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新浪首页 
爱问(iAsk.com)
  广东省工商总局在其官网上公布了2007年第1季度流通领域白酒、葡萄酒等商品的质量监测情况。结果显示,白酒质量堪忧,合格率只有48.4%。其中不合格的白酒品种包括剑南豪、孔府家酒、钱丰好日子等知名品牌。 [全文] [评论] >>查看全部企业观察
孔府家酒
  该酒选用优质高梁为原料,以小麦制成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引老龙头泉水为酿造用水,采用传统浓香型工艺,经清蒸续渣,人工老窖发酵,低温入池,双轮底增酯,分层蒸馏,按质取酒,分级陈贮,降度除浊,精心勾兑等工序而酿成。
   孔府家酒无色透明,晶莹悦人,窖香馥郁,酒质醇绵,甜柔爽口,尾子干净,余味香长。特点鲜明,具有浓香型白酒的典型风格。酒度为39度。
山东孔府家酒股份有限公司

  孔府家酒是沿袭当年孔子及孔府家用酒坊的历史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酿酒历史,酿制的白酒是历代衍圣公(孔子后裔)进奉宫廷和馈赠达官贵人的专用酒。
    孔府家酒主导产品已形成孔府家道德人家、仁义、盛世、经典、水晶、大陶六大系列,产品低、中、高度兼备,高、中、低档齐全。
    该公司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曾于2001年荣获“中国十大文化名酒”的荣誉称号,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进入中国白酒百强企业,2005年孔府家酒荣获“中国消费者(用户)十大满意意品牌”称号,历年为山东省免检产品,2006年推荐为“第四届山东省白酒行业争创中国名牌产品”;同年12月被授予“中国酒业文化百强企业”称号;孔府家酒荣获山东酒业总评榜“2006年山东十大名酒”称号;孔府家酒系列产品被评定为“山东历史文化名酒”。

相关策划
杜康整合之困
古井贡酒改制困局
白酒消费警示
      不要购买无生产日期、厂名、厂址的白酒产品。白酒产品并非“越陈越香”,低度白酒在存放一段时间后(通常指一年或更久)出现的酯类物质水解,并导致口味寡淡。因此,在购买低度白酒时,最好选择两年以内的白酒产品饮用。
消费者反馈:震惊!名酒也不安全
      在食品安全日渐受到重视的今天,不少消费者在选购食品的时候纷纷认准大企业的产品。对于此次广东省工商局抽检出剑南豪等知名白酒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合格,虽然很多消费者对此抽检并不了解,但当消费者听到剑南春集团的产品也出问题之时,均表示出惊讶:为什么连剑南春这样的大企业都会有问题?
     市民张先生气愤地认为,消费者有时候多花点钱去购买知名企业的产品,就是为了安心和放心。像剑南春这样的大企业更应该重视产品的质量,为消费者的利益负责。
    市民胡小姐认为,作为一个知名品牌,在流通环节出现这样的问题,有点让人难以接受,看来以后也不能尽信大品牌的名牌效应了。
小调查
1.孔府家酒被检出己酸乙酯不符合国家标准,您认为是否对身体有害?
有害
没有害
不好说
2.你是否还会购买孔府家酒?

