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在2023年的资本寒冬中,我们总说要展望未来。那么2024年的环境如何呢?
根据融中财经梳理,2024年A股IPO数量为100家,比2023年的313家降低了68.05%;募资总额为673.53亿元,比2023年的3565.39亿元降低了81.11%,并且创下2014年(640.45)以来的历史新低。港交所在2024年收获70个IPO,仅仅是与2023年持平。
可以看出,在这个投资人万众期待的2024年,IPO仍是处在“难于上青天”的状态。
2024年的IPO情况,可以用一个“严”字简单概括。事实上,自2023年8月起。证监会就曾表态将阶段性收紧IPO节奏、发挥逆周期调节机制后,IPO的步伐开始明显放缓。而到2024年,这股态势进一步蔓延。
2024年新“国九条”发布以来,“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成为IPO市场2024年全年的主旋律。也由此开始,IPO受理数量锐减,并且出现了大量终止IPO的事件发生。据悉,2024年IPO终止数量达到437家,甚至超过2023年全年的上市家数。
推动“高质量”IPO发展是2024年的主旋律。在这一目标之下,IPO的数量缩紧似乎是必然发生的事件,投资人们的处境甚至更艰难于2023年。
风涛险我,我险风涛。
哪怕在这样的环境下仍有一批取得优秀成绩的投资机构。其中,中金资本以15个IPO的成绩位列今年机构IPO退出榜首,并且在其IPO成绩单中不乏茶百道、地平线机器人(21.000, 1.63, 8.42%)、连连数字、爱迪特(57.460, 1.36, 2.42%)等优秀企业;高瓴创投以12个IPO排名第二,投出了包括嘀嗒出行、绿联科技(44.770, 3.17, 7.62%)、太美医疗科技、地平线机器人等行业龙头;红杉中国以11个IPO排名第三,投出了小马智行、重塑能源、星宸科技(86.240, 3.04, 3.65%)等优秀企业;深创投以10个IPO数量排名第四,其中包括美信科技(58.570, 1.66, 2.92%)、骏鼎达(74.770, 1.49, 2.03%)、星宸科技、广合科技(58.900, 2.07, 3.64%)等;君联资本投出了地平线、黑芝麻(7.160, 0.06, 0.85%)智能等,以8个IPO数量排名第五。
![公开信息整理,融中财经制图](http://n.sinaimg.cn/spider20250126/247/w1080h767/20250126/364a-e87467ca097f7316a9b3ee0de6043b1e.png)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时,迈瑞医疗(256.000, -0.40, -0.16%)收购科创板上市公司惠泰医疗(374.080, 2.61, 0.70%)。以此为起始,并购逐渐成为IPO缩紧后,退出的新关键词。
据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并购退出渠道占整个退出市场的29%。自2024年9月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即“并购六条”)后,上海、安徽等多地相继出台并购重组支持举措。政策的叠加助推下,并购退出尤其火热。
攻守之道,在于伺机而动,应时而变。时代的胜利者永远不是止步不前,而是勇于抓住机遇,调整策略。在2023年的资本寒冬后,2024年的处境依然不好,但是却潜藏着种种机遇。在崭新的2025年,谁又能抓住机会笑到最后?还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
![](http://n.sinaimg.cn/spider20250126/480/w360h120/20250126/b2bd-5f7ebf48296b31dda13a8e54027b94ca.jpg)
IPO难,难于上青天
为什么说2024年可以用一个“严”字形容?首先在2024年,中国资本市场对IPO审核标准进行了全面升级,“推动高质量IPO”的信号传遍一级市场。
