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华案风波延续:关国亮辞别锦州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5日 09:33  新浪财经微博
图为新华人寿前董事长关国亮。(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图为新华人寿前董事长关国亮。(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胡中彬 欧阳晓红 袁朝晖

  对于早在去年就把前董事长关国亮清理出局的新华人寿来说,关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意味着笼罩在公司身上的阴霾正在慢慢散去。但做为关国亮控制下的另一家公司——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600190)则意味着颠簸之旅的开始。

  11月20日,中国保监会公告称,新华人寿原董事长关国亮因涉嫌违法犯罪问题,已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公安机关已对其立案侦查。当天上午,保监会还召开新华人寿股东和中层干部会议,通报关国亮累计违规挪用资金130亿元,须承担违法违规的主要责任,已于11月16日下午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这算是自去年9月份保监会正式调查新华人寿以来,事件的最新实质性进展,”知情人士说,“这意味着距离新华人寿董事会换届、股权转让又近了一步。”

  然而,做为上市公司的锦州港,却因关国亮的辞职,董事长职位至今空缺。

  关国亮作别锦州港

  事实上,去年从新华人寿辞职之后的关国亮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锦州港董事长。资料显示,其锦州港任职期始于2004年4月16日,离职时间则为2007年6月。

  仿佛是一种默契,锦州港新届董事会本应今年6月底到期,但大股东东方集团当时提议董事会延期换届,该提案在今年6月底的临时股东大会上获得了通过,锦州港该届董事会换届延期至9月底。

  而接近锦州港的人士表示,这正是东方集团所施的缓兵之计。关国亮是以东方集团副总裁的身份进入董事会的,但关国亮在新华人寿中的种种负面消息让大家都认为其从锦州港董事长之位退下是迟早的事,由于新华人寿之事一直未能有最终定论,东方集团总裁张宏伟也没能捅破这最后一层窗户纸,只是以董事会延期来等待有关方面对关国亮的调查。

  上述说法并未得到锦州港方面的确切证实,锦州港有关人士只是表示,董事会延期仅仅是与股东迟迟未能确定候选人有关。

  实际上,锦州港董事会此后的换届暗藏玄机。

  9月7日,关国亮亲自出席并主持了锦州港的董事会。而正是在这次会上,董事会决定再次推迟董事会换届选举,并将延期换届的议案提交临时股东大会表决。锦州港当时公告的原因称,董事会未能就股东推荐的下届董事候选人达成一致意见,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股东大会选举。

  但没过几天事情便出现了转机。9月19日,锦州港公告称董事会已经就换届达成了一致意见,而在公布的候选人名单中,关国亮已经不在其中。此后,董事会延期换届的议案被临时股东大会否决,新一届董事会顺利产生。

  值得注意的是,从9月底换届至今,关国亮退出后留下的董事长之位依然虚席以待。据了解,大股东东方集团目前尚缺提名一名董事,而该人选空缺,无疑也将顺利成为公司董事长。

  上述接近锦州港人士认为,这一空缺正是为关国亮下课所做过渡安排,而关国亮此番被采取强制措施,东方集团势必会加快推选最后一名董事会候选人的步伐。

  关、张分手

  “关、张斗争的痕迹十分明显。”某业内人士认为,曾相互扶持的两个合伙人,如今已分道扬镳。

  关国亮在1992年加盟东方实业,其后不久便成为张宏伟的属下得力助手,因其屡屡成功的资本运作而逐渐由张宏伟的打工者变成了合伙人。此后,关国亮成为了东方实业主管财务的副总裁,并兼任东方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持有东方实业9.99%的股份,而张宏伟则持有东方实业32.66%的股份。

  实际上,锦州港上市之初,张宏伟、关国亮都同在锦州港董事会,张宏伟还任公司董事长,东方系当时持有锦州港27.13%的股份,为其大股东。

  但2002年张宏伟担任董事长期间,锦州港风波不断。先是其会计报表利润造假公司受到财政部的处罚,之后还被监管部门ST处理,其后张宏伟一手推动的锦州港入主吉通网络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又遭遇失败,张宏伟的权威受到了直接的影响,其2002年9月辞去了锦州港董事职务。而随后不久,关国亮顺利坐上了锦州港董事长的位置。

  但这一次的董事长职位更迭显然与5年前的一次截然不同。

  去年关国亮在新华人寿董事长任上的违规举动逐步被曝光。业界传言,对于关在新华人寿的诸多行为,张宏伟表示并不知情,很多事情也是最后才知道的。此后东方集团被迫将新华人寿股权出手,张对关在新华的行为划清界线。

  而在东方集团参股的民族证券中,关国亮今年5月份还担任董事一职,但也有消息称,东方集团拟撤销关国亮在民族证券的董事资格。而此次锦州港的董事会换届,似乎也意味着关、张二人的亲密关系划上句号。