不会
看情况而定

 孔府家酒上“黑榜”
孔府家酒已酸乙脂项目不合格
   监测结果显示,不合格酒类中有许多白酒知名品牌,如标称四川省绵竹剑南春酒厂生产的剑南豪酒,其总酸、总酯、已酸乙脂三个项目均不合格;标称山东孔府家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孔府家酒,已酸乙脂项目也不合格;标称由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国粹酒厂生产的钱丰好日子,己酸乙酯项目亦不合格。
  对此结果,孔府家酒公司总经办一负责人昨天表示,“像酯类等生物指标,受温度、季节等影响会有一些变化,可能在口感方面会有影响,但是孔府家酒的质量安全绝对没问题“。他说,今年新的白酒标准已经实施,根据新标准,已酸乙脂标准含量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浮动。 [全文]
孔府家酒辩称含量与国家标准不一致,不会造成危害
  山东孔府家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办的一位工作人员辩称,国家质检总局4号公布的抽检结果显示孔府家酒是合格的。针对近日广东省工商局抽检显示孔府家酒的己酸乙酯项目不合格这一情况,该工作人员就表示,己酸乙酯在存放过程当中会与其他成分发生二次反应而消耗掉一部分,因此会对与国家标准规定的含量不一致。这可能会对白酒的口感造成影响,但绝对不会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危害。 [全文]
 孔府家酒重组迷途
河套酒业半路折返 孔府家酒重组再陷迷途
   根据协议,河套酒业以3900万元人民币取得孔府家75%的股份,曲阜市政府保留10%的孔府家股份,另外15%的孔府家股份将在济宁市范围内寻找两家合作伙伴。
     2006年8月3日,河套酒业董事、副总裁常俊带领其他7名高管人员进驻山东孔府家集团。按常俊当时的说法,河套酒业控股孔府家75%股份的各种法律文件都已签署完毕,即日起正式入主孔府家。同时,河套酒业还带来了2000万元资金,其中1000万元用于购买孔府家75%股份的保证金。
   一场看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合作却突然变卦。孔府家集团总经办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9月底,他们正式接到河套退出的消息。 [全文]
万基撤离孔府家酒 外力复兴梦成空
   2003年,深圳万基集团借孔府家改制的契机收购90%的国有股份。同年4月底,曲阜市政府派员接管了孔府家集团。日前政府方面已经与万基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万基不再是孔府家集团的大股东。曲阜市政府部门相关人士透露,“政府部门正在对孔府家进行审计,接下来,与万基的清算、交接工作将陆续展开。”
     上个世纪90年代,孔府家名噪一时。其作为山东白酒的龙头企业之一在全国范围内也有广泛影响,“孔府家酒,叫人想家”的广告词也曾红遍大江南北。但随着山东白酒业的整体衰败,孔府家也陷入萎靡。孔府家相关人士说,万基撤离后,相关股权将划转当地国资局。另有传言,曲阜方面正与金六福接洽。 [全文]
 白酒深陷质量泥沼
名酒纷纷落马(名单转自广东省工商局官方网站)
样品名称500ml/瓶 经销单位名称 标称生产企业名称 不合格批号 不合格项目
好日子酒 清远市清城区飞华购销部 广东湛江坡头区长力酿酒厂 2006-9-28 酒精度、总酯、己酸乙酯、标签
店小二 汕头市金平区升平仙洋糖酒贸易行 安徽井中集团店小二酿酒有限公司 2005-1-1 总酯、己酸乙酯
好日子 阳西县城好日子批发部 四川宜宾宜锦曲酒厂 2007-2-8 酒精度、标签
剑南豪 阳江市远东贸易有限公司 四川省绵竹剑南春酒厂 1999-11-7 总酸、总酯、己酸乙酯
孔府家酒 东莞市南城金盛元副食店 山东孔府家酒股份有限公司 2006-9-16 己酸乙酯

