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国防报
“看到你们,让我想起小时候跟红军学认字的情景。”10月中旬,四川省万源市河口镇97岁的烈属肖达吉,看到来村宣讲的民兵挎包宣讲队队员,像见到亲人一样高兴。
对挎包宣讲队,肖达吉再熟悉不过。万源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核心区,当年有4万人参战、8600人随军长征,只有300余人幸存。1933年,中共川陕省委成立红军挎包宣讲队,以錾子、粉笔、板刷为主要工具,共錾刻15000余副石质标语,分布于川北、川东北、陕南和长征沿线的26个县辖地区。这些标语既是唤醒革命群众的战斗号角,又是瓦解国民党反动派、刺向敌人的锐利武器。肖达吉老人记得,当年他家里就住过几名红军挎包宣讲队队员。
作为一片红色热土,红色血脉已深深融入万源儿女的基因。为更好地发扬这一优良传统,2019年,该市人武部将党校专家、乡村振兴骨干编入民兵队伍,成立由180余人组成的民兵挎包宣讲队。他们沿着先辈的足迹,宣讲长征精神、党的富民政策,带领乡亲致富奔小康。
“看到民兵挎包宣讲队队员,就像看到了我家孩子一样亲。”罗文镇张龙烈士89岁的妈妈邹开礼,讲起今年夏天的经历,仍感动不已。入夏后,受持续降雨影响,当地河流水位急剧上涨。邹妈妈因腿脚不便,被困在房子里。宣讲队成员严洪泽听说后,第一时间带领民兵将邹妈妈背到安全地带。
这件事被严洪泽的队友、万源市第一小学副校长王翠引入国防教育课堂。她说:“我要把这段故事讲给师生们听,引导大家关爱烈士遗属,进一步激发拥军热情。”
在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装备展示区,宣讲队队员邓林彩结合自己服役时赴利比里亚维和的经历,为罗文镇花楼学校师生讲解人民军队武器装备发展史,在场师生听得津津有味。五年级二班学生邱冬俊说:“我长大后,也要像解放军叔叔们一样驾驶战车,守护我们的家园。”
“像骆驼刺一样,扎根基层、戍守边疆……”空军某部新兵胡棋回想起前不久,宣讲队队员、石窝镇武装部副部长张斌在役前教育课堂讲述参加亚丁湾护航的故事,仍难掩内心激动。当天,他和76名预定新兵写下到艰苦边远地区建功立业的申请书。
播下红色种子,传承红色精神。“我当年就是在民兵挎包宣讲队的鼓励下,下定决心参军入伍的。我也经常给战友们讲万源保卫战、讲红军故事。”陆军第78集团军某旅干部郑荣2002年从万源入伍,2010年提干,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多次带队在国际军事比赛中取得第一的好成绩。
草坝镇黑池坪村今年把撂荒地改种辣椒,因村民经验不足,前期出现缺苗现象。得知情况后,民兵挎包宣讲队及时选派农技经验丰富的队员现场查看、分析原因,并与村民共商解决办法。“多亏了宣讲队成员,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村支书李颜表示。
近年来,民兵挎包宣讲队利用征兵宣传、托底性帮扶和支援乡村振兴等时机,深入31个乡镇(街道)宣讲60余场次,使党的富民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王林波)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