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车市趋冷 多数厂家今年销售目标将落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6日 08:36 京华时报 | |||||||||||||
“请问贵公司今年所定下的8万辆产销目标还能够实现吗?”8月2日,新蓝鸟上市仪式上,该公司负责人被媒体紧紧追问。这个问题足以让全国几乎所有的汽车厂商老总神经紧绷,因为在2004年上半年,全国轿车生产厂家中,只有两家完成了全年销售任务的一半。 半年目标已成泡影
一份来自厂商内部的数据表明,全国主要乘用车生产企业中,今年上半年只有东风悦达起亚和昌河汽车完成了全年销售任务的一半,其中,昌河汽车完成了全年销售目标的75.2%。而最低的一家企业,只完成了全年销售目标的26.7%。现实情况很残酷:大多数汽车厂商要想完成年初定下的销售目标,希望已经很渺茫。 7月销量未见起色 上半年的销售任务完成已经无望,大家均寄望于下半年销量能够突飞猛进。然而,权威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7月国内车市依然低迷。 北京亚运村汽车市场7月共销售各类汽车3594辆,高于6月的3237辆和5月的3443辆。有“全国车市晴雨表”之称的亚运村车市呈现触底反弹的迹象,这无疑是个利好消息。但来自全国其他汽车交易市场的消息却未见乐观。成都西部汽车城的统计数据是,7月份销售汽车1546辆,成交金额约1.34亿元,分别较上月下降约30%和34%。 而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7月份汽车销量排在前五名的厂家分别是一汽、上汽、东风、北汽和长安。与6月比较,一汽和东风分别增长了3.69%和4.64%,其余三家企业均为负增长。 这就表明,即使有6月份主流轿车厂家的密集降价,7月份的车市仍然没有多大起色,降价并没有带来销量的上升。在接下来的后5个月,汽车厂家处境依然艰难。 产能扩张雪上加霜 2004年上半年,汽车业的特点可以用三句话来总结:车市冷、主流厂家密集降价、产能扩张迅猛。 先看看今年上半年厂商产能扩张的情况。5月,北京现代二期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并投产,产能达到了年产15万辆整车和15万台发动机;6月18日,“东风有限”年产15万辆轿车的广州花都新工厂投产;7月18日,海马扩产增容三期工程竣工,第二工厂正式投产,总产能已达到15万辆,比原来翻了一番……加上即将扩大产能的广本、上海通用等厂商,车市竞争的加剧将到白热化的地步。 不能肯定上面三个现象中有着怎样必然的因果关系,产能的扩大使车市竞争加剧已经成为事实,但如果不考虑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因素,产能扩大直接带来的应该是生产成本的降低,从而给汽车降价一个非常合理的借口。这时的降价对车市应该是一种拉动作用。 现实并非如此,4月以来车市的冷清打乱了汽车厂商的部署,降价的措施从合情合理变成了厂家为救市不得已而为之。扩大产能所产生的作用从降低成本的初衷变成了增加库存。 现在看来,在扩大产能的同时暂时减少产量才是汽车厂商的明智之举。 本报记者 马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