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我乡下叫八月十五,时值秋忙过后,家家墙上挂着金黄的玉米,红薯、辣子摊了一地,秋阳寂历,满院飘溢谷物的香气。
农家过节别无张致,也就是买几个月饼,几个苹果,盛在盘子里,等月亮出来了,便端放在当院炕桌上,敬献月亮。有讲究的人家,还点三支香。
过去商店里卖的月饼只有一种,名曰五仁,里面尽是青红丝,那甜丝丝的凉总使我胃里莫名悲伤。月饼难吃,可我还是喜欢,因为是过节,感觉很特别,全家围坐在院子里,说着闲话,月光照在桌上,照在我们身上。
撰文 | 三书
长安一片月
《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立秋后,北方白天仍遍野骄阳,早晚却明显有些凉,夜里睡觉要盖被子了。暑假将尽,村里的妇人都忙着拆洗棉衣,浆洗被子,衣服和被里都是粗布,趁天晴晒干,用棒槌在砧上捶打,使其绵软才来缝制。
那时东邻婆婆还活着,她最是手巧,剪窗纸,绣枕头花、鞋头花,她裁缝的衣裳,浆洗的被子,样样簇新舒齐。她家屋檐下有一方青石,农历七月天,长长的下午,她和她的婆婆,二人对坐,咚咚地捶着棒槌。
《诗经·七月》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夏历七月,大火星向西滑落,虽然天气还很热,但须赶紧制备冬衣,因为说冷就要冷了。农业以衣食为本,两千五百年前先民的生活节奏,小时候我乡下还是依旧。
东邻婆婆的捣衣声,虽然无复李白诗中的情景,但也颇有汉唐遗风。浆洗粗布的张罗,棒槌捶打的繁响,都使人感到岁序的紧迫。梧桐深院,夕阳暮蝉,那捣衣声,既有人世的安定,又有人世的凄凉。
李白《子夜秋歌》,咏思妇捣衣,“长安一片月”,起句便伤心。城阙千重,孤月当空,夜凉让人想到死亡。城里的月亮,比乡村的月亮,更觉凄冷。
月光下,远近参差,此起彼落,万户捣衣声。月光与声响,似共徘徊,“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清代王夫之曾说,此乃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好句的意思,就是没有写作的痕迹,如万物自语。太白乐府往往如是,若不经意,信手拈来,便是天然妙韵。
秋天的风,仿佛阵阵呼唤,景物忽然溃散,世界再次成为一个空地方。“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总是,这两个字,像思妇紧紧抓住的牵线,砧声在风中断续,在风中坚持。
且看玉门关外,此时此夜,征夫是何情形。王昌龄《从军行》诗曰:“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一样的“总是”,一样的关山别情,一样的秋月,只是塞外的更冷。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古代妻谓夫曰良人,所仰望终身者也。仅此一词,即有无限情思,无限绝望。结语问月,问天,问秋风,都没有回答。有人说删去末二句更觉浑含。此乃拙见。《子夜歌》四首,每结二语,正是太白高妙处,如这首秋歌,以诘问荡开,余情无穷,遗音无尽,岂可删去?
《子夜歌》属吴声曲辞,相传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过哀苦,后人因为四时行乐词,谓之《子夜四时歌》。太白沿用旧题,春咏罗敷采桑,夏咏西施采莲,秋咏思妇捣衣,冬咏驿寄征袍,语言明快天然,音调流丽婉转,词愈近愈远,意愈浅愈深,讽咏久之,自得其味。
长相思,在长安
《长相思》其一
(唐)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
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行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长相思,乐府杂曲歌辞,例以“长相思”三字首尾,咏闺妇怨思,六朝诗人多有所作。太白此篇,尤为凄绝。
“长相思,在长安。”开篇六字即美,太白诗中的长安,才真是长安。若换作别处,文字便觉不美,长安有古意,念出来字音也沉静。
秋天是伤怀的季节。秋天的事物,或微细,或盛大,都很凄凉。“络纬秋啼金井阑”,络纬即莎鸡,俗称纺织娘。《诗经·七月》:“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由草虫渐近,知岁之将晚。
纺织娘的叫声仓啷啷,夏夜听起来繁华爽朗,到了秋天,叫声则变得哀细。黄叶飘飞,络纬秋啼,井栏顿觉荒冷。“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室外如此,室内亦如此,微霜凄凄,竹席增寒,孤灯明灭,是寂寞的夜。
思妇还没有睡,她睡不着。曹植诗曰:“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子建以礼义自守,等待知音,此则不胜沦落之感。“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美人指意中人,可以是恋人,也可以如屈原的诗比喻国君。美人这句,风流闲雅,比美人还要美。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行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最后几句一气直下,如泣如诉,长歌当哭,怨而不诽,直追三百篇之旨。思妇与征夫,天各一方,死丧无日,无几相见,人生实难,该如何得脱?
