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中国医院运营陷入泥潭 是钱不够还是效率低下(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8日 14:41 瞭望新闻周刊

  技术效率低则反映在每名医生每年负担的诊疗人次、住院床日和病床使用率都出现明显下降。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绍光在《中国公共卫生的危机与转机》中披露一组数据:从1989年~2001年,每名医生每年负担的诊疗人次由1652下降到1180,住院床日从767下降到509。全国医院的病床使用率在上世纪80年代一直维持在80%以上,进入90年代便一路下滑,现在跌到60%的水平。2004年医院、卫生院病床使用率均有所回升,但全国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也不过61.3%。

  与此同时,医疗费用迅速攀升。数据显示,1980年居民到医院就诊的平均门诊费用为1.62元,平均住院费用为40元;2005年平均门诊费用增加到127元,平均住院费用增加到4662元。25年间分别增长77倍和116倍。

  一时间,“看病贵”为千夫所指,高费用下的低效率,使医疗机构期待已久的财政补偿难以获得普遍的同情。“大处方”、“大检查”、“过度医疗”、“防卫医疗”等现象被指为医院和医生“诱导需求”,人们无法接受这是医疗服务成本“客观推动”的结果,医疗机构遭遇空前的信任危机。

  “虽然卫生、财政之间争了几十年关于补偿不足、还是效率太低的问题,但实际上,双方都没有拿出一个规范的指导性文件,或者说,双方都没有测算出究竟财政补偿多少才合适。”胡善联说。

  “成本控制”、“成本核算”的呼吁这些年来日益强烈。目前的问题是,医院成本核算十分复杂,很多方面的界定都不清晰,比如,哪些算作成本,人力成本如何定价,设备、设施的折旧如何计算等,都困扰着官员和学者。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在回答《了望》新闻周刊提问时表示:“卫生部一直在呼吁,希望对公立医院进行比较科学的成本核算,这样对今后改革公立医院的运行机制,比如加大政府的投入,或者调整医院的经济补偿政策,都有一个基础的数据参考。卫生部正在积极的进行之中。”

  “不给钱、给政策”

  对公立医院效率的诘问,在改革开放之前,却是低质量下的低效率。当时的社会舆论是——“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医疗机构“平均主义”、“大锅饭”,服务效率低下。

  矛盾的积累,导致1981年出台《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解决医院赔本问题的报告的通知》。卫生部报告描述了当时的情况:“由于大量赔钱,使医院处境十分困难,日子很不好过。”这份报告称,医院房屋破旧,无力维修,不少老医院年久失修,破损更为严重,已无法修理;仪器设备陈旧落后,不能更新,连常规设备也不配套;被服家具破烂,卫生状况很差,许多城市大医院都没有住院病人穿的衣服,许多地、县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服都保证不了,许多公社卫生院只有一个光板床,被褥都没有,全靠病人自带。

  报告认为,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从卫生部门自身来看,在于“片面强调医院是社会主义福利事业,以为收费越低,越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自1958年以来,曾三次大幅度降低医疗收费标准,而对降价造成的亏损,国家又没有给予相应的补偿。”后来的情况表明,为扭转这种局面,靠的不是财政投入的迅速补充,而是“不给钱、给政策”的办法,即允许医院自己创收、资金自筹。

  1989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等五部局《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允许公立医院以某些方式创收,如根据病人的特殊医疗服务要求开展的各种优质服务项目,允许在收费上适当高一些。这在后来被专家概括为“实行鼓励创收、以药补医、收入归己、自行支配的政策”,在客观上提高了公立医院的补偿能力。

  近20多年来,置身财政政策和物价政策的双重作用,医院或主动、或无奈地运用这些政策,导致医院追大求全、竞赛高新设备、比拼豪华大楼,以赢得更多患者,获取自身经费来源。在这一过程中,不但医疗费用急剧上涨,甚至公立医院的运行机制也难以维护其本该具有的公益性质。

  市场化是不是罪魁祸首

  “如果以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公立医院作为参照,世界上已经没有纯粹的公立医院了。即便想回到传统公立医院时代,实际上是做不到的。我们这些年在医疗卫生改革领域存在公共选择失误,其结果是‘一公二欠’,‘一公’即保留大规模公立医院,‘二欠’即欠医院发展费用,尤其欠人工费用,把天使饿成了妖魔。”杨燕绥说。她认为,在我国上世纪50年代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政府举办公共项目,追求的是按部就班的秩序,而非绩效。因此,卫生投入来自财政,医生由政府雇用,患者也经政府确定。

  “现在这么做肯定不行,参与全球竞争需要绩效政府和绩效好的公共项目。”杨燕绥解释说,“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如果说20世纪关于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的争论,其结论是政府和市场相结合,那么,21世纪讨论的主题就是政府和市场怎样结合,如何走向有管理的竞争时代。”杨燕绥表示:“如果政府官员的眼界、知识结构、做事方法还没有进入公共选择的领域,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手段,或者照搬西方经验都可能误入歧途。”

  在这两年日趋升温的医改争论中,“市场化”成为一大关键词。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课题组,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作出“从总体上讲,改革是不成功的”判断,认为根源就在于“商业化、市场化的走向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话音甫落,旋即引发一片质疑。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曾专门就此组织论坛讨论,主要观点就是“医疗服务市场化不是罪魁祸首”。

  在采访中,刘国恩一再向《了望》新闻周刊强调:“我国宏观卫生体制的总体改革直到今天才刚刚开始进行认真的讨论思辨,何谈成功与否,更轮不到市场化过度之咎。真正深究医疗服务为何不尽人意,国家对卫生的投入不足为其一;医疗市场的有序竞争太弱为其二,而后者更多是因为传统的行政垄断和计划体制所致。”

  刘国恩说,改革进行到今天,只有教育和医疗两个领域远远落在后面。特别是医疗行业,有两个最冠冕堂皇的理由使它们拒绝市场化的改革,一是医疗具有一定的福利性,二是信息不对称。“这些理由是对的,”刘国恩认为,“但这并不意味着医疗行业就可以特殊到不遵守一般经济规律。”

  他进而分析道,在医疗市场上,如果我们看到医疗收费很高,人们还在排大队等待,根据供求关系,这一定是供不应求,说明利润空间很高。解决之道一是强行压制价格,二是扩大供给。压制价格是计划经济最典型的一种手段,且不说在当前能不能够做到,即便做到了,至少也要牺牲价格敏感的信号作用。长期而言,问题会更糟糕,因为垄断的价格导致资源配置更趋盲目,供需矛盾和缺口更加激化。扩大供给也有两条措施,一是政府大力开办医院,二是政府打开市场,让民营资本进来。

  “可现实情况是,我国医疗市场上约90%是所谓公立医院,民营医院比例很小。在这么多的资本都在寻找好的投资机会时,民营资本真是看不到办医院的利润,不想进来吗?我想不是,而是种种配套政策制约了民营资本的投资热情。”刘国恩总结道,“医疗行业出现的诸如高费用、低效率等问题,恰恰说明这个领域还没有发育出一个公开、透明、有序的市场,目前它处在一种扭曲的、市场进入和生存条件被计划行政高度垄断的状态。”(张冉燃 王争)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9,0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