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条输煤管道历12年论证面临“出生证”悬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6日 08:38 21世纪经济报道 徐万国 | ||||||||||
本报记者 徐万国 山西、北京报道 真能像自来水管一样,可拧开“龙头”,“哗哗”流出来的不是水,而是煤炭。
这样的事情,在美国和俄罗斯已经不是新闻。而在中国,已经论证了12年、早已名声在外的“盂(县)—潍(坊)—青(岛)”输煤管道,依然面临着出生证悬疑。 据了解,这条管道是“西煤东输”的重点项目,如果顺利建成,将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世界第三条输煤管道,而且也是运输距离最长的输煤管道。 6月8日,其开发商中煤集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已经全部就绪,就欠国家发改委的东风了!” 该项目的总工程师、武汉煤炭设计研究院专家盛家铎,如今已经年过古稀,白发苍苍的他被派驻到中煤集团参与项目筹建。整天盼着项目早日批复建设的他满怀忧虑地说:“如果国家发改委能在短时间内批准该项目建设、投运,输煤管道将为山东潍坊电厂和黄岛电厂提供充足的煤炭。但如果再拖下去,这两大电厂的‘燃煤之急’将进一步恶化,电厂扩建计划也将束之高阁。” 煤运新纪元 “盂—潍—青”输煤管道西起山西省盂县的阳泉煤矿,向东经河北进入山东潍坊发电厂,最后到达青岛的山东黄岛发电厂,全程713公里,年输洗精煤700万吨?相当于850万吨原煤?。洗精煤经过破碎、研磨,与水混合制成浆体,依靠泵和液体流动,经由管道输送到达目的地,煤浆脱水后供用户使用。 该项目预计工期3年,总投资48亿元,由中国和美国合作建设。据中煤集团输煤管道开发部经理张虎介绍,中煤集团将联合山西省煤运总公司阳泉分公司、山东潍坊电厂和青岛黄岛电厂,组成中方,与外方组建合资企业。其中中方投资16.7%,拥有30%的股权。另外的投资由外方承担,外方占70%股权。 项目建成后,除还本付息外,中方每年平均获利润1亿元人民币,年税收两亿多元,外方也将获得不菲的利润。 “盂—潍—青”输煤管道项目,是一个集煤炭加工、洁净运输、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大型系统工程。参与这一项目论证的专家曾在多种场合表示,该项目具有成本低、污染小、效益高等特点。原山西省阳泉市人副主任、盂县县长杜肇坤说:“盂—潍—青输煤管道是我国固体物料运输的第一次尝试,是煤炭运输方式的一次革命。”很多专家也预言,我国煤炭运输的新纪元就要到来。 更重要的是,这条输煤管道的投运,将改变山西盂县多年来“有煤难运”的局面,缓解当地煤炭运输压力。 据张虎介绍,建一公里输煤管道的投资,仅仅是建一公里铁路所需资金的1/3,甚至1/4;修一公里铁路需占地34亩,而建一公里输煤管道,只需占地两亩。更为诱人的是,铁路运煤,吨公里需要1毛钱的运输成本,而输煤管道吨公里只需要5分钱,仅为铁路运煤成本的50%。据初步预算,管道输煤每吨要比铁路运价低40元以上。 无论从建设成本、投资收益,还是从煤炭运输需求来说,“怀胎”十余年的“盂—潍—青”输煤管道项目都到了该出生的时候。但是,这样的大项目,必须经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批。 据了解,山西省和山东省已经对该项目的建设做好了所有准备。2003年12月,山西省阳泉市政府、山东省潍坊市政府还联合上书国家发改委,承诺将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保障。项目的主要承建方——中煤集团,也多次向国家发改委提交了项目审批方案。 张虎说:“目前,该项目已经到了最后的审批阶段。”但是,何时能批下来,依然无人能知。 23年论证路 中国对输煤管道的第一次尝试,是1981年煤炭部提出的建设长城管道的构想:从准格尔到秦皇岛,设计长度800公里,年运煤量3000万吨。国家有关部门专门在中南海召开了会议。 但是这一构想很快“胎死腹中”。“一方面是一些技术人员对管道技术、设备制造能力提出质疑,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部门之争。”有关人士介绍说,就在煤炭部门提出方案的时候,铁路部门针锋相对,与“长城”线路重叠的大秦线同时破土动工。而在俄罗斯建设的输煤管道,仅在投运14天后,就因为气候制约和技术故障悄然谢幕。 这一挫折,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中国输煤管道建设的激情。