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主粮的它,竟成了稳定我国农产品价格的“锚”?

不是主粮的它,竟成了稳定我国农产品价格的“锚”?
2024年10月23日 11:24 瞭望智库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占据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三,玉米是秋粮广阔“疆域”里“王者”般的存在。

玉米在中国的种植区域非常广泛,且用途丰富,其产业链兼具深度与广度,是稳定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定海神锚”,稍有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市场的连锁反应和各界关注。

玉米的发展方向对中国粮食发展战略和相关支持政策的制定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那么,究竟该如何判断玉米的独特性?又该如何以玉米为“锚”进行宏观调控,进而提高我国玉米产业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2024年9月25日,在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嘉应观镇西营村的高标准农田,农民在收获玉米(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王琳锋 摄)

文|毛学峰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

编辑|李亚飞 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玉米不是主粮

在全球文明变迁、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玉米角色浓墨重彩,在我国亦是如此。作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玉米的种植面积约占粮食种植总面积的35%,产量更是逼近全年粮食总产量的40%,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毛学峰毛学峰

以往各界多关注小麦和稻谷,近十年来对玉米市场的关注越来越高,但玉米不是主粮的判断依然没有变。

从口粮消费来看,玉米口粮消费比例较小且呈现下降趋势。中国口粮消费以小麦和大米为主,玉米仅以副食补充的身份占据了主粮消费的很小一部分,每年仅有不到5%的玉米作为粮食被直接食用。从变化趋势来看,玉米口粮消费的绝对数量和占玉米总消费的比重在不断下降。

从饲料消费来看,玉米是饲料之王。世界玉米总消费中大约60%都属于饲用消费。中国玉米饲用消费需求不断扩张,近些年饲用消费已占到全年玉米消费总量的60%。未来,肉类消费的需求仍将随着中国居民收入增长而上升,因此国内粮食的间接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中国对于饲料粮的需求将依然保持较快增长,提升玉米产业水平依然是当前的迫切任务之一。

此外,工业消费是玉米的第二大消费。玉米加工业相对较大,包含简单加工产品(饲料)、深加工产品(味精、柠檬酸、赖氨酸等)以及生物乙醇等,涉及数千种产品,上下游关联产业属于万亿元级规模。

然而中国当下的玉米工业消费结构单一、出口市场增长空间有限、技术水平和产业链较为薄弱,燃料乙醇的发展主要起到调剂国内玉米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受需求结构和产能的双重限制,尽管玉米深加工行业市场规模和潜力巨大,但规模的扩大和产业链条的延伸并不是当前的政策方向。 

因此,从直观的玉米消费结构来看,玉米已经基本完成了其从主粮中分离,转向饲料粮和工业原材料范畴的转变。未来的玉米发展应以饲料消费为主进行部署和发展。

2

全球玉米供给丰富

玉米是全球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也是最主要的饲用谷物。全球玉米产量超过12亿吨,出口总量1.8亿吨左右。美国玉米出口规模最大,每年超过6000万吨,除此之外,巴西、阿根廷及乌克兰也是重要的玉米出口国。

2023年1月7日,广东麻涌港海关工作人员对进口自巴西的玉米进行抽检。新华社记者 黄国保 摄2023年1月7日,广东麻涌港海关工作人员对进口自巴西的玉米进行抽检。新华社记者 黄国保 摄

饲料消费是玉米最大的消费去向,饲用玉米消费量每年超过7亿吨。中国和美国是全球饲用玉米消费规模最大的两个国家,合计占全球饲用玉米消费的48%左右。

从饲料粮贸易来看,南半球主要出口国有巴西和阿根廷,北半球有美国。双方在玉米的供给上正好是互补的。每年4月和5月,巴西和阿根廷收割玉米,到10和11月,恰是美国的收获季节。总体来看,在国际市场中,1-9月都有新玉米供给。如果中国发生减产,当前可以通过从美国进口来调节市场,之后还可以通过巴西和阿根廷进一步调节市场,因此调节市场的空间相对较大。

除了玉米之外,国际市场上还有大麦、高粱、木薯和玉米酒糟等丰富的饲料粮供给。因此,中国利用国际市场调剂饲料粮余缺的空间相对较大。

除了进口饲料粮,中国还可以通过进口肉类满足国内需求。除了猪肉,鸡鸭肉、牛羊肉、水产品、蛋奶、奶都是重要替代选择。

相比饲料粮出口,肉类出口国比较多,有美国、巴西、德国、荷兰、丹麦、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比利时等,出口集中度相对较低。

3

国内饲料粮供给充分

从蛋白饲料(提供氨基酸的饲料,主要指豆粕)来看,大豆一直保持较高的进口量,大豆进口既是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植物油需求,也是满足动物蛋白激增的需要。

我国自1996年以来持续大规模进口大豆,过去5年每年的进口量基本维持在9000万吨以上。2020大豆进口量超过1亿吨,相当于进口了8000万吨蛋白饲料。现在植物油需求增长仍旧没有放缓趋势,未来仍旧需要进口大豆。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的蛋白饲料供给仍旧丰富。

国内大豆进口量的不断提高是全球大豆产业资源配置的结果。因为亚洲的大豆产业、产能基本集中在中国,加工后的植物油和豆粕可以实现向周边国家出口。过去在偶尔一些年份中,我国曾出口过200万吨豆粕,用以满足亚洲周边市场的需求。

