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央储备粮
文 | 刘丽丽
8号楼工作室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头等大事。家里有粮,就能心中不慌。粤语里甚至把谋生直接说成“揾食”。中国人真正告别挨饿时代,也才仅仅几十年而已。关于饥饿的记忆还留存在父母长辈的记忆里,也许还有下一代的基因里。
“备者,国之重也”。储备粮如此重要,又如此神秘。提到储备粮,一般人最关心的就是两个问题:第一,储备粮是否能做到保质保量存储?第二,存储一段时间后的粮食是怎么处理的?我们会不会吃到传说中的“陈化粮”?
中央事权粮食怎么管?
历朝历代,粮食储备都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储粮方式不断变革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建立以备荒备战为目的的“甲字粮”、“506粮”,开启了粮食储备制度的探索。
粮食储备制度建立之初,国家储备粮的功能主要在防灾备荒上,以及“为随时应付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对我国的封锁和侵略”,加之受国家财力限制,粮食储备的规模不大,发挥的作用也有限。
1990年,国家建立专项粮食储备制度,第一次具备在全国范围内调剂粮食余缺、稳定市场的储备调控能力。
专项储备制度运行10年间,政企不分、分级管理的体制弊端日益显现。2000年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受命组建,对中央储备粮实行垂直管理,国家粮食储备制度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2017年,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更名为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中储粮成立初期,国务院对中储粮公司提出的要求是“两个确保”:“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始终是中储粮公司的根本任务”,体现了国家建立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的初衷。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厅副主任申雷海回忆,中储粮从成立开始就是脱胎换骨的机构,实行新人新库新机制。“1998-2001年,国家分三批利用国债投资建设了一批新型的现代化粮仓。新机制就是建立企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中储粮组建后,首先干了两件事,第一是建设垂直管理体系,第二是建设新的市场化运作机制。“这是个很大的工作,基本在2003年左右完成了。通过依托国债建库,包括上收,形成了中央储备粮库点网络体系,而且实现了用新仓来装新粮”。他表示,这两个重要任务基本上奠定了中央储备粮新的运作基础。
储备粮,就像空气一样,平时我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每时每刻都不能缺少。
中央储备粮库到底是怎么管理运作的?申雷海介绍,其实中储粮的直属库法人单位有400多家,其中有的库还有下属分库区,全部加起来一共980多个库点。但执行国家政策性粮食收储,这些直属库的自有仓容不够,只能委托大量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和其他粮食企业来做,这些库有1万多家。这1万多家委托库,收购粮食的贷款全部都是中储粮的直属企业统贷的,相应直属企业也要负责监管。
“这些委托库点储粮数倍于中央储备粮的规模,库点数量十倍于我们的直属库,带来很大的监管压力”,他坦言道。
为了管好中央储备粮,中储粮用三年时间实现了智能化粮库管理全覆盖,建设了全球粮食仓储行业最大的一张物联网。依托数万个高精度监控探头和数百万个粮情传感器,智能化粮库系统能实现对全系统直属企业购销调存活动全方位在线监控,对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直属库实现“穿透式”管理。
将粮食出入库、粮情检测、数量在线监测、智能通风、智能气调、智能烘干等系统进行标准化接入和集成,可实现实时在线数据监测,按设定参数自动运行,并进行多途径预警提示。
通过在线粮情监测系统,可以查看全国任何一个直属库任何一个仓库的粮食储存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可对粮情变化趋势进行智能预测和预警,实现远程实时监控,24小时查看智能化粮库仓内、仓外实况。管理粮食不再仅仅依靠报表,而是直接管控到现场、到实地、到粮情的即时变化。
在中储粮集团总部,可实时监控所有直属库从库区作业到任一仓房内粮食储存状况。通过布设在粮堆中的传感器,每栋仓房的粮食温度、湿度可以被实时采集、分析、预警。
