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地产宏观调控后的复杂故事 上海市场无量空跌(4)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 15:35 《商务周刊》杂志

  方向即将转变?

  在上海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提到,地产市场的调控方向已有转变的前兆。

  他们所说的这个转变的前兆,是6月初国家建设部总经济师兼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司长谢家瑾的一个发言:“政府不希望房价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这对老百姓没有好处。”

  谢家瑾解释说,有些媒体说中央要在短期内打压房价等,“这样理解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是片面的”。她指出,国办转发的七部委通知提得非常明确,是“稳定房价”,这个通知的精神可概括为三个“基本”:供求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

  “我现在就拿谢司长的讲话打消顾客的犹豫,政府开始挺市了。”几乎绝望的杨登兆感觉一个转机正在到来。

  顾云昌不认为这代表政策发生了变化,他说:“政府及我们协会一直都是这样认为,但市场认识上有偏差,所以政府主管部门出来强调一下。”但上海的市场人士却“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利好”信号,比如“上海市政府正在走出此前的沉默状态,开始谨慎对市场可能产生的过分悲观预期打气”。

  6月16日,在上海市房地资源管理局副局长庞元在长三角发展论坛的“一体化与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研讨会”上指出,上海房地产市场正逐步趋向理性。庞元认为,随着这一轮房地产综合调控形势逐渐明朗,开发商和消费者将走出观望状态,推动成交量回升。

  庞元援引数据指出,上海近期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比第一季度回落12个百分点,5月份商品房预售面积比4月份下降41%,6月份二手房成交均价比5月下降3.2%。5月份商品房预售面积比4月份下降41%,其中价格在9000元/平方米以上的商品房成交面积比4月份下降了58%,价格在6000元/平方米左右的商品房成交面积占总成交量的比例由36%提高到45%。

  “这是上海市政府的一个表态,从这个观点上来讲,上海认为调控的效果已经显现,政府会对市场有半年到1年的观察后才会决定新政策的出台。上海尽量避免矫枉过正。”印华认为。

  另一个让上海地产商们眼前一亮的消息来自央行上海分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6月13日向外公布了“上海市信贷投向指引(2005)”。“指引”虽然继续要求上海市各金融机构密切关注和防范房地产信贷风险,但也强调了银行应该“重点支持市民购买自住的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配套商品房,并在利率水平上体现区别对待原则”。

  因为此前上海房地资源管理局有“跨界”替银行出台“限转按揭”的动作,此“指引”被部分房产商视为政府保障市场正常需求的意思表达:“不管实际作用如何,大家应该看到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上海建设系统官员告诉《商务周刊》,政府的期望是最好不涨不跌,或者跌幅不要超过10%。他认为,现在来看,保持现有的价格走势是政府可以承受的,但如果观望气氛依然持续2—3个月,交易量继续萎缩,将超出政府的心理承受底线。

  有知情人士透露,上海有关部门开始研究放宽转按揭等政策。这位人士暗示,如果上海楼市出现不可控制的局面,上海会适时解除此前上海市自己出台的这些政策。

  陈伯庚此前“区别自住贷款和投资贷款”的建议在“指引”中得到了验证,但他还是非常看重中央的态度。他认为调控要4-6个月后才会见分晓,建议中央目前不急于再出台新的调控政策。在此基础上,应该对后市有一个大体判断,并做好充分准备。

  而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顾云昌也认为:“中央再出台新的调控政策的可能性不大。”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地产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