从能量饲料(提供能量的饲料,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来看,国内的玉米产量维持在每年2.7亿吨水平,玉米累积库存曾经高达2亿多吨。2016年,国家开始启动去库存,一方面调减“镰刀弯”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另一方面推动玉米深加工。由此可见,只要给予市场激励,玉米产量可以达到每年2.6亿-2.7亿吨甚至更高的产量水平。

2024年10月17日,在通辽市扎鲁特旗黄花山镇一家收粮站,工人操作传送带将收储的玉米送进烘干塔。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2024年10月17日,在通辽市扎鲁特旗黄花山镇一家收粮站,工人操作传送带将收储的玉米送进烘干塔。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升级会导致居民消费更多的牛羊肉和水产品。因此,从料肉比来看,未来能量饲料的增长速度会放缓。

另外,美国发展玉米深加工产业主要是瞄准汽油替代,从而解决玉米产能过剩。而国内的玉米深加工属于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并且严重依赖出口,因此我们在没有玉米产量过剩的情况下不应该大规模发展玉米深加工产业。2020年有7500-8000万吨以上的玉米进入了深加工产业。换句话说,玉米短缺不是来源于饲料粮短缺,而是来源于玉米深加工产业原料的短缺。

4

以“锚”为纲

作为中国第一大粮食品种,除了口粮与饲料用途以外,玉米的工业加工用途也非常广泛,其加工产业链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幅高于其他农产品,并且玉米价格与原油价格的联系较其它农产品更加紧密。

2023年7月22日,工作人员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工业园区加工生产黑玉米。新华社发(施亚磊 摄)2023年7月22日,工作人员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工业园区加工生产黑玉米。新华社发(施亚磊 摄)

这些特征意味着玉米市场可以比较迅速地对宏观经济变化信息做出反应,因此玉米价格可以发挥农产品价格信号的作用,玉米市场可以通过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对其他多种农产品市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是,其他农产品市场对玉米市场带来的影响则相对有限。

这样,玉米价格的稳定是农产品价格稳定的基础。从长期来看,玉米价格的波动将会使其他多种农产品的价格产生连锁反应,政府之“手”可以利用玉米作为“锚”产品的地位来制定基础性更强的价格调控政策。

长期以来,在中国农产品的价格调控政策中,水稻和小麦处于核心地位,分配在水稻和小麦上的政策资源也最多。这样政府可以考虑通过对玉米市场进行干预从而间接地实现对水稻和小麦市场的干预目标,这种策略可能会提高政策资源的使用效率。

反过来讲,如果政府在对玉米市场制定干预政策时忽视了玉米作为“锚”产品的地位,长期来看,水稻和小麦市场必然会受到波及,最终导致政府对水稻和小麦市场的干预目标发生偏离,而进一步维持水稻和小麦市场的原始干预目标又将耗费新的政策资源。

目前,马铃薯成为蔬菜、大豆成为植物油籽、玉米成为饲料粮和工业原料,豆类、薯类、玉米在人均粮食消费量中的占比不超过10%,但现有统计已经不能准确反映粮食直接消费结构变化状况。

一方面,可把粮食统计合理调整为以口粮为主的口径,同时公布口粮、饲料粮和油料统计信息,以便准确反映和把握粮油和饲料粮供需情况,优先配置资源集中力量推进以口粮为主的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进而,适当放开玉米市场,用产业思路来管理玉米,而不是用粮食逻辑管理玉米。合理利用进口调配国内供需,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国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玉米进口的适当放开,不仅可调节国内供需余缺,而且可以通过引入竞争,形成倒逼机制促使玉米生产各个环节的改革,激发其活力。此外,更为高效的玉米供给将促进畜牧业和加工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通过征收粮食深加工产品出口税,提高对酒精、味精、柠檬酸等高能耗、高污染的粮食深加工产品的税负成本,适当控制国内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

另一方面,转变食物消费观念,以市场化引导饲料作物开发。我国食物消费结构正处于转型阶段,未来的动物性食用水平还将进一步增长。与此同时,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不健康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给国民健康带来危害。这需要以科学的营养理念转变国民的食物消费结构,改善居民饮食习惯。

过去受到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的思维影响,中国专用玉米品种的育种工作始终处于滞后状态,长时间的粮饲兼用状况不仅不利于玉米的机械化、标准化生产,而且影响了加工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未来应加快引导玉米专用品种改良,着重发展优质专用玉米,实现种子标准化、农艺标准化、玉米种植与收获机械化以及运输一体化,加速种业研发投入和新品种推广,利用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来提高玉米产业竞争力。

最后,准确释放市场信号,加强饲料粮流通与贸易管理。对比全球大豆、棉花和食糖过去十几年的情况,全球饲料市场的适应性相对较强,出口国和潜在出口国会根据市场做出反应。只要中国给世界饲料粮市场一个稳定的进口预期,全球主要出口国仍旧有增加饲料粮的潜力,而且会有更多国家成为我们的出口贸易伙伴。

过去口岸管理更多是针对主粮,现在因为关税配额约束,企业倾向于进口无需配额的饲用谷物(DDGS饲料、木薯、大麦、高粱)来替代玉米,另外直接进口肉也是一种选择。这将提醒政府在监管饲用谷物时,需要重新划定饲料粮的管理边界,在口粮/饲料粮、进口饲料/进口畜产品、饲用谷物结构、饲料与玉米深加工业、粮食生产/生态保护中取得最优平衡。

(实习生段心怡对本文亦有贡献。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玉米 饲料 巴西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25 健尔康 603205 --
  • 10-25 港迪技术 301633 37.94
  • 10-22 科拜尔 920066 13.31
  • 10-21 强达电路 301628 28.18
  • 10-18 拉普拉斯 688726 17.5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