中储粮有关人士演示了这套系统,在北京实时看到乌鲁木齐某直属库里,某个仓位存了什么粮食,还能看清粮食的细节,连小麦的色泽、有无虫害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通过应用智能化粮库管理,持续监测、持续整改,问题发生率逐渐下降。2018 年,远程在线监控发现问题同比下降79%。
另外,就政策性粮食来看,目前分散储存在中储粮委托租赁的13000多个库点中。其中,地方国有库点10500个,储存的粮食占62%,民营企业库点2600多个,储存的粮食占27%。对于委托收储库点,要求必须安装、使用视频远程监控系统和库外储粮远程监管系统,实现远程监控全覆盖。在政策性粮食收购和出库过程中全面运用“一卡通”系统,实现全环节管控,全过程可追溯。
除了落实“人防、技防、法防”之外,还有“经济防范”。按照委托企业性质,严格落实履约保证金、财产抵质押、市县联保等担保措施。实施征信动态监控,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对委托收储库点和租赁库点、企业法人及主要股东信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及时掌握风险隐患,并将违纪违规库点纳入“黑名单”。
陈粮并不是陈化粮
中央专项储备粮制度从上世纪90年代建立后十年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应对当时的自然灾害、市场波动,几次都是在国家需要的时候,通过专项储备粮抛售,稳定了市场,满足了需要”。申雷海介绍,“但是当时的专项储备粮没有建立轮换机制,在没有轮换机制的情况下,必然带来有些粮食储存时间过长,质量存在一些问题”。
他介绍,中储粮公司成立后,首次建立了储备粮轮换机制。根据不同品种进行定期轮换,而且是用企业化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粮食放几年,要卖掉,买入新的”。
目前,中央储备粮主要品种的储藏参考年限为:长江以南地区,稻谷2-3年、小麦3-4年、玉米1-2年;长江以北地区,稻谷2-3年、小麦3-5年、玉米2-3年;大豆和食用植物油均为1-2年。
陈粮和新粮必然是有价差的。如何解决这个价差问题?申雷海表示,可以通过两种办法来解决。一个是之前采取的国家财政全部兜底,再一个就是现在实行的政策,由国家财政对中储粮包干,给出一个新陈价差补贴,中储粮在补贴范围内,按照市场化机制,抢抓市场机遇,灵活购销,缩小新陈价差。
他表示,这种模式的好处,首先就是提高了企业的市场运作能力,同时又建立企业持续改善库存品质的内在动力。“粮食放几年后,质量指标肯定有所下降,但通过加大科技投入,用绿色储粮方式,用技术手段延缓粮食质量变化,使保管一个周期的粮食和新粮相差无几,这样粮食轮出的时候,市场价值就高,更好控制价差”。
因为轮换包干政策,企业有了通过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储存质量的强大动力。
“粮库里和我们办公室开空调的温度基本差不多”,外面烈日炎炎,中央储备粮涿州直属库有限公司的高大平房仓里,温度控制在25度以下。
这个温度不是用空调制冷的,而是通过粮堆内部积蓄的冷源。因为粮食是热的不良导体,粮堆可以在冬天储冷,在夏天通过小功率风机内部循环通风系统,将粮堆内部的冷空气从通风口抽出,再均匀送到仓内,降低仓温和表层粮温,实现常年准低温储粮。
这种办法夏季适用于北方地区。南方高温地区不具备冬季蓄冷条件,主要用空调控温技术,调节仓温、粮温和仓湿。
控制温度能延缓粮食陈化,还可以通过智能充氮技术,向粮仓中充入高浓度氮气杀死害虫,减少仓内药物熏蒸次数,实现了低能耗、绿色安全储粮。
“陈粮和陈化粮完全不一样,陈化粮是一个品质概念,指在储存指标上已经不适合食用的粮食,这个粮食按照国家要求是有严格的用途限制的;而陈粮是一个时间概念,指以前年度生产出来的粮食”。申雷海特别强调,陈化粮、陈粮不是一个概念,不能混淆,“陈粮只要保管得好,一样是好粮”。
“其实我们现在消费的粮食基本上都是陈粮。粮食并非当年种当年就全部消化掉的。相当一部分要进入储存环节,然后被加工再投放终端市场”。他介绍,有些粮食品种,比如小麦,有后熟期,刚收获的新粮并不特别适合加工,反而是存储3个月-2年左右更适合加工。因为保管水平高,小麦储藏一段时间后的市场价格反而比刚上市的时候贵。
“2003年起,我们在中央储备粮中就已彻底消灭了陈化粮。可以说,储备制度建立以来,粮食数量、质量进入了历史最好时期”,他说。
丰则贵籴,歉则贱粜
中储粮不仅承担着中央储备粮棉油的经营管理任务,也是国家粮食收储政策的执行主体,是服务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主力军”和调节市场的“稳定器”。
中储粮直属库点主要布局在各大粮食主产省份和重要交通线沿线和重要物流节点。依托这样一张网,可以高效服务国家调控需要,做到一声令下、立即响应、全网协同。
2007年-2008年的世界粮食危机期间,中储粮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的考验。第一阶段,在全球粮食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为防止国际粮价大幅上涨压力向国内传导,中储粮公司按照国家调控要求加大向市场抛售储备粮力度,保障市场充足供应。有不少中储粮基层粮库的粮食全部投放市场,也验证了储备库存数量真实、质量良好,保证了国内粮价基本稳定。
