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老师的新战袍,靠“古早味”硬控学生

00后老师的新战袍,靠“古早味”硬控学生
2024年09月05日 15:49 新周刊

作者:叶橙子

私以为这世上最擅长变装的不是什么007特工,至少在当下这个属于开学季的9月份不是。

因为在这个月份,没有人能在变装赛道上打败要开学了的00后老师。

前一天TA还在享受暑假,眼神与笑意里带着尚未完全褪去的美丽清澈愚蠢。

后一天伴随着开学第一节课的钟声,TA已经变装成了让所有中国学生想扭头看看在不在走廊窗户外的那个人。

派一位特务去跟踪00后教师,他一定会在00后教师走进校门的那个瞬间跟丢目标。

有时同一个人在校内与校外的差别,比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还大。

最近这些天网上火了一个词条叫“让人胆战心惊的穿搭”,我寻思能有多胆,点进去一看胆被吓得快要跳出来。

里头是新一批年轻教师们正在展示开学穿搭,讨论穿什么才能镇住家长,让家长们一看就交付信任。

而他们选择的最终答案,正是代代中国教师历经多年磨练出的经典战袍。

第一天当老师 vs 当了一年老师。(图/《最好的我们》)

别的转场变装视频,通常变装后是看得人眼前一亮又一亮。

而这个话题下的视频,变装后能让已经毕业多年的人都想大喊“你不要走过来!”。

这何尝不是一种薪火相传,00后变成了自己当初最害怕的模样。

一种风格造型,能让两代人看着都心颤。

希望拥有中式教师战袍的朋友,可以参考以下选购指南。

女老师们可选择A字版型的宽松连衣裙,挑选时的重点是颜色不要太轻佻,马卡龙色系万万不行。

要选就选颜色稍深一些的,例如深褐、深蓝、暗红,如果你没有把握,可以找外婆或奶奶来帮你评判。

用中国传统色,给新一代学生传递来自教师的传统震慑。

(图/小红书)

相比于颜色选择上的相对保守,教师经典战袍在面料花纹的选择上通常更为大胆。

只有小年轻会担心气场撑不起衣服,追求纯色的clean fit。

拥有人生阅历的资深老师就完全不用在乎这些,格纹、条纹、碎花、水墨晕染等各种图案都能往身上穿。

谁的青春岁月里,会没有一位校园男神女神。

谁的学生生涯里,会没有一位穿着七彩条纹连衣裙、腰别小蜜蜂、会踩着上课铃声来找你的语文老师。

穿搭博主们会建议,身上的色彩不要超过三种、身上的花纹不要太繁复。

这一定律在中式教师战袍领域显然是失效的。

因为在办公室里,那个敢于穿花花绿绿、印着牡丹荷花亭台楼阁图案衣服的教师,通常不是学科带头人,就是年级里的学科小组组长。

棉麻质感的中式褐色上衣是她们的衣橱标配,令人眼花缭乱的衣服图案是证明她们工作多年的勋章。

(图/《最好的我们》)

被网友们评价为:

“穿上后我看一眼就相信,我家孩子学习不好是自己的原因,和您没有任何关系。”

“穿着这身的老师如果没有高级教师职称,我会觉得是因为这老师淡泊名利。”

总得来看,女教师们的威慑力战袍款式还是挺多的,颜色、图案的选择都很多。

相较之下,男教师们的传统战袍款式要单一一些:

除了条纹POLO衫,还有条纹POLO衫,以及条纹POLO衫。

在学生时代,多少人和我一样曾经有这样的困惑,大夏天的,为什么那位理科男老师总不换衣服,天天是蓝白条纹。

仔细留意后才发现,老师其实换了。

只是衣服们彼此之间的相似程度足够玩一局消消乐,一看就是同一个衣柜里走出来的亲兄弟。

如果我的高中数学老师当穿搭博主记录每天的ootd,那他的记录大概会是这样↓↓↓

(图/电商平台截图)

穿上这身行头,把上衣扎进裤腰带,再系上一条黑色皮带。

下课期间往走廊上站一站,再活泼的学生路过你身旁时都得把脚步放轻放慢,离开你周边十米范围后才会重新跑起来。

如果发量允许的话,最好把头发梳成七八十年代最流行的三七开。

这发型一看就稳重,且一看就会在开学第一天时的时候走进教室说:

“我们的进度已经比其他班落后了。”

可能会有朋友疑惑,男教师们的这套战袍和厅局风穿搭有什么区别呢。

厅局风好像也会穿棉质POLO衫,腰间扎黑皮带、皮带上挂着一大堆钥匙串。

答案是,区别在脚上。

厅局风通常一年四季皮鞋不离脚,而教师们的战靴通常是露趾皮凉鞋、网面运动鞋与一脚蹬。

这样才能适应长时间的站立授课,且每天粉笔灰落到鞋子上时不心疼。

(图/电商平台截图)