3月1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实施《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证监会表示,将大幅提高现场检查比例、扩大覆盖面,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4月30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分别发布股票上市规则系列新规,主板、创业板修订申报财务指标要求,上市门槛提高。主板企业三年累计净利润的门槛从1.5亿元提高至2亿元,创业板更加注重企业的成长性和抗风险能力;还有就是4月12日,也就是继2004、2014年之后的第三个新版“国九条”。从新的“国九条”内容来看,除了有关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设定之外,还包括了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严格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加大退市监管力度。国内资本市场,特别是股市发展从过去注重规模,注重一级市场,注重鼓励企业融资,开始转向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
诸多政策的叠加之下,2024年的IPO门槛进一步提高,进而导致了IPO缩紧的情况。
以因推果,在严政策之下,2024年的IPO数据更惨于2023年的资本寒冬。具体来看,根据融中数据2024年全年共计有464个项目完成IPO,而2023年则有630个,下降约26%。分开来看,创业板38家,北交所23家,沪市主板17家,科创板15家,深市主板7家。A股募资额上来看,2024年总募资673.53亿元,较2023年下降81%。A股IPO市场整体表现较为低迷,IPO数量和募资规模均显著下降。
但是与A股的表现相反,港股2024年成绩单颇为优秀,这也得益于2024年发展港股市场的激励政策推出。
4月份,中国证监会发布了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激活香港市场。8月23日,港交所下调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时的市值门槛,同时下调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最低独立第三方投资额,并对第三方投资者的独立性做了重新规定。政策之下,港交所较2023年有了更好的回暖迹象。2024年,港股共70只新股IPO上市,上市新股数量与2023年持平。不过,2024年新股首发募集资金累计约876亿港元,远超2023年的463亿港元,同比增长89%,这主要得益于美的集团(71.450, -0.45, -0.63%)、地平线机器人、顺丰控股(41.250, 0.85, 2.10%)、华润饮料这些大型IPO上市的拉动。
美股方面,2024年,美股市场共有225家企业完成IPO,募集资金总额为382.6亿美元。2024年是自2021年达到募资规模3166亿美元峰值以来美国首次公开募股活动最好的一年。另外,2024年78家中概股企业在美国纳斯达克或纽交所成功上市,共计占到美股IPO市场的34.7%。其中,64家中概股企业完成传统IPO,13家完成SPAC IPO;另有1家中概股企业完成OTC转板纳斯达克上市。
从募资规模来看,国货航(6.970, 0.03, 0.43%)压哨成为A股2024年最大IPO,募集资金约35亿元。其次分别为永兴股份(13.810, 0.02, 0.15%)(24.3亿)、艾罗能源(48.730, 3.61, 8.00%)(22.26亿)、达梦数据(395.720, -0.92, -0.23%)(16.52亿)、诺瓦星云(172.240, 2.95, 1.74%)(16.29亿)。港交所方面,美的IPO募资266.81亿,成为2024年港交所最大IPO,其次分别为顺丰(49.25)、地平线(44.74)、华润(42.65)、茶百道(21.43亿),2024年港股股权融资市场募资额远超2023年,重回全球第四大新股市场排名。
![](http://n.sinaimg.cn/spider20250126/480/w360h120/20250126/b343-daf64960fcbef547ba3d9d653f977ffa.jpg)
硬科技依然是宠儿
广东、浙江、江苏排名前三
从2024年的IPO行业和地区分布来看,与2023年的趋势大差不差。
从行业分布来看,2024年硬科技依然是IPO最大的宠儿。根据融中数据,共计464个IPO中,先进制造行业共计出现86个IPO、新一代信息技术62个,硬科技项目占最大比例。
