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世开给威孚苛刻的合资条件看,如此合资已经不再是中国企业引进技术的手段,而是跨国公司灭掉中国龙头企业的收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威孚的合资动机是引进技术进入欧III市场,而合资的结果居然是不得不接受永远不能进入这个市场
路风 封凯栋 曹崴(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企业与政府研究所)
2005年12月30日,饱受关注的北京市汽车排放国Ⅲ(俗称欧III)标准正式实施。轻型柴油车国IV(俗称欧IV)标准也将提前到2007年1月1日起实施。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蓝天承诺”,北京比全国提前了两年实施这两个标准。这意味着北京柴油机车市场坚冰有望提前解冻。
这无疑是博世的“天赐良机”。2005年11月19日,德国博世集团和无锡威孚集团合资创建的博世汽车柴油系统项目在无锡新区建成。博世董事长费伦巴赫(Fehrenbach)认定,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柴油系统将逐步成为主导产品。
然而,威孚被博世绝对控股的合资,其结局却是冰火两重天。威孚作为中国油泵油嘴工业龙头企业,作为数十年来国家在该领域进行公共技术研发活动的主要依托者和参与者,由于与博世的一纸协议,退出了技术进步的行列,且永远不得进入中国符合欧III排放标准及以上的产品领域。博世则借此可最大限度切分甚至通吃这一市场。
一夜之间,有“汽车心脏的心脏”之称的中国油泵油嘴工业,少了一个最重要的企业。这无疑将对整个中国柴油发动机及其燃油系统工业产生深重的负面影响。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初正是因为感受到无法进入欧III及以上标准产品市场的威胁,威孚才产生了通过合资引进技术的动机,而结果居然是使自己永远不能进入这个市场!
中国油泵油嘴工业第一品牌
无锡威孚集团是中国油泵油嘴工业的排头兵。2004年8月合资之前,威孚一家就占据了中国油泵油嘴市场40%以上的份额,其产量是排在第二名企业的三倍还要多,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
威孚的前身是无锡油泵油嘴厂(以下简称无油厂),是原机械工业部下属8家专业油泵油嘴厂之一。1958年,无锡劳动局的技工学校通过模仿,在国内首次做出了柴油发动机燃油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油嘴,于是机械部在此基础上投资成立无锡内燃机厂。1979年,改名为无锡油泵油嘴厂。
在1980年代以前,当所有的油泵油嘴企业都还在为农机配套时,当时的无油厂领导就敏锐地意识到生产油泵油嘴只有和汽车配套才能有广阔前景。1980年前后,无油厂主动转型成为汽车用柴油机的配套企业;到1985年,无油厂与汽车相关的业务实质上已经达到80%-90%。由于在国内柴油机汽车大发展的前夜率先抢得了市场先机,无油厂从1985年以后就跃为行业老大,并一直保持今天。
1988年,无锡油泵油嘴集团公司在无油厂的基础上成立,并被评为国家二级企业。1994年,威孚集团成立,并设立无锡威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1995年以及1998年分别在深圳B、A股上市。至此,“威孚”(WF)无疑成为中国油泵油嘴工业的第一品牌。
引进技术首次牵手博世
一个工业的走向往往取决于该工业中领头企业的战略决策,所以理解一个工业的命运离不开对其领头企业战略决策的理解。
与整个中国油泵油嘴工业的历史一样,威孚也是通过对国外技术的模仿、引进和学习而成长起来的。特别在近20年中,威孚的发展进程一直都与博世有着或深或浅的关系。
1984年,威孚首次结缘博世。当时,李荣融任无油厂厂长。正是他力主与博世公司谈判,引进汽车车用油泵技术,并最终在1991年获得了许可证,一举奠定了无油厂日后的排头兵地位。他也因此被人称之为无油厂“第二次创业的代表”。
2005年11月19日的项目建成典礼,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自然是应邀出席的首席贵宾。
据《无锡日报》报道,李荣融在致辞中说,博世汽车柴油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新址的落成,是推动我国柴油喷射技术,从传统的机械体系向先进的电控体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个项目的实施,将给我国带来性能更加优越的电控柴油系统,从而大规模降低燃油消耗和减少尾气的排放,这不仅符合我国的产业政策,也符合全球经济技术发展的要求,它标志着博世公司和威孚集团的合作进入了新阶段,无锡市政府为此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服务。