第二阶段是应对紧接着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大宗农产品价格出现暴跌。为防止国内粮价下跌,中储粮公司积极入市,按照国家制定的保护性价格敞开收购,稳住了粮价,有效保护了农民利益。
储备粮的灵活吞吐,保证了国内粮价不大涨、不大跌,中国成为世界粮食市场的“安全岛”。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中央储备粮是运抵灾区的第一批粮食。
中储粮公司按照保证灾区人民每人每天一斤口粮的供应要求,从灾区周边地区直属企业安排救灾粮紧急加工和调运计划,借助直属库靠近交通沿线、中转配送设施健全的优势,组织运力,铁路、公路、水路统筹配合,并与灾区建立点对点的运输方案,安排中央储备粮油抢运灾区,累计向灾区紧急投放救灾粮油64万吨,保证了灾区群众口粮供应。
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2010年西南五省干旱等抗灾期间,中储粮均按照国家指令及时完成了储备粮调用保供任务。
为缓解粮食主产区收储仓容压力,平衡和优化粮食产销区储备布局,从2006年到2018年,中储粮累计调拨政策性粮食6421万吨。其中,2013年完成跨省移库和跨县集并1219万吨,刷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调运规模的历史记录。
很多人应该还记得叶圣陶先生的小说《多收了三五斗》里旧中国农民忍痛亏本粜米、丰收反成灾的悲惨故事。今天的中国,谷贱伤农的故事不会再上演。
从2005年开始,中储粮开始承担国家下达的政策性粮食收储任务。随着粮食市场放开,国家对种粮农民有兜底性的保护政策,就是在市场粮价持续3天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时,由国家委托中储粮公司作为政策执行主体,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敞开收购粮食。
“这个政策一直执行到现在”,申雷海介绍,最开始是小麦和稻谷,后来扩大到玉米、大豆、油菜籽,还包括棉花。
2016年国家改革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实行市场化收购新机制。这是国家在主要粮食品种中第一个进行粮食收储改革的品种。为满足农民卖粮需要,按照国务院“始终在市、均衡收购”的要求,中储粮在东北三省一区布设743个收购库点,累计在东北收购新季玉米2141万吨,占各类企业收购总量的18%、占国有企业收购总量的70%,保证了玉米收储制度改革首战胜利。
“以前的收粮站,车多了就压级压价,车少了就涨价”,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海波粮食购销处的粮食经纪人张凤雷说,“中储粮不一样,锁定价格,就是这个价”,他最喜欢和中储粮合作,“用老百姓话说,就是讲理”。
从2005年以来,中储粮累计收购政策性粮油总量超过9.3亿吨。最多的时候,中储粮在全国实行政策性收储覆盖23个省区市,全国三分之二地区都在收购。
申雷海介绍,“特别是2014-2016年,这三年是政策性收购数量最多的几年,这三年我们每年收购量都在1亿吨以上”。最多时年收购量约占到全国粮食商品量的40%。据有关部门数据,仅2011-2015年,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直接带动农民增收2510亿元。
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开始国家启动政策性粮食去库存。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玉米、大豆、油菜籽等陆续退出政策性收购范围,目前保留的水稻、小麦也在按照市场化方向增加价格弹性。
“现在我们继续执行的是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他表示,中储粮每年很大一部分精力是做这个事情。
申雷海介绍,现在进入了国家政策性粮食储备去库存阶段。“这项工作2015年启动以来,每年都会创造新纪录。2016年去库存是6千万吨,2017年是8千万吨,2018年是1.3亿吨”。
“收的时候,起到稳定市场作用,去库存的过程中,也发挥了‘国家队’的作用”,他说:“随着去库存之后库存结构的改善,管理压力和风险也会慢慢降低。中储粮将全力完成好国家赋予的任务,切实担起管好大国粮仓的责任”。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热文排行
联系我们
- 联系人:孙剑嵩
- 邮箱:building8@staff.sina.com.cn
- 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新浪总部大厦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