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零售业全面开放带来什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5日 08:49 金时网·金融时报

  记者 莫莉

  在经过全面开放的2005年之后,今年初,商务部进一步将零售市场的对外开放推向深处。

  根据《商务部关于委托地方部门审核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2006年3月1日起,商务部将委托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办理绝大部分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的审批工作。

  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的审批权下放,对于海外零售企业,尤其是那些尚未进入中国市场的中小型连锁企业来说,无疑是个利好的消息。然而,这对于国内的零售企业又意味着什么呢?

  大型连锁企业:扩张同时应注意风险

  “2005年商务部共批准了1027家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合同利用外资18.16亿元,开设店辅1660个”,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今年2月16日表示,“从批准的商家数来看,这是过去12年总和314家的3倍。外资进入中国已经呈现一种快速增长的势头。”

  面对外资的大举进入,内资连锁企业并非无动于衷。事实上,内资连锁企业早就已经开始占据制高点,四处跑马圈地,扩张地盘。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物美集团和苏宁电器。截至2005年底,物美集团的店铺数量已经迅速突破600家;据不完全统计,苏宁电器的开店速度已达平均2.2天一家,这个数字连跨国零售业巨头也为之咋舌。

  不容忽视的是,中国零售企业的利润本来就不高,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国内连锁零售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0.91%,连锁超市百强的净利润率为1.32%,而国外连锁超市平均利润率为2.22%。《通知》必然会促使中外零售企业在二三级城市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升级。如果内资零售企业只顾一味地盲目扩张店铺数量,这将可能使已经较低的利润率更加“雪上加霜”。

  其实,在竞争白热化的零售市场上,所谓渠道为王,内资零售企业抢占店铺资源,本也无可厚非。但相对于资金雄厚、管理经验丰富的外资零售企业来说,内资零售企业的过度盲目扩张是一把“双刃剑”,在削弱对手的同时也可能伤及自身。

  对此,有学者深表忧虑:“目前,全国零售业的盈利只有1%左右,却要支撑每年百分之三四十的发展速度。这种扩张带有很大的风险性!”

  中小零售企业:面临更严峻挑战

  目前,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零售市场已经基本饱和,在《通知》的帮助之下,外资零售商将加快在二三级城市零售市场的拓展,以便在这些城市迅速形成区域性的连锁。

  而这些地域,正是本土中小零售企业赖以起家的根据地和主要市场。

  从1992年我国部分地区试点放开零售业以来,很多二三线城市在政府行政指令下发展了很多国有商业网点,但目前多数处于疲惫的勉强维持状态。如今,在外资零售巨头和大型内资零售企业的挤压下,其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优质铺位租金的大幅上涨,使其运营成本增大;由于竞争门店越发密集,导致销售增长缓慢甚至亏损……因此,一部分中小零售企业开始走向倒闭。有关数据显示,在过去10多个月中,国内零售市场共有150家超市倒闭。这其中大多为在商业巨头挤压下难以生存的众多中小企业。

  由于现在二三线城市零售业发展潜力比较大,相对于大城市商业网点饱和以及激烈的低价竞争,零售企业进入有更大的盈利空间。但在网点资源稀缺性的背景下,不少外资企业和本土零售巨头都“青睐”于并购那些经营不善的国营商业网点。为领先竞争对手和占据日渐稀缺网点资源,并购等资产重组行为频繁发生。

  事实上,相对于大城市商业网点饱和以及激烈的低价竞争,现在二三线城市零售业发展潜力比较大,零售企业进入更大的盈利空间。因此,今后一两年内,在二三线城市零售市场上,那些拥有不错商业网点和现成店铺资源的众多中小企业,将面临着国内外零售巨头大举入侵的严峻挑战。

  “那些经营不善的国营商业网点,可能会成为这次并购的重点对象。”资深零售专家郭志军进一步指出。

  两大武器:自主创新和规模化持续发展

  面临竞争日益激烈的零售市场,中国本土零售企业,如何更好地应对和发展呢?自主创新和规模化发展可谓两大武器:进可攻,退可守。

  零售业和制造业、高科技产业不同,零售业本身科技含量并不高,胜败的关键并非技术的先进程度,而是对市场的熟悉、掌控能力。在中国的市场上,没有人能比中国人更了解自己的消费特点,我国零售企业完全可以在经营理念、发展战略、营销策略、功能配备和业态、业种中不断创新,做自己市场的商业主宰者。

  除了自主创新之外,规模化发展也是本土零售企业必备的武器之一。“中国零售企业,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才是出路,而不是散兵作战。我想中国零售业首先要做大,这是很关键的,而且是必须经历的发展阶段,从整体规模上增强了实力,自然你的竞争实力会增进一些。”国美集团董事长黄光裕如是说。

  然而,仅有规模是不够的,中国本土零售业还应该不断地博众家之长为己所用,实施精细化管理,整合优势资源,共同形成战略合作;研究国际竞争对手的管理模式、盈利模式,并且迅速学习、借鉴,努力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注重市场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准确判断和控制市场的变化和发展。

  有关专家曾明确指出,从加入世贸组织来看,中国的零售业虽然受到了一些冲击,但是并没有造成伤筋动骨的冲击,也没有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应该说中国零售业还是在快速发展,中国的零售企业也在逐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企业集团。中国零售业应当牢牢抓紧当前的机遇,一方面壮大自身力量,另一方面开展合作、联合、重组,真正使国内本土的零售企业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后过渡期进一步壮大。

  据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透露,商务部在2006年将鼓励大型零售企业,通过并购、承包等等方式,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

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他说,今年,有关部门也计划在部分城市启动试点,对一些历史包袱沉重的企业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使这些企业可以摆脱包袱,轻装上阵。

  从美国、日本、英国零售业的发展经验来看,每个国家的零售业都是被本土企业所掌控。随着零售市场开放的深入,中国本土零售企业也将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在压力下不断完善,最终能够在本国的竞争中保持优势。

  商务部最新监测表明,2006年1月份中国千家重点零售企业共实现零售额96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6%。其中,内资企业零售额同比增长25.9%,而外资企业零售额同比增长仅为13.0%。

  或许,这仅仅只是2006年零售业的一个小小的开幕曲,真正的好戏还在后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