直到1993年,“盂—潍—青”输煤管道,才从13个选线方案中优化出来。 1996年,原国家计委正式批准盂—潍—青输煤管道项目立项。此后,在原煤炭部部长王森浩的直接领导下,中煤集团组织了武汉设计院、清华大学、煤科总院唐山分院等单位,做了大量基础性研究工作。但是,不久便遇上了亚洲金融风暴,随后又出现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加之政府换届、机构改革等原因,这一项目步履维艰。 1997年,中煤集团将项目“一揽子”总承包给一家意大利公司,进行可行性报告的编制,但这家公司没能达到预期目的。中煤集团转而与美国安然公司合作,很快编制出了可研报告,并与安然公司草签了合作合同。 1998年4月,该项目可研报告通过了原煤炭部组织的专家评审,并上报原国家计委。原国家计委随即委托中咨公司评估。1999年11月,中咨公司召集专家再次对报告进行评估、修改,并最终于2000年4月进行终审。 2001年8月,就在原国家计委确认建设输煤管线的时机已经成熟,准备批准建设的前夕,提供资金的合作外方的控股公司——安然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这一震惊世界的“安然破产案”,使审批工作不得不暂时停下来。 2002年,中煤集团在多方接触的基础上,最终选定了美国优傲龙金融集团作为新的合作伙伴,并于2002年10月签订了成立合作企业的合同。 但是,接踵而来的伊拉克战争和非典,使美国优傲龙集团推迟了考察项目的中国之行。直到2003年6月20日,优傲龙金融集团总裁让.尼凯米亚才来到中国,在项目可研报告确认书上签字。中煤集团随即向国家发改委报文审批。 与此同时,山东潍坊电厂、青岛黄岛电厂的立项申请也已经通过评估,中煤集团分别与这两家电厂和山西煤运总公司阳泉分公司签署了煤炭购销合同。 至此,“盂—潍—青”输煤管道项目建设条件终于准备就绪,进入最后审批阶段。 从1993年建设方案出台算起,12年的时间已经过去。即使从1996年原国家计委正式批准立项算起,8年时间也已经过去。许多当年参与项目研究和筹建的人们,有的离开了工作岗位,有的已经白发苍苍。 出生证悬疑 是什么原因,导致国家发改委迟迟不肯批复?关心煤炭管道运输的人们,都在异口同声地发问。 杜肇坤分析说,这一项目出现了三次大变动:一是最初的设计方案是输送原煤,效仿俄罗斯。而俄罗斯输煤管道的失败,挫伤了中国政府对管道输煤技术的信心。二是项目最初设计方案,是从山西盂县到山东潍坊,后来才延长到青岛,这一延长,除追加投资外,还需要重新制定可研报告,耽误了大量时间。三是美国安然公司退出后,优傲龙金融集团接手,中国需要重新对外商进行资产核定。 另外,近年来中国大规模的机构改革,企业兼并重组,使该项目的审批主体和客体不断变化,也是项目未能尽快批复的原因。 首先是项目的审批部门由原国家计委,变为国家发改委。而与此同时,该项目的中方主要承建商——中国煤炭建设集团,2003年7月被原中国煤炭进出口集团公司兼并,成立中煤集团。这样一来,国家发改委在审批该项目时,将对口中煤集团。“新机构、新领导对老项目要有一个了解和熟悉的过程。”盛家铎分析说。 原因不仅仅如此。据中煤集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领导介绍,“盂—潍—青”输煤管道项目历经多年没被批准建设,除了一些客观原因之外,还有一些人为的因素在阻挠。他很委婉地说,“要是民营企业,早就建好了。现在很多没有立项就已经开工建设的工程多的是,而我们等一个审批这么难!” 尽管如此,中煤集团和有关受益单位和部门,一直在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的支持。 而焦灼等待中的美国优傲龙金融集团总裁让.尼凯米亚,也于今年1月13日拜会了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副局长吴吟,再次表示了投资开发该项目的决心和信心。 2月6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召开“盂—潍—青”项目专题会议,能源局局长徐锭明在会上表示,“能源局要认真研究,拿出方案,把项目向前推进。”“这是我们听到的最为兴奋的消息。”张虎说。但据了解,审批部门类似的表态,已经不是第一次。 “我们只能不断地呼吁,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已经退休、却时时关注着这一项目的杜肇坤一脸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