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新浪首页 
爱问(iAsk.com)
  光明、达能分手传闻终于变成现实。10月15日,光明乳业(600597.SH)发布公告称,达能亚洲将所持20.01%股份以每股4.58元的低价转让给光明乳业两大东家上海牛奶集团和上实控股;光明与达能方面2001年9月签订、2006年8月修改的“商标及技术许可协议其达能酸奶品牌使用权的合作也同期终止”。 [全文] [评论] >>查看全部企业观察
控股无望 达能巨额资本撤出光明乳业
  全球食品巨头法国达能欲控制娃哈哈遭抵制尚无下文,其在中国策划的另一场资本游戏即掌控光明乳业(600597.SH)也宣布流产。达能希望通过资本的力量步步为营图霸中国乳业,然而光明在民族自主品牌的掌控发展问题上寸步不让。随着新光明食品集团的成立,达能发现,要成为国有资本占大头的光明乳业的第一大股东只是一厢情愿。[全文]
光明乳业简介

  光明乳业是上实食品、上海牛奶集团、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大众、东方希望集团和达能亚洲等于2000年11月17日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达能简介

  法国达能集团:欧洲第三大食品集团,九十年代初,达能集团开始在中国设厂,以达能为品牌的酸奶在广州及上海均居于领导地位。

光明达能15年纠葛 >>详情

• 1994年,与光明合资建立酸奶及保鲜乳项目
• 2000年,达能获得光明乳业5%股权
• 2001年,达能亚洲参股光明,比例为5%
• 2005年,达能亚洲持有光明乳业股权9.7%
• 2005年,达能亚洲持有光明乳业11.55%股权
• 2006年,达能增持光明股权达到20.01%

相关专题:聚焦达能强行并购娃哈哈

  法国达能公司最近欲强行以40亿元人民币的低价并购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达56亿元、2006年利润达10.4亿元的其他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