2024年6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科创八条”,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严把入口关,优先支持新产业(64.580, 0.58, 0.91%)新业态新技术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相关政策的加持让硬科技行业的火热继续蔓延。
2024年A股的IPO主要集中在工业、科技和材料行业,这三个行业的IPO数量及筹资额占全年总量的88%和90%。在2024年的前十大IPO中,有6家企业来自科技行业,其他多数企业也属于“硬科技”领域。进一步统计,2024年科创板公司IPO合计融资131.48亿元。其中,6家IPO融资超过10亿元,6家融资在5亿元—10亿元之间,3家融资在5亿元以内。2024年,达梦数据以IPO融资16.52亿元居首,上海合晶(18.340, 0.75, 4.26%)和成都华微(28.330, 1.29, 4.77%)均融资15亿元。此外,合合信息(271.870, 5.75, 2.16%)、联芸科技(50.480, 1.70, 3.49%)和佳驰科技(57.260, 1.11, 1.98%)3家融资规模都在10亿元以上。
港股方面,由于港股18C的特殊机制,硬科技企业港交所上市门槛降低。所以在2024年,港交所的硬科技企业IPO迎来一波小高潮。其中,以智能化、自动化驱动的药物研发科技公司晶泰科技于2024年6月13日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港股18C特殊规则下的第一家上市企业。再到8月8日,自动驾驶芯片企业黑芝麻智能顺利在港交所挂牌上市,首发募集资金8.27亿,成为港股18C下的第二家硬科技上市企业。除此之外,港交所挂牌上市的硬科技企业中还包括地平线、越疆科技、佑驾创新、讯飞医疗等。
除此之外,2024年的消费行业取得的IPO成绩也很不错,共计发生29个IPO事件。其中包括大型IPO美的集团和华润饮料,以及梦金园、百菲乳业、汽车街等。除了美的和华润饮料两个大型消费IPO外,茶百道的IPO也备受瞩目。
4月23日,由兰馨亚洲、正心谷资本、中金资本、番茄资本等机构共同投资的“茶百道”母公司四川百茶百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登陆港交所的“加盟制茶饮第一股”。
如果按地区分布来看,2024年A股广东省和浙江省IPO发行家数最多,位居榜首,江苏排在第三。
从发行上市企业的数量来看,排名前十的地区分别是:广东(17家)、浙江(17家)、江苏(16家)、上海(8家)、安徽(7家)、北京(5家)、湖北(5家)、四川(5家)、福建(4家)、河北(4家)、山东(4家)。
往年,浙江和广东就是IPO大省,2024年也同样如此。
![](http://n.sinaimg.cn/spider20250126/480/w360h120/20250126/b342-1152369bbd3a76474db582d37d0cf4bd.jpg)
VC/PE们的退出成绩单
在2024年时,已有不少投资人吐槽,投资数量少、IPO难等问题。“一整年都是假装自己很忙,但实际投资数量和IPO少的可怜。”一名投资机构人员向融中财经吐槽到。
退出一向是VC/PE们最关注的,而IPO则是一级市场长久以来公认的最佳退出方式。历史数据表明,大型市场投资机构靠IPO来退出的占比是最大的。
那么2024年以来,VC/PE们的IPO退出成绩如何呢?
夺魁机构中金资本共计收获15个IPO,其中包括爱迪特,茶百道,地平线机器人,珂玛科技(60.200, 2.38, 4.12%),连连数字,美中嘉和,上海合晶,同源康医药,一脉阳光,佑驾创新,越疆科技,晶泰科技,华昊中天,讯飞医疗,健康之路。
高瓴创投以12个IPO排名第二,红杉中国以11个IPO数量排名第三,深创投以10个IPO排名第四,君联资本以8个IPO数量排名第五,顺为资本、IDG资本和经纬创投共同收获6个IPO,并列排名第六。同创伟业和毅达资本以5个IPO数量并列排名第七。以上为2024年VC/PE们的IPO成绩单。
而2023年时,夺魁的深创投一举收获了多达23个IPO,包括中科飞测(101.020, 5.80, 6.09%)、中芯集成、百果园等明星项目。海通开元以15个IPO位居第二,红杉中国和高瓴创投均以14个IPO并列第三。24年夺魁的中金资本放到2023年的排名中还可以排到第二的成绩,但排名第二的高瓴创投以2024年12个IPO的数量只能排到2023年的第七位置。两年的成绩单对比也能看出2024年的IPO缩紧更加严重。