第二轮合作只能合资
1995年的第二轮合作,威孚从博世引进技术的方式已经只能采取合资形式了。威孚与博世和日本杰克赛尔(ZEXEL)合资成立无锡欧亚柴油喷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2200万美元,中德日三方分别持股48%、26%和26%,主要生产满足欧I排放标准的喷油嘴偶件与喷油器总成。同年,在汽油机的燃油喷射系统方面,威孚同时还成为联合电子(上海)中方中联汽车电子公司的第二大股东。1997年,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产品投产。
威孚从与博世的合资中获得了不菲的利润。自从2001年国家开始执行欧I标准之后,无锡欧亚的盈利状况就呈现出非常良好的态势,净利润从2000年的1464.52万元达到2003年的1.515亿元,4年间赚了3.2亿元。联合电子有限公司则在近年来每年都能为威孚集团带来几千万元的利润。
但持续地依赖技术引进却没有技术开发内容的合资,威孚很难发展出较强的技术能力。面对日益临近的新排放标准和汽车配件行业越来越开放的竞争环境,不自主掌握电控技术的威孚只能再一次寻求技术引进。
值得高度注意的是,威孚与博世的合作方式在20年间发生着质的变化。在第一轮合作中,威孚主要是通过购买技术许可证的方式来引进博世技术,也就是购买许可证来生产外方的产品设计。由于购买技术许可证对威孚的自主权没有任何影响,所以这种技术引进方式相对有利于中国企业的发展。
但仔细分析,当时能够以技术许可证的形式引进技术是因为一些特定的条件,其中首要的就是中国企业具有相当的技术能力。据说,当博世向国内企业授权后,曾经拿无油厂已经生产出来的A型泵回去做检验,发现与自己的产品已经基本上没有差异。因此,博世愿意对中国企业出售技术许可。
只能合资的主要原因是,博世已经大举进入中国。1999年,博世以控股形式收购了日方股东杰克赛尔(2000年后改名为博世汽车系统有限公司),并因此以52%的股权控股无锡欧亚。
即使这样,中方并没有彻底失去对合资企业的话语权。从微观机制讲,最初签订的合资协议要求,对任何重大问题的表决必须获得董事会总共7票中的5票才能通过,而中方在董事会占有3席,所以足以在重大问题上与德方的4席形成制衡。从宏观条件看,当时博世和其他跨国公司如西门子、福特、日本电装等正在争相进入中国市场。博世不仅需要与其他跨国公司竞争,而且博世在上海的汽油机业务(联合电子)和无锡的柴油机业务之间也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关系,都希望能够抢在对方之前尽快进入中国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博世方面也只好同意中方提出的合资条件。
博世开出合资三大苛刻条件
2001年前后,为了引进电控喷射技术,当威孚与博世展开第三轮合作谈判时,博世发现包括威孚在内的所有想“引进技术”的中国企业,都不再只是花钱买技术的顾客,而是其夺取中国市场的绊脚石。
因为,谈判背景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第一,当时博世已经全面展开了对柴油电控高压共轨技术的研发,并成为该领域中的全球领先者之一,这意味着它拉开了与中国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第二,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尤其是在此时轿车市场的井喷式发展,使得跨国公司普遍都认识到了中国巨大的潜在市场,获得中国市场成为压倒一切的任务。第三,在这一谈判开展前,博世不仅通过合资,而且已经成功地通过独资方式进入了中国市场(博世在苏州设立了独资公司,主要针对欧II标准生产VE泵和P型泵)。第四,前面建立的合资企业欧亚到2001年开始盈利,其重要原因是国家开始执行欧I标准,打开了欧亚产品的市场。这使博世看到了随中国排放法规日趋严格,它将因为自己的技术优势而获得产品市场优势。
因此,博世开出了苛刻的三大合资条件。第一,德方要求对合资企业持股67%,取得绝对控股权。根据中国《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超过2/3的股权就可以决定企业的一切问题,所以这样的持股比例将使威孚完全失去对合资企业的控制权。第二,把威孚的研发中心及其技术人员全部转移到合资企业。第三也是最致命的,满足欧III排放标准以上的电控喷设系统只能由新成立的合资企业生产,威孚从此以后只能生产欧II排放标准以下的机械式产品,不得进入更高的产品领域。