  “到目前为止,该事件尚未对公司带来什么影响。”锦州港董事会办公室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长期关注锦州港的某券商人士同样认为,关国亮此番离职将不会对锦州港的业务和最终归属带来多大的影响。实际上,张宏伟此前曾多次公开表示,将逐步把锦州港剥离出东方集团。而业界也普遍认为,东方集团并没有太多干预锦州港的业务,两者的关系已经十分独立。

  关国亮目前仍然持有锦州港12.5万余股,这是由于上市前内部职工股演变而来的。锦州港董事会有关人士表示,该部分股权仅是很小一部分,目前并不清楚关的这部分股权将如何处置。

  “9月28日股东大会之后,关总再也没有来过公司。”锦州港某工作人员称。

  利益博弈中的关国亮

  对于关国亮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知情人士表示,“这也算是自去年9月份保监会正式调查新华人寿以来,事件的最新实质性进展。”

  1998年,关国亮接替李福臣成为新华人寿董事长,掌控新华人寿8年之久;

  2006年,新华人寿资金运用违规事件开始浮出水面;

  2006年9月,保监会介入,对新华人寿的资金运用问题进行调查;

  2006年10月8日,保监会宣布暂停关国亮职务,于12月27日正式免除关国亮董事长职务。

  2007年5月24日,保险保障基金以市场价收购新华人寿问题股权,解决资金挪用问题。

  在调查过程中,保监会发现,关国亮在任新华人寿董事长的8年间,累计挪用公司资金130亿元,在他离任前尚有27亿元未能归还。这些被挪用的巨额资金大多用于大规模违规投资和被关国亮非法拆借用于新华人寿的股权争夺。仅在2005年,关国亮就调用10亿资金,投资长安街上两处房产——西贸中心和北京宫,这些项目的产权均不属于新华人寿,大笔的投资和对外担保都处于巨大风险中,直到2006年关国亮被调查前后,上述产权才被陆续过户到新华人寿名下。

  据悉,关国亮曾向保监会承诺归还挪用资金,但一直没有下文。在关国亮一再拖延的情况下,保监会于2007年5月24日宣布,由保险保障基金收购新华人寿问题股权,解决资金挪用问题。保障基金的介入,虽解决了部分违规资金的清收,但是新华问题股权的最终去向仍无后话。

  就在前不久,业界传闻“倒关”派的苏黎世拟联盟宝钢接盘新华人寿股权,殊料,11月初,有关媒体报道苏黎世已超过外资单一股权比例不得超过20%的规定,其通过隐性持股、回购和参股等途径,直接和间接所持新华人寿的股权达27.51%。而后,关国亮被司法机关立案调查,作为“倒关”派的苏黎世重又占上风。

  “难道这些仅仅只是一种巧合吗?”知情人士说,“反过来,如果没有‘股权代持门’风波,关国亮可能不会这么快被采取强制措施。某种意义上,也许这更象是一场利益博弈。”

  今年5月,保监会首次动用保险保障基金受让新华人寿股权22.53%,7月,再次接手新华人寿股权并增持至30.54%。前不久,还曾有媒体报道保监会欲将股权增持至50%,旨在化解新华人寿股东之争。

  一位关国亮事件有关人士告诉本报,曾经有人质疑保监会动用保险保障基金接手新华人寿股权,认为缺乏法律依据,但事实表明,如果保险保障基金不“出手”,问题股东在没有司法证明的情况下绝不会退还动用的资金。而保险保障基金在收购过程中,就等于消化了其中的损失,这也正是保监会为何公告称已收回大部分违规挪用资金。

  保监会有关人士对此的回应是“运用保险保障基金的决策经过了充分论证与协调,追究保险保障基金接手新华人寿股权显然并无实质意义。”

  此前,新华人寿方面曾向本报透露,如果无意外,最晚会在年底召开董事会,届时股权归属无疑会得到界定。(欧阳晓红、袁朝晖、肖茹/文)

小调查

1.您认为关国亮案发是否缘于新华人寿股东之间的内部纠纷?


不好说
2.你是否还信任新华人寿的品牌信誉?
信任
不信任
不好说

 

  最新报道:

  新华人寿原董事长关国亮昨受审

  新华人寿前员工:没想到 太可惜

  事件回顾:

  新华人寿前老板关国亮东窗事发

  新华人寿原董事长关国亮被立案侦查

  新华人寿原董事长关国亮被移送司法机关

  关国亮候审 苏黎世坚称股权合规

  新华案风波延续:关国亮辞别锦州港

  案件审理:

  新华人寿前董事长关国亮案一审开庭

  新华人寿前董事长关国亮涉嫌两宗罪庭审中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来源:经济观察网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