出现国有资产流失、政商勾结、企业家破产等等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说有其必然性。因为没有办法用很规范或者一刀切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拿日本来说,你看吉田茂的《激荡百年史》等作品,可以了解到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把很多企业卖给私人的时候也有类似的问题。这整个过程就是一个非道德的过程,我们很难用法律和道德去评判。

  2004年前后,国内也出现过激烈的争论,以郎咸平为代表的学者指出了“国退民进”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当时有一个比喻很恰当,说国有资产是“阳光下的冰棒”,不进行产权改革就要化掉,而如果进行改革就会被某个人吃到嘴里,是不道德的。因此产权改革面临的是“囚徒困境”。

  但是从长远来看,我认为这一轮的产权改革是有进步意义的,它毕竟使几万家国有企业产权清晰化,变成了民营企业,促进了行业和企业发展。这在家电行业和饮料行业是最清楚的,比如产权清晰的TCL、创维、美的等发展迅速,而依旧不清晰的长虹、春兰、美菱、科龙等都很尴尬,要不就倒掉了,要不就发展迟滞。所以总的来讲,这一轮产权改革对盘活社会资源和促进企业发展是有利的。换言之,改制不彻底的健力宝的悲剧,有一定的必然性。

  《中国经营报》:在你看来,健力宝还有没有可能重新站起来?

  吴晓波:不知道。健力宝的未来在于其品牌还有没有价值,还取决于有没有人愿意去接盘。我个人认为很难。这个企业现在好比拆迁户一样,它所有的资产后面都对应着一大笔负资产。如果5亿元能够接盘的话,还不如用5亿元再重建一个品牌,也没有这些错综复杂的债务和人事纠葛。本报记者 李宾采写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