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路:仰融很担心
担心祁玉民摆脱不了政府官员“求产量求产值而忽视利润”的做法。
仰融对华晨的未来“很担心”,他主要是担心祁玉民摆脱不了政府官员“求产量求产值而忽视利润”的做法。
翻开华晨近几年的历史,每一个辉煌的梦想,都成了“镜中月、水中花”。
2001年,仰融如此规划未来的华晨:在一家金融控股公司之下,形成汽车、金融和基础建设等三大板块,其中汽车占总产值的80%,到2010年实现150万辆的产销,2000亿元的营业收入,200亿元的利润。
但没成想,次年仰融即流亡美国。
2002年8月20日,苏强表示,要让华晨中国通过5-10年的时间发展为国内的一个重要的汽车集团,5年内目标销售量达到18万-20万台,10年内达到40万-45万台。
2004年底,苏被免职。
祁玉民似乎意识到了这一点。今年1月,他宣布,2008年,华晨将把增长预期调低为10%,预计销售33万辆。“多卖不值。明年将是华晨的优化调整年,优化结构、优化管理,夯实后两年的发展基础。”
调整的第一步是科技创新,以此来实现自主——“没有自己的技术,永远不能谈自主。当然我们的技术,还将是以我为主,以国外的为辅,开放式地整合世界资源。”
虽然华晨2007推出了包括酷宝跑车在内的几款新车,祁玉民还是认为华晨的产品线不够丰富,2008年,他希望能开发几款震撼型的品种,还要出特种车,救护车、警务车。不过他表示自己会保持适度,因为对产品,他的主张是“优生优育”。
“我不主张生一堆孩子,海南岛、吐鲁番……我不喜欢这样,这么干,眼下量上来了,长远品牌没有了,我主张优生优育。比如说,我们的海狮,国内饱和了,我就往国外打,往南非打,南非打得好,一年五万辆。你现在生出来的孩子,一定要让他受高等教育,你不能让他上两年小学就到社会上去。”
在品质方面,祁玉民已经从宝马请来了三剑客——施佩尔、黑克尔和阿肯森,希望通过这三个在宝马呆了25年以上的人把华晨的品质管理流程进行改造,让品质管理的所有要素处在一种受控状态。
对发达国家的出口还将是华晨的突破点。2008年,祁玉民准备带队开拓北欧市场;年末,在美国市场上,祁玉民说他们将会“放一个大卫星”,从后年开始,“保守估计,第一年是两万,第二年是三万,第三年是五万”。
所有这些,都需要钱。祁玉民估计华晨的资金缺口有30亿。“我也不敢说是整体上市,反正我们在H股市场和A股市场都会有一些动作,还是用好的投资项目去引进新的投资伙伴。”
而在此之前,关于华晨将借助旗下的ST金杯实现A股整体上市的消息不绝于耳。曾有人质疑,靠“财技”起家的华晨,如今在资本金融市场上似乎成了“矮子”。不过,不能小看祁玉民的能量——上任之初他就创下过5天贷款7亿元的纪录。
在2007年6月25日启动的华晨“南下战略”中——华瑞汽车项目在四川绵阳拉开序幕,一期工程将形成6万辆产能——祁玉民更是巧舌如簧地说动了五粮液。“你说五粮液为什么和我合作?全中国的酒业,700亿的市场它占了60%,它现在利润高得很,在银行存了100多个亿,不知道要干什么。”
不过,在仰融看来,华晨若想真正做好,“祁玉民还是要走我的老路。要金融先行。”
“你觉得你以前的想法,有多少还在被贯彻?”《英才》记者问他。
“应该讲走样了。有一个汽车界的老人到美国来看我,他说这个企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企业,但现在缺少的是一个‘灵魂’。”仰融不无遗憾地回答。
但祁玉民不这么认为。2007年3月18日,他在人民大会堂宣读了《华晨汽车自主宣言》。“这个好好看去,这就是我们的经验。这个是整个华晨的魂,我说无论是谁来干,干多少年,这玩艺儿一管好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