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WTO经济导刊》2004 > 正文
 
中欧纺织关系:喜忧参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1日 14:51 《WTO经济导刊》

  中国与欧盟的纺织品出口量在世界纺织品出口总量中均名列前茅,二者的纺织品出口既存在着竞争关系,又有着互为市场的合作关系。

  文/张平

  中国与欧盟的纺织品出口量在世界纺织品出口总量中均名列前茅,二者的纺织品出
中行新上网抵债资产 理想系列写字楼热租中
无线精彩 无线雅典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口既存在着竞争关系,又有着互为市场的合作关系。目前欧盟是我们国家纺织品服装的一个重要销售市场,且近年来出口量增幅较大。据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提供的数据,2003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对欧盟出口达到86.27亿美元,与2002年相比,同比增长34.4%;2002年与2001年相比,同比增长23.3%。

  近年来,中欧纺织贸易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对于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有利有弊。

  中欧纺织贸易合作背景

  中欧纺织品服装协定

  我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欧盟的前身)第一个纺织品服装协定于1979年生效,之后直至我国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贸组织之前,中欧纺织品服装贸易20多年来一直受到中欧之间连续的七个纺织品服装协定管辖,欧盟对我实行了种类繁多的纺织品配额限制。我国加入WTO以后,根据世贸组织《纺织品服装协议》(ATC)的规定,欧盟必须自2002年1月1日起ATC一体化的进程取消一部分对我国纺织品服装所设置的配额限制并且必须在2005年取消全部配额之前每年增加给予我国的配额量。可以说中国入世为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欧盟东扩

  影响未来一段时间中欧纺织行业合作的另一大因素是欧盟东扩对双边贸易产生的影响。2004年5月1日欧盟东扩,新增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和马耳他等10国,这会对中欧的纺织贸易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各新成员国本土生产的运动服及配件、鞋类、旅游用品、皮革制品和电子产品不多,需求要由进口来满足。以捷克、波兰和匈牙利为例,这三国均生产一定量的纺织品及服装,但还需大量进口,以前产品主要来自德国等欧盟国家,价格通常较高,于是来自亚洲市场的中低档产品大受青睐。欧盟东扩后,这些中东欧国家经济加速增长,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将更加旺盛。

  中欧纺织品行业双边博弈

  欧盟市场一方面离不开中国的纺织服装产品,在另一方面又担心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对本国的产业产生冲击。因此中欧纺织品贸易金额和数量不断的增加,整个行业一直在不断的磕磕碰碰中艰难发展。

  近年来中国对欧盟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加快,其中某些类别的产品对欧出口增速过快、价格下降幅度过大,使欧盟相关产业难以接受。例如2002年刚刚取消配额的第10类(针织手套)、第18类(梭织内衣、内裤、睡衣、浴袍及衬裙等)、第32类(梭织起绒布)和第73类(针织运动套装)平均增长100%以上;第21类(梭织夹克、连帽外套及防风衣)增长200%以上。因中国部分产品出口增速过快,且价格大幅下降,欧盟产业界和其他第三国产业界出现恐慌,纷纷游说欧盟委员会,要求对中国产品采取反倾销和保障等贸易保护措施。

  目前,中国和印度等国在对欧盟的纺织品出口上享有“普遍优惠制”,由于自明年始,全球纺织品配额将被取消,因此欧盟担心将有大量的中国纺织品涌入欧洲市场,令当地生产商受到巨大压力。因此近期欧洲的一个纺织品专家小组向欧盟委员会提议,认为应该取消对中国和印度等国在纺织品出口上的优惠政策,或是降低对这些国家的优惠幅度。如果此措施实施的话,中国企业出口潜力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与此同时,欧盟新增国家的纺织服装贸易发展成了中欧纺织贸易中的较大变数。商务部海关总署于2004年3月31日对欧盟新增十国的纺织品被动配额类别情况、配额数量和相关管理措施发布联合公告。公告规定,对于向新增十国出口的纺织品配额类别产品,自2004年5月1日起从我国出运的纺织品,实施中欧双边纺织品许可证管理。这些产品包括棉梭织布、针织衬衫、T恤衫、棉制毛巾布等共35个类别,与扩盟前现行输往欧盟纺织品类别情况一致。根据与欧盟贸易谈判的结果,双方确定了中国输往新增10国的纺配补偿数量。配额增加量以10个新成员国2000-2002三年间从中国进口的平均数为基础来确定。该补偿数量将纳入2004年输往欧盟纺织品配额协议数量。

