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环境报
正值“三秋”时节,面对“用处不大”但必须处理掉的“废弃物”——秸秆,陕西省西安市坚持“疏堵结合,以用促禁”,通过出新招让秸秆变废为宝,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以及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真正让“生态包袱”变为了“绿色财富”。
“柴草”变“财草”,生态经济双增收
走近西安市阎良区关山街道老王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场上巨大的秸秆收集处理厂房映入眼帘,车间里黄贮(青贮)粉碎机、打包机、装卸机等设备,形成了完善的综合配套设施。生产线上机器声轰隆隆,装卸、粉碎、装袋……一包包高质量秸秆饲料源源不断地加工生产出来。
“过去,秸秆处理最让人头疼,乱堆乱放影响村庄环境,露天焚烧屡禁不止,造成大气污染。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方便本村和周边养羊养牛户的冬季饲料供给,促进群众增收,我们依托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实施秸秆回收加工,让田间秸秆变废为宝,形成了生态、经济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关山街道老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兴龙介绍。
据了解,老王村共有耕地4500亩,主导产业为小麦、玉米、甜瓜种植,肉牛、羊养殖等,村内还有隆森园养殖专业合作社。今年9月,老王村因地制宜,立足养殖产业优势,在秸秆综合利用上做文章,建成运营了以秸秆回收、加工为主营业务的老王村民昌生物科技公司,日均生产加工黄贮(青贮)45吨左右,为周边7个养殖合作社以及90余户养殖户保障所需饲料,同时将加工后的秸秆产品推向市场,实现秸秆资源的有效转化与增值。初步估算将为村集体增加年收入15万元。
老王村让秸秆“柴草”变为发展“财草”,也辐射带动了关山街道。“老王村的做法不仅为秋收后的玉米秸秆找到了好去处,还让街道其他村的村民通过回收、运输秸秆增加了收入。”关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张昭亮介绍,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对关山街道意义重大,不仅改变了村民收入结构,提升了村民幸福指数,同时转变了村民观念,有效降低了秸秆焚烧火点,改善了大气环境质量。
“废弃物”变“发电量”,集中处置两不误
路过高陵区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已经看不见以前堆积在村庄、乡道两侧的秸秆、菜蔓、枯枝、杂草等,环境干净整洁。
“为预防秸秆、菜蔓等乱堆乱放,引发焚烧污染、安全事故等问题,在做好生活垃圾清运的同时,错峰作业到各街办集中清运。”高陵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鹿苑压缩总站站长张光辉介绍,秋收时节结合辖区内各村实际情况,先后设置了35个秸秆集中堆放点,将村组收集到的秸秆、菜蔓、枯枝、杂草等统一运送至西安泾渭康恒环境能源有限公司(高陵垃圾焚烧厂)集中处置,截至目前,已经清运1960余吨。
在西安泾渭康恒环境能源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一辆辆垃圾清运车将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倒入进料口,操作人员用垃圾吊将其与生活垃圾混合在一起,待发酵后即可投入焚烧炉。
“像秸秆这种生物质燃料,和生活垃圾掺合在一起燃烧,可以提高焚烧的吨垃圾发电量,减少秸秆散烧产生的污染排放。”西安泾渭康恒环境能源有限公司运行部副经理李文鹏介绍。
据了解,高陵区就近利用在辖区的垃圾焚烧厂,采取“村组收集+街办整理+部门转运”的工作方式,通过秸秆燃料化利用,让秸秆变废为宝,提升了乡村环境。
下一步,西安市将统筹推进秸秆存量回收和综合利用,根据涉农区县的农作物、经济作物类型和特点,充分利用好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渠旁路边的秸秆、衰草、枯枝等,加快推动建设一批针对性强、处置量大、资源化利用率高、市场前景广泛的综合利用项目,从源头减少露天焚烧问题,为秋冬季大气污染攻坚行动打好基础。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