从博世开出的这三个主要条款看,如此的合资已经不再是中国企业引进技术的手段,而是跨国公司灭掉中国企业的收购。不仅如此,博世提议的新合资是建立在以前合资的欧亚公司基础之上,意味着博世要把欧亚这只会下金蛋的鹅也收入囊中。
“恐吓战略”逼迫威孚就范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博世此时合资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主动性,甚至比威孚更急于合资。为了促使威孚接受它开出的合资条件,博世使用了“恐吓战略”。
2001年,博世邀请威孚的主要负责人到博世在土耳其的生产线和德国本土的研发总部参观,以空前开放的态度向来访者展现了博世在柴油电控喷射系统方面的技术进展。这种“盛情”确实发生了作用。据接受了访谈的人反映,威孚的一位负责人回来说,“国外的水平太高了,我们就是做两辈子也赶不上博世的水平”。于是,威孚对自主掌握技术的信心动摇了。
不仅如此,在合资谈判中,博世很明确地对威孚发出威胁:如果不接受博世开出的合资条件,它将立刻扩大它在苏州独资企业的规模。博世在苏州设立的独资企业是威孚与无锡市政府的一块心病。
1995年合资的欧亚只生产油嘴。随后,威孚就与博世谈判合资生产油泵,但双方发生分歧。1998年,南京油泵油嘴厂破产。该厂曾经花了530万美元从韩国大宇购进过一批二手的德国设备。江苏省政府要求威孚接管该厂。威孚接管并重组了子公司威孚金宁。博世对此提出异议,担心博世的技术会通过威孚而向南京转移。在威孚提出把南京工厂纳入合资企业后,博世并没有对该厂发生兴趣,而且在估价上也不同。最后谈判没有达成协议。于是,博世于1999年在苏州投资6000万元,成立独资公司专门生产P型泵和VE泵,以制约威孚。博世此举出乎威孚和无锡市预料。按当时规定,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要经过国家审批。但在全国上下一片“招商引资”的热潮中,苏州工业园获得1亿元投资审批权。
这个例子同样说明,在对引进外资来获得技术寄予厚望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已经没有立足本土工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了,甚至连最起码的行业规划和管理都没了,只剩下各地争相吐血引进外资、引进世界500强的疯狂躁动。
即使是这样,博世以其苏州独资企业作为筹码并非看上去那么有力。当时的实际形势是威孚在国内保持龙头老大的地位,发展得相当不错;与博世合资的无锡欧亚盈利情况也很好;但是博世在苏州的独资企业却情况不容乐观。
问题在于,除了自主研发或者接受“灭亡条款”之外,威孚已经没有多大的余地选择其他“引进技术”的道路来与博世“和平共处”了。由于博世的目标已经是要通吃中国市场,所以尽管其苏州独资企业的情况并不乐观,但博世还是毫不犹豫地以扩大其规模相胁。
威孚曾有机会自主研发
必须承认,中国在工业发展上是一个后进国家,中国的油泵油嘴工业从一开始就处于后进者的追赶位置。由于原有的条块分割、生产与研发分离的工业管理体制,面对电控喷射系统这种超越机械式系统技术轨道的技术革命,从计划经济中演进过来的老企业会面临着一些本身固有的困难。
但不可否认的是,威孚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并不是没有任何机会的。事实上,威孚在与博世谈判合资之前,曾经花大价钱与美国西南研究院进行合作开发电控喷射系统,而且一直进展顺利。此外,威孚一直都拥有一个身边专门从事技术研发的无油所。甚至晚至2001年的时候,威孚还与无油所签署过技术合作的意向,以80%对20%的股比合作开发电控喷射系统。
但是,威孚最终于2003年底接受了博世的条件。2004年8月,商务部《商资批(2004)876号文》批准合资。这个合资公司囊括了原来的欧亚公司,其名称为“博世汽车柴油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却没有任何与威孚、无锡或中国有关的字样。博世按照名单将威孚高科的400多名技术人员全部接收到合资公司,而后者撤销技术中心,不再进行欧III及以上喷油系统的研究。威孚撤回派驻在美国西南研究院的研发人员,并中止与无油所的合作。从此,威孚实际上变成了一个投资公司。
合资协议的另一个条款是按照博世的要求,由威孚集团把生产欧II标准燃油系统的博世苏州独资企业(博世汽车部件公司)买下。当时这家企业是亏损的,威孚为此付出了一亿几千万元的价格,包括固定资产7000万元和技术许可费3000万元。这意味着博世在中国市场将退出欧II标准及其以下产品的生产,而专注欧III标准以上的产品。