  在贸易壁垒方面,欧盟是当今世界上使用反倾销措施最多的经济体之一。例如,日前欧盟在其官方刊物刊登通告,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部分涤纶长纤维服装布料展开反倾销调查。我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表示,本次涉及反倾销调查的内地纺织厂家估计逾1000家,牵涉总金额达5.8亿美元。随着中国有关纺织产品输入欧盟的数量不断增加,在市场的占有率亦节节上升,这些进口产品的数量及价钱已对欧盟本土业者的市场份额、销售量及产品价格带来不良影响。特别是2003年以来,我国纺织品出口欧盟的数量大增。高额反倾销税的缴纳,将加大企业的出口成本,有可能导致部分产品被迫退出市场。

  纺织产品出口欧盟的另一个障碍就是纺织产品安全与环境保护。由于欧盟纺织服装产品技术含量较高,而且欧盟人口生活水平普遍较高,因此高技术含量的绿色纺织产品备受青睐。欧盟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人身健康为由,对本国产品和进口产品规定了严格的标准,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欧盟自身纺织产业。

  中欧纺织贸易任重而道远

  配额的取消对中国纺织品出口欧盟来说是机遇。中国对欧盟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会逐步增加,但增速依然会比较缓慢。这是由于配额取消后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对欧盟出口依然面临着一些新的障碍。

  技术壁垒加强

  欧盟将配额作为限制进口手段的效力在逐渐减弱,到2005年完全消失,因此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逐渐受到欧盟的青睐,而且,技术壁垒同时适用于新增十国,这将使纺织品出口的受限制范围更大。加之,我国出口的纺织品有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环保因素少的特点,纺织品的产品特性决定了这将是在配额取消后我国产品面临的最大出口障碍。各准成员国在加盟后将按照欧盟的要求统一产品标准,这一方面可能会给国外相关生产企业及出口商节约产品设计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目前欧盟实施的某些产品标准方面的“壁垒”将推广至新入盟国家,此举将抬高我国产品进入中东欧十国的门槛。例如,欧盟关于禁止销售含偶氮染料的服装、鞋类及床上用品的法令及规定都将适用于新入盟的国家。欧盟统一产品标准将对我国大部分工业制成品出口中东欧国家产生不利影响。

  特别保障措施的应用

  欧盟配额取消后,为了保护本国纺织业,欧盟与中国达成协议,在一定情况下欧盟可以实施特别保障措施。在欧盟的新规定下,如果来自中国的纺织品与服装产品对欧盟造成市场扰乱,从而阻碍了欧盟相关产品贸易的有序发展,则可对该进口实施特殊保障措施,在2008年12月31日之前的任何时间均可采取该措施。该程序既可应欧盟成员国的要求提起,也可以由欧盟委员会自行发起。该条例规定了特保措施通常不应超过1年,但可以延长。因此,在中国对欧纺织品出口配额取消以后,特别保障措施在一定时间内会成为阻碍中国纺织服装产品进入欧盟的主要障碍之一。

  综上所述,2005年之后的中欧纺织服装贸易不会因为配额的减少而出现井喷的现象。双边贸易依然是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状态下逐步发展。

  相关报道:

  中美纺织关系:依存度高

  中国纺织业靠什么“一统天下”

  中国纺织业牵动世界

  各方评说:2005年后中国纺织业

  2005中国纺织业埋伏一:反倾销大棒高悬

  2005中国纺织业埋伏二:SA8000将门槛提高

  2005中国纺织业埋伏三:技术壁垒障碍重重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国纺织业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