一帘风月闲
《长相思》
(南唐)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这首《长相思》,有的版本在词调下,题作“秋怨”。词是秋天,亦有所怨,但吟咏相思,其意不在怨。
太白乐府诗,李后主词,俱是当行本色,一段风流,浑然天成。两首《长相思》,太白乐府,高歌婉丽,元气淋漓,后主小令,清新低回,有蒹葭旷远之思。
相思别离,首先是物理空间的阻隔。“一重山,两重山。”在古代,山河无比真实,隔水隔山,难通消息,那就是远。一重山已远,两重山更远,山外更有无数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山岭连绵,天高云淡,烟水迷离,眼前景物皆生寒意。霜风晓露,枫叶像一场大火,红遍山野。李白《长相思》其三亦曰:“相思黄叶落,白露点青苔。”黄叶丹枫,如被相思浸染,颜色的灼灼,是情浓,也是疼痛。
下片写时间的阻隔。空间静止,属于物理;时间流动,属于心理。“菊花开,菊花残。”一个秋天过去了,可以这样转述,意思没变,但没有等待感。菊花开,菊花残,诗句的节奏和语气,传达出时间流逝的快慢,以及如何流逝。不是多少天,也不是一个秋天,而是思念者的心理时间,有时快些,有时慢些,有时明些,有时暗些。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塞雁飞过天空,飞得那么高,那么自由,人却迟迟不归。人没有回来,良辰美景,一帘风月,都为闲却。
十岁那年的中秋节
我们没法体会古代人的相思,如今,千山万水形同虚设,几乎已被科技超越,不再是阻隔。网络时代,不是游子不顾返,而是你根本就无处可去,无路可迷。每个人都在网上,又如同不在,既触手可及,又等于消失。
月亦如是。眼前的月亮,不比屏幕上的月亮更近,也许更远。三十年前距离现在,不比三百年前更远,而是更近。然而对于我,故乡的月亮,长安的月亮,李白诗里的月亮,才真是月亮。
记得十岁那年,中秋节前两天,父亲去眉县买了两筐苹果回来,是最好吃的“黄元帅”,酸酸甜甜。两筐苹果就放在堂屋门口,香气扑鼻,等着村里人来买,可是翌晨下起了雨。
秋雨淅沥,直到中秋节晌午,雨还不见停,父母都很发愁,苹果的香气也暗淡了。村里一片寂静。我和弟弟不再往柜子里偷藏,都百无聊赖地坐在门口等雨停。
午饭后,雨真的停了,半下昼太阳出来,村里很快听见人声。我家院子里积水平漫,泥地很滑,父亲从檐阶边往头门口,每隔一步摆一块砖,好让买苹果的人走进来。
没有人来。天快黑了,我们仍在等,侧着耳朵听。“我来买苹果了!”是月圆婶的声音,只见她趔趄着胖身子,小心踩着砖块,连说带笑地走过来,母亲慌忙迎上去扶她。
东邻婆婆,斜对门二伯,花四嫂,菊婶,好多人都来买,天黑前两筐苹果全卖了出去。晚饭后,我们全家坐在檐阶看月亮,那晚的月亮很圆,很明。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