小调查

1、光明达能15年合作关系正式终结,您认为责任在哪一方?
达能
光明
双方皆有责任
不好说

2、光明达能合作终结,您是否看好达能今后的发展?
看好
不看好
不好说

3、光明达能合作终结,您是否看好光明今后的发展?
看好
不看好
不好说

 15年婚姻 一日告终结
光明公告宣布婚姻终结
  10月15日,光明乳业(600597.SH)发布公告称,达能亚洲将所持20.01%股份以每股4.58元的低价转让给光明乳业两大东家上海牛奶集团和上实控股;光明与达能方面2001年9月签订、2006年8月修改的“商标及技术许可协议其达能酸奶品牌使用权的合作也同期终止”。
     相关资料显示,早在1992年3月达能和光明乳业以50%:50%的股权结构投资390万美元成立合资公司,开始了达能酸奶的第一次合作;1995年达能和光明再度携手以82%:18%的股权结构投资900万美元生产销售达能鲜奶,这两家公司均由达能负责经营。[全文]
达能为娃哈哈全面退出
   光明乳业股份公司16日发布公告称,法国达能集团所属达能亚洲已将其在光明乳业中所持的股份全部转让,双方有关的业务合作及知识产权许可协议也同时终止。光明乳业表示,双方以往合作是成功的,此次“分手”是基于各自发展战略的需要。光明自主发展已具备相当的基础。
     据透露,此次全面退出主要为达能意愿,目的是希望借缩小国内战线谋求与娃哈哈继续合作的可能性。 [全文]
分手费高达4.1亿元
  光明乳业(14.32,-0.71,-4.72%)(600597.SH)发布公告称,达能(亚洲)将所持20.01%股份以每股4.58元的低价转让给光明乳业两大东家上海牛奶集团和S.I.FOOD PRODUCTS HOLDINGS LIMITED(上实控股)。
    股权转让的同时,达能和光明乳业双方有关的业务合作协议和知识产权许可协议也将全面终止。光明乳业不再负责生产销售达能品牌酸奶。为此达能将向光明乳业支付3.3亿元的市场、渠道等相关补偿费用。此前4月,达能在收回托付光明打理的子品牌“碧悠”时,也曾向其支付了相关补偿费用8000万元。这意味着达能为和光明乳业分手,先后共支付了4.1亿元的高额分手费。 [全文]
 劳燕分飞各奔前途
光明单飞 轻松上阵
  “和达能分手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排斥与多种形式的国际资本合作,实际上,今年我们还加强了国际合作,但所有的合作都是以坚持自主自强为前提。”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表示,达能完全退出对企业发展没有太大影响,光明乳业“轻装上阵”可以更加充分发挥在酸奶研发上的优势,加速自主创新步伐,简化产品品牌管理,集中资源做大做强“光明”这一民族品牌,更容易实现更快发展。
    高盛与大光明集团于今年1月签订了一份战略合作备忘录,之后与光明频频接触。光明集团有关负责人透露,还将继续以做大“光明”品牌为基础,积极寻找合适的海外大投资商进行合作。 [全文]
达能控制欲强 专心修补娃哈哈裂痕
   达能不愿意放弃中国饮料市场,尤其是娃哈哈,这一中国目前最大的本土饮料品牌。据透露,达能退出的提出也还与娃哈哈的合资纠纷有关,退出光明乳业是其向娃哈哈因“同业竞争”问题,做出的妥协条件之一。
    虽然达能娃哈哈合资纠纷已经一发不可收拾,双方也都进入了各自的诉讼程序,但达能仍未放弃与娃哈哈和解的想法,并且通过各种渠道仍在努力。9月底,达能还为此特意召集法律界人士在上海召开了有关双方纠纷和解的法律研讨会,希望与娃哈哈达成和解。 [全文]
 合资困局
中企无奈应对“外资非免费的午餐”
   因为资本的本性是追逐利润的,外资进入中国不是搞慈善,而是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如果我们不让外资赚钱,外资就不可能进中国,这再次说明:外资绝非免费的午餐。
    从全球化的视野来看,中国企业就总体而言,还是中小企业,做大与做强的任务一样艰巨而迫切。正因为此,我国企业与外资兼并、收购会越来越频繁。一些大企业为了完善股权结构、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而这个过程中,让出部分利益和控制权就成为改革与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 [全文]
跨国公司意在战略布局
   不能回避的是,达能在中国的战略布局,更像一个凯雷一样的投资者,而没有体现出他们在食品和饮料产业方面领先的优势。所以,宗庆后一再质疑达能在中国市场的经营能力,这是相当沉重的一击。达能在中国,未能表现出与其国际地位相应的企业家精神,尤其是长期逊色于草莽民营企业家。
   在中国,要做大生意,仅仅有资本是不行的。达能可能在这个问题上不够坚决,一直希望在中国充当饮料业的背后操纵者的角色,虽然取得一定态势,但是失去具体的市场把握争胜能力,尤其是未能意识到中国饮料企业的角色觉醒以及独立自主欲望,所以未来面临的困局还会不少。 [全文]
引资的困境
   经济开放的目的,是在双方获益的前提下利用外资,而不是被外资所用,尽失地盘。
   公众近来对外资并购的不满,并非要停止引进外资,关闭经济开放的大门——在这个“世界是平的”的经济一体化时代,这也将是一种倒退。但屡屡发生外资的弱势在步步为营下变为强势的情况,我们必须思考条款细节的问题。 [全文]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生存
中国企业:民族主义不是“救命草”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树义认为,中国企业要学会国际化生存。他分析说,中国加入WTO后,国内企业生存环境改变了,首先面临的是国际化生存和民族主义的问题。在国际化生存背景下,光搞民族主义是不行的。
  国际化生存之道则在于规则。即经济中的基本自由的问题,作为国家、立法者如何看待经济中的基本自由,作为企业,如何在自由中选择规则、运用规则。
    企业在合作、交易过程中,要参与规则的制订,要尊重、遵守规则。在出现纠纷时,要根据规则进行解决。企业要在规则中生存、竞争、壮大。 [全文]
提高企业保护品牌的能力
  重“有形”(资本)轻“无形”(资产)的现象在国内企业普遍存在。在与外资进行合资、合作的时候,一部分企业为了获得资金和种种政策优惠,以较低的费用转让包括品牌、商标在内的无形资产。等到企业真的发展壮大了,却发现自己的品牌或是落入他人囊中,或是已近销声匿迹。值得庆幸的是,经过多年市场经济的洗礼,国内企业对无形资产开始重视起来,品牌意识越来越强。
  但光有品牌意识还远不够。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国内企业品牌保护的能力还比较弱,尤其是利用国际规则、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品牌的能力还不高。[全文]
          策划、制作:新浪财经 CiCi     欢迎各媒体合作    来信至:finance2@staff.sina.com.cn
网友评论 查看内容>>>

匿名 登录名: 密码: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75362  新浪网产品客户服 务联系电话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