上文中提到,在严政策接连出台的2024年,IPO出现了缩紧,而其他退出的方式逐渐火了起来。
无法过分依赖IPO退出,那么并购、回购、S交易等都是重点讨论的退出话题。其中,以并购退出最为火热。
于2024年6月份推出的创投“17条”中提到,一方面,充分发挥沪深交易所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区域性股权市场以及其“专精特新”专板功能,拓宽并购重组退出渠道。另一方面,同时落实好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制度,畅通外币创业投资基金退出渠道。后续的9月24日,证监会发又发布了“并购六条”,给并购退出方式再添一把火。
如果说人工智能是2024年最火的行业代表词,但并购无疑是退出中最喧闹的热点。但是,雷声大、雨点小,融中财经发现2024年的并购退出在退出方式的占比中仅有三成。
新趋势下,政府、国资、上市公司正在积极出手并购。其中,全国各地纷纷发布并购重组的鼓励政策,并且积极构建并购基金。A股上市公司为参与主体的并购事件高达2200多起。其中两笔最大规模的并购事件是:中国船舶(32.520, 0.32, 0.99%)工业换股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关联交易预案,以及国泰君安(17.580, 0.14, 0.80%)吸收合并海通证券(10.410, 0.00, 0.00%)事件,交易规模分别达到1151.5亿元、976亿元。
与之相比,并购退出似乎VC/PE们关联不大,原因或许在于退出后所得利益相关。
并购后的标的企业估值普遍为净利润的10-20倍,以2024年发生半导体并购事件为例,普遍估值在20亿—30亿左右,30亿以上是非常少的占比。对于VC/PE们来说,这样的估值只有部分早期机构才能赚取收益。最初的投资与最后承担的风险不成正比。
但是,因为IPO独木桥的缩紧,2024年以来,还是有不少投资机构在尝试其他方式的退出。比如君联资本,2024年共计收获了8个IPO,但是机构通过其他方式退出的数量高达15个。
此外,2024年年初,科创板上市的模拟芯片龙头思瑞浦(114.670, 10.37, 9.94%)发布公告称,拟收购创芯微85.26%股份。这是2024年中国VC/PE行业的第一单并购,背后深创投、盛宇投资、创东方投资、龙岗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十几家创投机构借此退出;还有1月24日,博创科技(61.350, -0.32, -0.52%)发布公告称,已实施完成现金收购长芯盛(武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2.29%股份,并已完成全部二期交易价款的支付。长芯盛背后投资阵容包括云锋基金、小米长江产业基金、美团龙珠、深创投、晨壹并购基金等,悉数借此实现退出;2020年7月时,高瓴创投曾参与医疗数字化企业争渡健康的Pre-A轮融资,到2024年1月4日,高瓴创投通过并购的方式成功退出。
可以预料的是,并购退出将会在2025年继续大放异彩。在喧嚣与冷静并存的一级市场,VC/PE们如何迈过并购退出的“槛”?这或许将是2025年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责任编辑:何俊熹
![](http://img.t.sinajs.cn/t5/style/images/face/male_180.png)
![](http://img.t.sinajs.cn/t5/style/images/face/male_180.png)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特朗普批评泽连斯基:三年前就该结束这一切 收起特朗普批评泽连斯基:三年前就该结束这一切
- 2025年02月19日
- 00:27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11,206
明查|德国防长称对美副总统万斯的讲话“感到恶心”?假
- 2025年02月18日
- 23:16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3,265
一场四个半小时的俄美会谈为何震惊乌欧?泽连斯基推迟对沙特访问,特朗普最新发声......
