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企业放言今年空调不降价 品牌集中加剧利润降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 16:38 北京晚报

  本报讯 (记者 廖雁) “低价策略在今年的空调大战中将不再有市场。不计成本地杀低成本的价格战不会出现。”TCL空调事业部总经理胡立宪给那些盼着今年空调价格继续跳水的消费者“泼了一盆冷水”。

  无论是主打钛金技术的TCL空调,还是推出“三超王”的志高空调,空调企业无一例外地在今年的新品战略上主打品质。到目前为止,疲于价格战的空调企业已经无力发动新一轮
降价。中华商务网的空调行业统计报告指出,一年多前还有上百个空调品牌活跃在市场,而今年仍以单独空调品牌列入统计的总共还剩28个,其中国产空调品牌15个,合资独资空调品牌13个。从目前的趋势看,行业还将进一步集中,国产品牌可能在两年内集中到8个左右。胡立宪透露,2005年市场活跃的15个本土空调企业利润无一超过5%。

  胡立宪认为,在原材料价格飞涨、行业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空调行业的内销市场必将由规模扩张向效益集约转型,由价格战向价值战转型。通过简单的低价寻求规模扩张的战略已没有现实基础,而通过提升产品的

性价比,在为消费者提供功能更丰富、质量更可靠的产品的前提下,创造附加值,回归企业发展的理性规律,是必然的选择。

  因此,关注和重视空调的核心技术已成为今年空调业的整体趋势。海尔的“氧吧除菌光”、志高“365节能技术”、格力的“小绿岛”等在环保、节能、舒适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而志高将于3月初在北京市场推出的“三超王”将集合“节能、健康、静音”三大主流技术,能效比高达4.10。TCL也开始在今年力推其钛金技术,宣告从今年3月开始,投放中国大陆市场的挂机产品7成以上的型号和柜机6成以上的型号都将是钛金空调。

  针对来自于卖场的降价压力,厂家在今年的态度也开始强硬起来。胡立宪说,都说空调产品同质化,实际上连锁卖场也存在同质化的问题。“如果不从服务增值的角度考虑,而是简单价格战,渠道不具备权威。厂家和商家双方都进入一个艰难的环境。这中间死了一个都没有好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