白酒普遍存在质量问题 酒精度和酯指标合格率低
   据透露,白酒主要不合格项目为已酸乙脂、酒精度和总脂。白酒的酒精度项目是本次抽查中质量问题较多的。本次抽查的48批次不合格白酒中,酒精度不合格的有21个,占了43.7%。部分白酒商品的酒精度比标称的度数低了十几度以上。
     据专家介绍,酒精度项目是衡量白酒制造工艺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能较大程度地影响口感。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白酒技术专家莫耀清表示,国家标准规定,白酒酒精度允许公差为±1.0度,造成白酒酒精度不合格的原因,一方面是白酒企业生产工艺不过关,无法有效控制酒精度的高低;另一方面则是有些白酒生产企业为降低成本、获取利润而弄虚作假。
    另外,白酒中酯项目不合格是第二大问题。据了解,酯含量对白酒的特色、风味、香型影响最大。不同酯及其不同的含量会导致白酒整体性质的不同。 [全文]
抽查结果显示白酒合格率不到5成
   据了解,此次广东省工商局共抽查了珠海、汕头、汕尾、东莞、江门、阳江、清远、湛江8市64家商场和超市销售的93个批次的白酒。抽检显示,不合格48批次,合格率仅为48.4%。抽查的四成多白酒实际酒精度低于标示的度数。其它有害的甲醇、杂醇油、铅、氰化物等物质均未检出。与2006年的抽检结果相比,今年白酒抽检的合格率比上一年降低了13.7%,其中中、小企业问题较多,大型企业及其著名品牌的商品保持着较高的质量水平。[全文]
 白酒产业破困局
白酒营销困局
  “今天很残酷,明天将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部分事业是死在明天晚上。” 阿里巴巴CEO的一句经典台词,掀开了17大老牌名酒目前在混乱中寻求突破的市场格局。随着海外资本跃跃欲试地觊觎着名酒市场、随着地方保护主义对一些区域市场给这些名酒制造重重障碍;随着啤酒、红酒、黄酒不断蚕食着白酒的市场占有率。代表中国中庸文化的传承者领袖们,又当如何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实现突围?死在明天晚上,还是享受后天的美好,一切尽在一念之间。 [全文]
白酒品牌提升之道
   资深策划人戚海军认为,白酒的营销,最重要的是将卖点诠释清楚。通过逾越情感诉求,建立品牌沟通、创新差异、针对目标市场、引导消费等方法体现产品卖点。
    “中国白酒业要走出目前招商、品牌、产品、包装、价格、渠道、广告等误区,更需要脚踏实地地去研究消费者,分析市场,从产品品质、技术创新、酒文化、绿色环保、品牌战略、品牌营销、人性关怀等多方面深层地去挖掘差异化与个性化,而非停留在浅层次的盲目的价格战、广告战上过度消耗企业和行业自身体力,浪费行业和市场资源。”于清教总结道。 [全文]
自主定价能力提升估值水平
   白酒企业最佳的策略是推出中高档价位的产品,受此影响,名优白酒企业纷纷提价。从2001年开始,五粮液已经连续7次提价,出厂价格涨到了388元/瓶;茅台经多次提价,出厂价格也到了358元/瓶。其他酒厂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推出高价位产品,也实现了产品结构的更新换代,更适应了消费者的需求,在行业群体性的调整过程中,白酒行业的平均价格实现了大幅的上涨。根据统计,2006年白酒平均吨酒价格是2.44万元,几乎是2002年平均价格1.3万元/吨的2倍。在产品价格上涨的背景下,销售收入的增长快于销售量的增长成为定局,在提价和产品结构向中高档调整的背景下,白酒行业毛利率的提升也成必然。 [全文]
白酒亟待一场时尚化革命
   只有产品诉求与消费者心理需求高度吻合,才能形成最大的购买力。而白酒产品与消费者心理之间能形成共鸣的一个基本因素就是文化。
    剑南春集团副总经理杨东云在分析中国白酒国际竞争力弱的原因,总结为:一个是饮食习惯的问题,不适应国际的口感;另一个就是文化问题,白酒所诉求的文化在目前的国际交流中并不是强势文化,而是非主流文化,没有文化共鸣,是激不起消费需求的。据业内人士分析,白酒文化要实现时尚化,需从口感、包装,宣传推广等方面诉求时尚。在营销模式方面,也应该从一味的依靠促销中跳出来,用“引领潮流”、“关注生活”等主题文化,通过向终端灌输新的消费观念和思维方式,进行品牌的宣传。 [全文]
          策划、制作:新浪财经 王小匀    欢迎各媒体合作    来信至:finance2@staff.sina.com.cn
网友评论 查看内容>>>

匿名 登录名: 密码: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75362  新浪网产品客户服务联系电话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