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预期再度抬头,造成投机资金蠢蠢欲动
郑步春 NBD上海报道
周三港股市场先跌后涨,恒指收13597.31点,上涨95.68点(涨幅0.7%)。波幅高达230点。即月恒指期货报13648点,大涨179点。
隔夜美股大跌,造成日经指数一度惨跌318点。这又使恒指低开94点,然后在五花八门的“理由”下收复失地,最后一小时甚至大幅拉高。
期指结算引发投机
东泰证券董事邓声兴表示,恒指先跌后涨与期指即将结算引发投机盘有关。
另有分析师解释为:一季度内地GDP数据强劲。但这也有可能是借题发挥,因为此消息属中性。在大盘上涨时市场便强调香港会得益于转口贸易收益,甚至得益于内地游客来港上升;跌时又会说内地GDP强劲暗示有再度加息可能。
人民币升值预期抬头
港股走强另一重要原因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又有抬头,这造成投机资金蠢动。
摩根大通表示,中国的外汇制度将在未来3个月内改变。摩根士丹利也认为升值为期不远。这与最近美国要求升值的声音遥相呼应,已对市场心态发生影响。
平心而论,目前确有升值预期。当内地GDP数据过热、商品期货又大幅反弹和美元再度走软时更是如此。内地也有经济学家认为升值可缓解货币政策窘境。
但升值虽有商品价格下降、经济降温和贸易争端减少等好处,但同样也有无数坏处。坏处倒也罢了,坏的是极难预知会否失控,酿成危机。
另外,升值论者也分两派,一派认为应小幅放开波动幅度以免冲击过大;另一派认为升值幅度应一步到位。
其实,两种观点都未必可行,前一种观点明显容易反驳;后一种观点稍具欺骗性,如果“一步到位”升值,进口货价格便低,压低国产货,低物价造成低利率,然后是通缩。
而同期发达国家寻求替代国进口物品,物价指数会上升,即发生通胀。
另外,购买力平价决定汇率的话,一段时期后,人民币便又有升值压力。表面是“一步到位”,结果极可能是“永不到位”,和升值幅度其实并无多大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