- 2025年02月18日
- 23:45
- APP专享
- 北京时间
1,946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投资研报 扫码订阅
股市直播
-
趋势领涨今天 07:54:37
【今日投资舆情热点】1)算力相关:DeepSeek作为开源AI大模型,各大厂商纷纷宣布接入,将直接拉动对于云服务的需求。2)芯片:上海证券指出,电子半导体2025年或正在迎来全面复苏,产业竞争格局有望加速出清修复。3)机器人(sz300024):宇树科技王兴兴表示,在今年年底之前,整个AI的人形机器人(sz300024)会达到一个新的量级。4)SSD:机构称,AI需求超预期,AI端侧持续提升对存算需求,数据中心加速从传统硬盘向SSD过渡。 -
趋势领涨今天 07:53:03
【今日投资舆情热点】1)算力相关:DeepSeek作为开源AI大模型,各大厂商纷纷宣布接入,将直接拉动对于云服务的需求。2)芯片:上海证券指出,电子半导体2025年或正在迎来全面复苏,产业竞争格局有望加速出清修复。3)机器人(sz300024):宇树科技王兴兴表示,在今年年底之前,整个AI的人形机器人(sz300024)会达到一个新的量级。4)SSD:机构称,AI需求超预期,AI端侧持续提升对存算需求,数据中心加速从传统硬盘向SSD过渡。 -
趋势领涨今天 07:28:56
=加入潜伏擒牛VIP,享四大顶级服务=【1】购买VIP自动加入私密小直播间!【2】每周3-5只超短金股调入调出服务,适合实时看盘的投资者!【3】每周一份高端内部绝密文章:包含近期布局、热点版块、指数预判!【4】每月2~3只高端中线金股服务!(VIP超短、中线个股均有涉足,让上班族也能跟上VIP节奏!)现月课7.5折,1288元!季课6.9折,3558元,续费季度更划算!新朋友可先月课体验!点网址,直接买,订购地址:【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宋谈股经今天 07:24:46
【VIP直播间】教学个股继续上涨,今天组合最新教学个股,已到支撑!想了解布局逻辑的,跟上节奏的!速戳抢购查阅〉〉【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徐小明今天 07:05:49
【盘中直播】语音课见 -
巨丰投资张翠霞今天 07:05:09
4小时运行结束,总结全天市场运行,1)昨日银行新高市场普跌调整,年后首次强分歧,今日强修复,机器人(sz300024)、deepseek、半导体强势做多,明确科技主线,指数报收光头阳,下半周有望震荡攀升,继续聚焦主线科技方向;2)量能,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17492亿元,较上个交易日18263亿元减少771亿元;3)行业板块方面,以加权涨幅来看56家行业47家红盘,电器仪表、通用机械、矿物制品等板块涨幅居前;煤炭、石油、银行等板块跌幅居前;4)市场延续结构型行情,题材热点快速轮动。详细解盘,可关注《翠霞首席课》的“热点直击”和“操盘指南”~~~ -
趋势领涨今天 07:05:02
今天走势最强的就是人形机器人(sz300024)概念,板块指数大涨超过8%,双林股份(sz300100)、丰立智能(sz301368)、平治信息(sz300571)等多股出现20CM涨停,新时达(sz002527)、弘讯科技(sh603015)等多股涨停。消息面上,苹果和Meta的较量从头显领域扩大到人形机器人(sz300024)。有消息称,宇树科技正与Meta接洽,探讨就家务机器人(sz300024)进行合作的可能。后续,Meta将开发软件、传感器和人工智能,并提供给宇树科技等公司进行生产。与此同时,苹果正在探索开发一款能够展示其AI技术和紧密集成能力的人形机器人(sz300024)。都对这个板块构成利好。近期热点主要就是在人形机器人(sz300024)和DeepSeek等相关概念上。deepseek完成机器人(sz300024)的大脑,其他产业链完成机器人(sz300024)的身体。机构预测,2025年人形机器人(sz300024)出货将会突破1万台。到2030年,预计人形机器人(sz300024)出货量将达到500万台左右,市场需求会升至约7500亿元。所以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sz300024)+deepsee概念的行情远远没有结束。技术上,今天大盘反弹没有放量,明天主要关注大盘的量能,能放量就看高一线,不能放量就等待再次回踩 -
