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群聚上海 四大银行要素中心沪上扎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7月29日 08:07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国际金融报记者卫容之发自上海 记者日前从多方渠道获悉,四大国有银行一些要素中心将先后“脱壳”入沪。已获证实的有:中国银行总行个人理财研发中心、黄金中心和人民币资金中心等三大中心,建设银行总行资金交易中心,以及农业银行总行数据处理中心。加上早先落户的工商银行总行票据中心和南部数据中心,四大行都有要素中心定址上海,凸现了上海作为金融中心的强大集聚 “脱壳”腾挪 事实上,早在一年前,中、建、农三大行就着手酝酿将有关要素部门“脱壳”南迁。 2002年12月18日,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落户上海。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问建设银行行长张恩照,是否有将其他一些要素部门迁往上海的考虑,张恩照当时未作正面回答,而是意味深长地一笑。 会后,记者追问上海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吉晓辉,上海吸引四大行业务部门还会有哪些成果?吉晓辉面露喜色,“正在努力争取,有些已经开始谈判了,结果不好透露,大家看吧。” 吉晓辉现在身兼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一职,之前曾任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在其任职期间,工商银行总行两大业务部门票据中心和南部数据中心,已先期抵达上海。前者作为中国首家经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全国性票据专营机构,业已成为一个单独运作的经济实体。自2000年11月9日成立以来,其在国内票据行业内创造了多项第一:累计实现票据业务第一、交易金额第一和资产质量第一。今年已实现票据业务累计交易量2550亿元,为去年全年的193%。 工行票据中心副总经理应惠俊曾作过这样的表述:总部设在政治中心,可以使商业银行与监管高层沟通更为便利,但从核心业务角度来说,放在经济腹地的上海肯定更合适,这些金融机构的业务部门和战略重心移师上海应该是早晚的事。 据悉,中国银行黄金中心选址上海意在倚重中国的黄金交易中心,而即将“安家”浦东的农业银行数据处理中心将是该行“数据大集中”所在地。 空间集聚 “金融中心,从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机构、资源‘扎堆’的意义。”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有关人士7月28日对记者说。 有报道称,在上海,最能体现“扎堆”的莫过于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陆家嘴区域,这里每平方公里土地吸引了上亿美元资金,堪称中国财富最密集的地方。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全球金融专家表述“金融中心”概念时,无一例外地看重“集聚效应”。华东师范大学远东国际金融学院教授、博导潘英丽近年来潜心研究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机会。她就告诉记者,“国际金融中心的命运基本上取决于金融业务与金融机构未来是分散还是集中。”潜台词其实是,空间集聚效应越高,金融中心在未来胜出的可能性越高。 欧洲金融专家普遍认为,金融中心的集聚效益主要体现在跨地区支付效率的提高和金融资源跨地区配置效率提高。因为单一金融中心的效率性类似于增加单一法币的效用。每个地区在对外收付时,并不分别与其他地区进行结算,而是与单一金融中心进行结算。 如此一来,银行业和金融中心履行着交易媒介功能和跨区域的价值储藏功能。 纵观全球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无一不顺延这个“轨迹“:吸引批发商———批发商带来的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引来全国性公司的核心机构。金融机构集中在一起,能够促进为市场需求而建立起来的客户关系,方便具有相关业务的金融机构交流和沟通。而对于业务庞大的四大国有银行,这点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孙持平曾在一次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论坛上表示,中国银行业的巨大潜力和市场对商业银行是个非常有利的条件,而上海的市场空间则更巨大,四大行理应发挥优势。 上海市金融学会副会长洪葭管描述自己理解的“扎堆”时,这样说,“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所在地,面积都不过一二平方公里,几乎成为规律性现象,表明所在地集中,才有利于金融中心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