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财经》:拆东墙补西墙 海航难以返航?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01日 07:30 《环球财经》杂志 | ||||||||||
何济川/文 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的海南航空如果现在停下来,就会功亏一篑,甚至招致灭顶之灾。 应该说,海南航空堆积资本积木的游戏到了该停下来喘一口气的时候。因为世界上
然而,它无论如何也停不下来。摆在公司面前的,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严峻的竞争局面。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海南航空如果现在停下来,就会功亏一篑,甚至招致灭顶之灾。 海南航空原先估计,中国民航业要完成大洗牌至少需要三年时间,他们可以利用这个空隙加速实现自己的扩张计划。但事实上,民航业重组的进程比他们预想的快了许多。2001年4月开始,中国民航总局下属的9家航空集团进行重大重组,国航、南航和东航三足鼎立。重组后的集团公司每家资产总规模在500亿元左右,远远大于海南航空。 航空业的效益来自规模。规模小的航空公司生存空间非常狭窄,成本很难降低而效益很难提高。 以海航集团目前193亿元的资产规模而言,处于两头受压的境地。上头与国航、南航和东航相比,资产规模相差悬殊。以海航董事长陈峰自己的话说,“毕竟规模受到限制,我们经不起大航空公司的市场挤压,在这种情形下,发展是生存问题”。事情也确如陈峰所言。 2001年10月,中国向美国波音公司订购了30架737飞机,订单价值约16亿美元,协议所涉及的飞机在2002年至2005年之间交付给南方、东方、上海等航空公司使用,南航就占据了2/3,达到了20架。下头,上海航空公司(上航)也步步紧逼。2001年10月9日,上航2001年引进5架客机的计划全部完成,标志着上航成为中国民航的老五。 以三大集团为主的重组揭幕,实际上是把中国航空市场的份额重新瓜分一遍,国航、南航以及东航三大集团占领中国航空运输80%的市场份额,而海南航空市场份额大概只有9%左右。 在这种情况下,海南航空就只有拼命做大。陈峰曾说:“我就要寻找一个能够不断支撑这个企业发展的资本力量。”陈峰相信东方不亮西方亮,这个银行不做还有那个银行,这个股票不行还有那个股票。 然而,海航的钱不少都是陈峰讲故事弄来的,而故事毕竟是故事,由于快速扩张而导致公司出现巨额亏损,海航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人们担心的是,陈峰迟早有一天会填补不上,从而使海航的资金链断裂,美妙的传奇故事成为破裂的泡沫。 但陈峰在各种场合重申他在世界航空业占有一席之地的雄心:在三年内,把公司发展成为能与中国民航三大航空集团相抗衡的航空公司;在七年内,使海南航空发展成为亚洲著名的航空公司;在九年内,使海南航空成为有世界声望的航空公司。 我们当然希望他如愿以偿。但陈峰的资本倒悬金字塔越堆越高,而且还要不断地把它堆高。可是,基础太薄弱,越高也就越悬。现在,该是海南航空认真审视自己作品的时候了,这资本积木还能这样继续堆下去吗? 难解的悖论 黄晗晖/文 莫非在远离了“非典”的2003年第四季度海航还在为 “抗非”作贡献,居然不惜一个季度就增亏了3.2亿元? 看了海航的2003年报,着实令人感动。举凡上市公司为“非典”作出的牺牲,恐怕没有比海航大的。“非典”一度肆虐了北京,波及了中原,跟海南近在咫尺的南粤更是最先遭殃,惟独海南一岛平安无事,这里面是否有海航的一份功劳呢? 从年报可以得知,受“非典”疫情因素的影响,海航的主营业务收入仅4月—6月份同比降幅就达到79.4%,减少9.45亿;但由于第三季度中国航空运输市场呈现反弹,海航积极落实 “蓝天振兴”计划,投入运力恢复并扩大市场,夺取了民航总局第一阶段评比第一名,从而令全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不降反增。 按理说,海航的全年效益也该好转才是。但是,就在第三季度每股赚了0.04元的情况下,年报反映的全年亏损却不降反增,达到了每股1.74元,比上半年的-1.34元增加了-0.40元,比第三季度末的-1.30元增加了-0.44元。莫非在远离了“非典”的第四季度海航还在为抗“非典”作贡献,居然不惜一个季度就增亏了3.2亿元?海航的抗非情结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令人生疑的是,从公司年报提供的财务数据来看,除了三项费用同比均有25%-30%左右的增幅外,再很难看到有关巨额亏损的具体解释。但三项费用的同比净增金额加起来一共才4.2亿元,即使这些费用全投入了抗“非典”,也不到其营业利润亏损总额14.6亿元的30%。那么,莫非海航还为抗“非典”做了什么别的无名英雄? 抗“非典”是光彩事业,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做了什么事又何必不说出来?海航上半年的财务费用同比增加6.9%,而全年则增加到24.8%,公司在解释这个因素时,曾提到“非典”期间为保证现金流量的平衡,公司储备了大量现金。 要知道,海航“与三大航空集团相比,没有享受中央企业贴息贷款优惠政策”,肯为抗“非典”留一大笔钱,殊属不易。但是,人们注意到,恰好在去年下半年以来海航集团在资本领域十分活跃,闹着收购证券公司什么的,海航的钱如果用到这些活动中去了,那可不是什么“防治专项投入”呀! 此外,刚刚在2003年一亏亏了12.69亿元的海航,2004年一季度马上就扭亏为盈,一举实现净利润5182.93万元。每股收益虽然只有0.07元,但却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7.72%。显然,如果海航真的在去年大伤了元气,一直到第四季度都没能恢复过来的话,那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如此不同一般地青春焕发起来,是很难想像的。 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发表时间仅隔一天的年度和季报对利润进行了协调分配,不可思议的年报巨亏为季报的扭亏为盈留下了伏笔。果真如此,那么,或许就不是海航为抗“非典”作出了贡献,弄得不好还是抗“非典”的名义为海航作出了另类非典型的贡献呢。 当然,无论海航为抗“非典”作的牺牲是真还是假,海南的一片宁静的蓝天毕竟是真的。看在这一点上,是不是也应该为海航请功? 说故事的人都认为自己的故事说得最好。空口袋背金的人都认为自己的命好。海航的关键词就是说故事,说的是空手道的故事大王:空口袋背金。这个现代版的科科西里金矿,并非拿着空口袋背金就万事大吉,得靠说故事的本领。在这方面,海航的本领可谓登峰造极。>>全文 海南航空对资本市场和银行贷款实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钱弄到手之后买飞机,然后再把飞机抵押出去买更多的飞机,充分发挥资本扩张的乘数效应,最后形成一个倒悬的资本金字塔。>>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