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千亿合并!中国船舶“吞下”中国重工,央国企掀起重组合并潮

超千亿合并!中国船舶“吞下”中国重工,央国企掀起重组合并潮
2024年09月20日 14:08 商学院

大型国企适当兼并重组,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行业集中度,避免恶性竞争,还有助于集中资源进行研发,最终实现国有企业做优做强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中国神船”来了!

01

中国船舶吸并中国重工

金额超千亿

9月18日晚间,A股上市公司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吸收合并交易开启,这也是“南北船”两大集团合并后五年来,中国船舶集团最大的一次资产整合。

中国船舶(600150.SH)公告显示,中国船舶以发行A股股票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中国船舶为吸收合并方,中国重工(601989.SH)为被吸收合并方。此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此次交易不会导致公司实控人变更。

根据交易方案,中国船舶的换股价格按照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的股票交易均价确定为37.84元/股。中国重工的股票交易均价确定为5.05元/股,并由此确定换股比例。中国重工与中国船舶的换股比例为1:0.1335,即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可以换得0.1335股中国船舶股票。

本次换股吸收合并中,中国船舶拟购买资产的交易金额,为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成交金额,根据“交易金额=中国重工换股价格×中国重工总股本”,交易金额为1151.502784亿元。

合并完成后,中国重工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中国船舶成为存续公司,将承继及承接中国重工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

本次交易完成后,存续公司的控股股东仍为中船工业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中国船舶集团,最终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均未发生变更。

因此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中国船舶、中国重工股票自9月3日开市起开始停牌,经申请,中国船舶、中国重工股票将于9月19日开市起复牌。

9月19日早盘,中国船舶、中国重工竞价涨停,截至收盘,中国船舶涨3.32%,中国重工跌2.41%。

02

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都是央企巨头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市值超过千亿元的大型船舶企业,中国船舶集团的核心业务船舶总装主要由中国船舶、中国重工承担。

中国船舶、中国重工经过多年发展深耕,均形成了涵盖船舶制造、船舶维修、机电设备等船舶总装全产业链生产制造体系,面向海洋安全、深海科学研究与资源开发等战略任务需要,持续推出全球领先的军民用产品。在此背景之下,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在船舶总装领域业务重合度较高,构成同业竞争。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在市场人士看来,此举至少有三大积极意义:深化重组整合,规范集团内船舶总装业务同业竞争,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抓住行业机遇,打造世界一流的船舶制造企业;为建设世界一流海军提供高质量保障。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业内分析认为,大型国企适当兼并重组,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行业集中度,避免恶性竞争,还有助于集中资源进行研发,最终实现国有企业做优做强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华泰证券称,此次重组将深度整合中国船舶、中国重工的优势科研生产资源和供应链资源,促进造修船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升级。其预计合并后新上市公司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为53.6亿元、90.4亿元和117.5亿元。

03

瞄准高端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合并重组的背景,是行业处在造船市场高度景气、新船价格连续上行的周期。

2024年上半年,航运市场在红海危机等因素影响下高位上涨,运力周期性更替、海洋事业绿色变革等因素持续驱动造船市场需求旺盛,船舶行业保持高景气度。

受此影响,两家公司业绩大幅增长。2024年上半年,中国船舶及中国重工业绩均出现翻倍增长。期内中国船舶实现营业收入360.17亿元,同比增长17.99%,其中船舶造修及海洋工程业务营业收入344.46亿元,同比增长22.39%;实现归母净利润14.12亿元,同比增长155.31%。

同期,中国重工实现营业收入221.02亿元,同比增长31.05%;实现归母净利润5.32亿元,同比增长177.13%。

当前,中国已连续14年保持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世界第一,市场份额超过50%,稳居世界第一。这一成绩的取得,与上一轮船舶周期及船舶业转型升级不无关系。

21世纪初,在全球贸易及退役船舶增加等因素影响下,新一轮船舶上升周期开启。在此轮周期中,中国造船业凭借劳动力优势及入世契机等实现迅猛增长。不过,此轮增长中,中国造船业主要抢占的是中低端船型,产品附加值有限。

此次两大上市公司重组,瞄向的则是高端市场。

对于本次交易目的,双方在预案中均表示,要抓住行业机遇,打造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政策支持船舶工业转型升级需求,全面推动船舶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标准化发展。我国造船行业发展迎来重要机遇。”

04

央国企掀起重组合并潮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国资委、证监会等部门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加快并购重组接连发声,多次提出,“加大并购重组改革力度,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鼓励上市公司聚焦主业,综合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支持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等。

今年央企重组整合明显加速。中国稀土(000831.SZ;00769.HK)、中国五矿、国药集团、中国华润、中国电信(601728.SH)等一批大型央企正在加速推进重组整合。

今年年初,中国稀土集团宣布与广东稀土集团进行整合重组。此次整合进一步实现了我国稀土资源的集中管理和优化配置,促进稀土产业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有助于增强我国稀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国药集团、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国华润等央企纷纷宣布整合重组新动作:今年3月,中国华润旗下华润双鹤(600062.SH)拟斥资31.15亿元收购控股股东北药集团持有的华润紫竹100%股权;2月,国药集团拟以154.5亿港元私有化中国中药(00570.HK);2月,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拟与重化医药开展重庆医药的战略整合,重庆医药为上市公司重医控股的控股股东。

在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3月,中国华润斥资117亿元投资并购获得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584.SH)的实控权。长电科技是国内最大的半导体封测厂,此次整合重组,长电科技将与中国华润旗下半导体企业华润微(688396.SH)产生业务协同,中国华润对半导体产业的布局将进一步深化。

9月5日,上海国资委实际控制的两大头部券商国泰君安(601211.SH;02611.HK)、海通证券(600837.SH;06837.HK)双双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由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并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若合并完成,将成为新“国九条”实施以来头部券商合并重组的首单,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史上规模最大的“A+H”双边市场吸收合并。根据2023年年报,合并后新机构的总资产将超过中信证券,位列上市券商之首。

而大约10年前,中国南车北车合并成中国中车时,曾经创造了一波史诗级行情。2014年12月30日晚,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正式宣布,双方以南车换股吸收北车的方式进行合并,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诞生。随后,中国中车股价连续涨停;2015年4月,合并获得审查通过后,股价再次暴涨。短短半年时间,因为合并重大利好,股价翻了近10倍,从4块多涨到近38元,被誉为“中国神车”。

此次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合并能达到什么效果?股价又会怎么走?仍需要时间来验证。

来源 | 《商学院》杂志综合自中国经营报(庄灵辉 卢志坤)、长江商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券商中国、第一财经

封面 | 视觉中国

编辑 | 吴蒙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08 托普云农 301556 --
  • 09-30 上大股份 301522 --
  • 09-25 强邦新材 001279 --
  • 09-19 长联科技 301618 21.12
  • 09-18 铜冠矿建 920019 4.3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