宋谈股经今天 07:04:59
2月19日收评:创业板指反弹涨超2%,机器人(sz300024)概念股掀涨停潮1、市场全天震荡反弹,创业板指涨超2%。机器人(sz300024)概念股掀涨停潮,三丰智能(sz300276)、长盛轴承(sz300718)、双林股份(sz300100)、中大力德(sz002896)、巨轮智能(sz002031)、新时达(sz002527)等近60股涨停或涨超10%。半导体芯片股集体爆发,韦尔股份(sh603501)、帝奥微(sh688381)、路维光电(sh688401)、大为股份(sz002213)等封板,华虹公司(sh688347)涨超17%创新高。DeepSeek、算力等方向迎来修复,平治信息(sz300571)、盛通股份(sz002599)、禾盛新材(sz002290)、东港股份(sz002117)等多股涨停。个股呈现普涨态势,沪深京三市超4500股飘红,今日成交1.75万亿。截止收盘沪指涨0.81%,深成指涨1.46%,创业板指涨2.03%。2、板块概念方面,机器人(sz300024)、半导体芯片、新能源车、算力等板块涨幅居前,银行、电力、煤炭等板块逆势下跌。3、两市共4388只个股上涨,118只个股涨停,586只个股下跌,4只个股跌停,12只股票炸板,炸板率11%。 -
趋势领涨今天 07:04:53
反弹有点不足 明天见分晓昨天大盘大跌以后,今天出现高开高走,大盘虽然涨幅不大,但两市个股全线大涨,人形机器人(sz300024)、PEEK材料、减速器、工业母机、存储芯片、机器人(sz300024)概念、一体压铸、工业软件等板块涨幅靠前;煤炭、石油、银行、供气供热、电力等少数板块下跌,两市近180只个股涨停,2只个股跌停,创业板大涨近2%,走势强于主板。昨天大盘大跌,我们发布文章《缩量下跌 调整一步到位吗》提示,“大盘下跌没有放量,说明筹码锁定还是良好的,下个支撑在60日线3314点附近,今天已经到了,再下方就是20日线和30日线附近,这个点位都在3270点附近,所以,你想大盘有很大的下跌空间,这点也不现实”。今天大盘就是高开高走,说明我们分析是准确的。现在重点有两个:一是今天大盘反弹没有放量,昨天大盘下跌缩量,今天上涨也没有放量,但今天是第一天反弹,可以允许大盘缩量的,重点是看明天,如果明天大盘反弹还不放量,大家就要注意再次回调了。二是昨天大盘下跌,内资大幅流出超过千亿元,今天大盘反弹,内资流入不到百亿元,说明内资还不想做多,现在重点是,内资在主导市场,只要内资不出现大幅流出,大盘就会出现反弹,只要内资大幅流出,大盘必将下跌,主要原因还是机构太怂,散户承接力量有限,散户主要是炒作题材股,但稳定大盘还是要看机构,所谓蓝筹股搭台、题材股唱戏就是这个道理。昨天A股大跌,港股大涨,数据显示,内地通过港股通净买入224亿港元的香港股票,这是自2021年初以来最大单日净买入,也是有记录以来第四高。内地资金大量涌入香港股市,已推动A股市场相较港股的溢价幅度缩小至约34%,这使得一项A-H股溢价指数接近在过去总会触发反弹的底部。今天港股出现回调,A股出现上涨,如果昨天卖出A股买入港股,你是不是两边挨巴掌了呢?所以,建议大家还是安心待在A股市场吧,牛会来的,你说呢?再啰嗦一句,A股和港股两个亲兄弟为什么就不能齐头并进,共同富裕呢? -
量化伏妖今天 07:03:31
【股票收评】:稳定回升今日走势是对昨日大面积大幅下跌的修复,本来没有什么利空消息,只是被获利盘兑现砸坏了,明显有跌幅过大的嫌疑。今日开盘后指数就快速翻红,下午14点后市场继续选择稳健上行,从心理上克服了对41点后的担忧。机器人(sz300024)概念全日活跃,人形机器人(sz300024),机器人(sz300024)执行器,减速器,PEEK材料概念,电机,同步磁阻电机,机器视觉,传感器,3D显摄像头等板块涨幅靠前。全市仅银行,煤炭行业,电力行业下跌。总体来看今天是对最日无端大跌的修复,重拾市场做多信心,后期遇见无端的下跌就要注意不要跟风乱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