是博世失算还是威孚合算
据《无锡日报》报道,在去年11月19日合资项目建成典礼上,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表示,博世公司新址的落成,不仅是无锡吸引外资的重大成果,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为什么一直作为行业排头兵的威孚最终会接受博世的三大条件?各方人士的说法不一,但他们毫无例外都提到2001年前后博世邀请威孚领导人到欧洲参观之事,指出威孚技术信心动摇的事实。
但在探讨国有企业的行为时,不能不涉及到政府。事实上,无锡市政府对这个合资项目是积极促成的。博世的世界500强身份及其所数亿欧元的投资承诺,对任何一个地方政府来说都充满着诱惑力,尤其是在“招商引资”已经普遍成为地方官员政绩考核指标的情况下。无怪乎有人暗示,像这样大规模的合资项目,中国企业往往面临着来自政府的压力。
合资之后,威孚上下统一口径:中国人自己搞不出电控高压共轨系统来,尽管这不符合事实。另一个可以自我辩护的理由,是威孚目前的盈利状况良好。
2004年6月,威孚收购原博世苏州独资企业重新投产后,销售情况很好,市场空间也相当大。由于苏州公司的产品可以贴上博世的商标进行销售(条件是采用博世的CKD散件进行组装),一套机械式喷射系统的售价可以超过10000元(山东龙口油泵油嘴厂的同类产品只卖3000多元)。据估计,2005年销售额将近10亿元,而合资前的威孚全部年销售额也才有十三四个亿而已。因此,这笔交易眼前看是大有利润可图的。
博世要求威孚买下苏州公司,显然是想专注于欧III排放标准以上的产品,因为中国的排放标准很快就会提高到欧III水平。但业内人士指出,由于中国市场的多元结构和不平衡性,欧II排放标准以下产品的生命周期可能比预期的要长。此外,博世也没有料到苏州公司的产品会这么快就遇到了商业周期的上升,所以博世显然是失算了。
对于这次合资,不少人士认为,虽然根据协议威孚不可能再做欧III标准以上产品,但2007年国家实行欧III标准之后,欧II产品在国家政策之外仍然可能会继续存在可观的市场空间;而且买下苏州公司可以使威孚在欧II及其以下产品的市场份额上,继续在国内保持显著的领先优势。至少,“在几年内还可以过上不错的日子”。
但无论如何,国家规定的尾气排放标准一定而且只能向着更加严格的方向发展,内燃发动机及其燃油系统的主流技术也必定向着能满足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方向发展。在这种条件下,威孚的合资道路无异于自绝了在技术上依托市场需求变化继续前进的机会,并因为永远不能进入未来的主流市场而实际上选择了慢性自杀。
威孚能从博世柴油获利吗
目前的一个新发展,更令人惊讶:博世将从2006年6月起接管威孚在欧II标准产品领域的全国营销服务网络。博世显然是打算以此为基础来建立它在欧III标准产品领域的全国营销服务网络,这比从无到有地新建一个网络要便宜得多、速度快得多,而且还会获得威孚网络在几十年间积累起来的信誉和能力等无形资产。
令人费解的是,威孚为什么会在这个问题上让步?这是合资交易中的一部分,还是在合资之后发生的交易?无论这些问题的真正答案是什么,这个最新进展只能进一步证明,威孚合资的结局就是自断前程,而博世合资的目的就是垄断中国市场。
众多中外合资的例子证明,中方一旦丧失控制权,合资企业就会走上一条从亏损到外方独资的轨迹。除了偶尔有产品不适应中国市场等经营方面的原因之外,普遍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外国企业的转移支付。由于中外企业在技术上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中方通过合资引进的产品都是外方设计的),所以合资企业生产的产品需要从外国母公司进口关键零部件和设备。当外国公司掌握了合资企业的控制权后,就可以轻易地通过高价采购母公司的产品而把合资企业的利润转移到国外。当合资企业的亏损使中方不堪重负之时,外国企业就会提出增资扩股的要求,最后迫使中国母公司全部退出。威孚刚刚走上外方控股的合资之路,其结局尚待观察,但把自己的脑袋系在别人的裤腰带上,其未来能有多大的意外?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证券机构分析,2005年第四季度,博世欧III业务开业,前期开办费和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将使博世汽车柴油面临亏损,预计亏损3000万元左右。
相关文章:
博世在中国:从分享到通吃
相关评论:
不自主就灭亡
E连的新兵蛋子
背景资料:
柴油机燃油系统的技术革命
中国油泵油嘴工业独立生存面临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