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奥运元年:几家欢喜几家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5日 18:18 《小康·财智》

  奥运元年:几家欢喜几家愁?

  文/《小康·财智》特约记者 张德华

  伊 利在最后时刻的胜出,使得在乳业的奥运营销赞助合作竞争中技高一筹,摆脱开蒙牛的贴身缠斗,把奥运会这一极其稀缺的战略变革的机会资源抓在自己的手里。

  奥运已经成为国内优秀企业走向世界竞技大舞台的一张珍贵门票,企业深知,“中国概念”持续升温、“中国速度”已经占据全球经济的心智,2008年的“中国奥运”对于快速成长中的中国优秀企业,意味着什么。

  联想当年豪并IBM个人电脑业务的时候,海尔就借势宣扬其“千亿业绩”及“国际化蓝图”,海尔明白,联想并购的意义对于海尔意味着什么。

  虽然,联想与海尔双双跨入奥运赞助的合作行列,然而,世界范围的“奥运对手”能给中国的联想和海尔们留下多大的机会呢?

  三星、阿迪达斯、大众等大一批世界著名企业很多年来,一直深深占据着世界范围的奥运资源,我们知道,企业奥运赞助费用已经相当之高,但持续宣传投入的成本会高出赞助费用好几倍,我们的企业准备好了么?

  一汽大众的投资者与国内优秀经销商前不久集体到美国哈佛商学院学习了5天的领导力与观点变革的观摩与学习,他们发现,当地一名香港人所经营的汽车经销公司通过销售单一品牌的汽车却可以做到上市,而这些经销商很多人的业绩都超过这家经销公司。可以看出,企业奥运扩张战略实现的背后,更需要企业高层观点的变革。

  企业奥运观念变革对寄厚望于奥运扩张的企业而言,其意义甚至大于扩张战略本身。很多企业都具备通过奥运扩张战略的基础能力,也都准备好了奋力一搏,然而,企业在奥运盛宴下,究竟是跟随大奥运展翅同翔,还是被对手压回自己的小天地,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创新意识和行动速度。

  面对奥运盛宴,很多大品牌品尝的手法都是动辄千万,大肆展开;然而,面对这种品尝盛宴的手法已经严重同质化的推广方式,贴有中国标签的奥运企业到哪里寻找优势呢?

  2008奥运的基因就是“中国”,我们说,具有并发扬奥运基因的品牌更容易获得成功,中国的企业本身就具备这种基因,值得探讨的是,这种基因裂变与迁移的概念如何才能与企业对上号呢?企业在探寻奥运基因的时候,能否有更加独特化的视角和更加基因化的中国元素呢?

  这些都是切实摆在奥运企业面前的难题。摆脱同质化的奥运营销,就必须抓住这个中国基因,并且能够提炼出奥运企业各自独有的基因成分,不能弄出大家口号一致、创意基因相似的笑话。

  奥运企业完全可以承担起这种文化传播的大使。中国基因与奥运基因的结合、中国基因在世界范围的塑建和推动,这些都应当是奥运企业在现今及未来的重要使命。

  观念变革对于奥运企业而言,与扩张战略同等重要。面前奥运机遇,所有奥运企业挤到了同一个起点,摆在企业面前的选择就是抓住这个机遇,看谁利用的最好,可以玩出最精彩的花样。

  李宁公司CEO张志勇:我们避免从竞争对手那里直接抢夺运动资源,而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就是看是不是有一群消费者的利益点没有被这些品牌所满足。”

  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陈朝晖:2008年营销就是两句话:高度竞争的媒体环境,品牌营销可能面临的低效和无效挑战。

  梦娜袜业董事长宗科平:现在钱已经花出去了,如果收不回来,那我们大家只好一起去跳江了。

  北京奥组委高级顾问、奥运经济研究会会长魏纪中:奥运不是唐僧肉,人人都想借奥运会发财,是不可能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