我问过家里一位当老师的亲戚,为什么他夏天的时候爱穿这种皮凉鞋、皮拖鞋。

他的回复是夏天太热了,如果穿塑料凉鞋看起来又会像要去钓鱼的,皮凉鞋多少正经一点、符合教师身份。

总结来说,中式教师战袍的精髓在于既正经又随意。

老师们出于职业需要,必须选择相对正经保守的衣服,但上课时久站、批作业写教案时又久坐,没法选择过于正式的衣服如正装套裙。

到最后上一代女老师们选择了中长款宽松裙,男老师们选择了Polo。

许多00后教师在钻研上一代教师战袍时都发现了,穿上同款衣服未必就能复刻同款气场,还需在搭配细节上下功夫。

比如女生或许需要把头发扎起来、把刘海梳上去。

头发全部被梳到脑门后的大光明造型,暗示着这位老师板书时不喜欢被头发挡眼、刺挠脸的决心。

年轻人偏爱的圆框、大框眼镜,可以替换成方框窄框,以紫红色为佳。

(图/pexels)

如果你还穿着尼龙袜子配坡跟凉鞋那将是绝杀。

再加上花裙子与窄眼镜,正式凑齐了网友们总结的高级女教师标配穿搭好物。

00后男教师们则需要更多地在道具上下功夫,比如手里可以常握一个保温杯、皮带上挂上钥匙扣。

保温杯如果是金属不透明的,可以在里头偷偷灌冰可乐。

但如果是那种透明玻璃杯,请老老实实地在杯子里泡绿茶,茶叶越多越好、半杯为宜,因为老师的茶通常会反复泡,多一点喝到晚自习时才有味道。

下面这位朋友就在茶叶量的细节上疏忽了,只放了小小一撮,容易被家长看出是没怎么喝惯现泡纯茶的小年轻。

但在穿尼龙袜子配皮拖鞋的细节上模仿得非常到位。

袜子甚至还细心选择了半透明、已经有点抽丝的款,左右脚颜色还不一样。

如果想再细致一点,建议各位00后新教师们可以给自己换个手机壳。

(图/pexels)

有以下两种选择,一种是皮质版,最好趁着假期把外壳用秃噜皮,人工造旧一下。

另一种则是最基础的透明手机壳·用旧泛黄版。

再把手机铃声设置成《荣耀》,就是下面这首,作为铃声时通常从副歌“回首依然望见故乡月亮,黑夜给了我黑色眼睛……”开始播放。

安排一位朋友,在你开家长会期间打来电话。

而你需要掏兜拿手机,在铃声响到“黑夜~”还没有“夜~”出去的时候接听,应付几句“嗯嗯嗯好,我上课呢,待会打给你”。

(图/小红书)

结束后,底下的家长们一定会对你多几分信任,因为他们在你身上能看到故人的影子。

以上所有服化道建议,都是需要配合着台词与肢体语言进行的,这也是00后教师们最薄弱的一环。

哪怕借了爸妈大姨大伯们的衣服来穿,把头发梳成大人模样,还是有可能会被“救命”“笑死”的口头禅暴露,又或是因为训完学生后面向黑板时忍不住偷笑而被识破。

为此,00后教师们也为开学准备了一些表演训练、台词训练。

包括但不限于:

走进教室后板着脸,先沉默地全场扫视直到所有学生都心虚地低下头。

在心里多排演几遍,学会用三分冷漠、两分严厉、五分不信的语气说出那句经典台词:

“没带作业?是没写还是没带?”

对着镜子以手指向远方、露出坚定的眼神,并气沉丹田以洪亮的声音说出:

“oi!那边是哪个班的!”

要学会运用略微夸张的肢体语言。

(图/《最好的我们》)

因为往往只有年轻老师,能在讲过多次学生们依然没理解的时候保持情绪稳定,毕竟是刚经历没几次。

遇上太多次“恨铁不成钢”情况的资深老师,可能已经烦躁到手舞足蹈、用上各种奇怪教具,试图以此硬控学生的注意力了。

不过就我观察身边教师朋友们的经验而言,上面这些小妙招只适合师范生或者刚工作没多久的新人教师收藏学习。

新人教师正是容易犯怵的时候,模仿模仿上一代老师们的威严形象、狐假虎威一番,可以在学生与家长面前壮壮胆、撑撑场子。

反正以上穿搭技巧,对15后学生们会不会有用不知道,但对年轻家长们是包起效的。

毕竟无数人哪怕30岁了做噩梦的内容还会是考试没写完、答题卡忘涂了,在英语老师问出“Any volunteer”时赶紧低头缩手祈祷不被点到。

这些事物已经像膝跳反射一般,是一种下意识反应。

已经工作两三年的年轻老师就基本不需要这些小技巧了,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往往已经被班味侵蚀了。

脸上的疲惫、眼神的死亡凝视已经比任何服饰都有说服力,穿搭已经不重要了。

(图/《最好的我们》)

在相对正经的服饰里,当年本就流行真丝或者模仿绸缎材质的中式连衣裙、流行商务休闲的POLO衫,符合父辈们的审美。

老师们穿得多,它们也就变成了一代教师战袍。

等着00后这代教师成为主力军,说不定我们这代人流行的一些款式也会变成下一代人的校园噩梦。

在他们的噩梦里,老师们或许穿着水洗无数遍的宽松T恤、阔腿裤,脚上穿着老爹鞋或洞洞鞋。

因为自己上课偷玩走神,收缴掉了自己的小天才电话手表。

原标题:“穿上原地变老30岁”,00后老师全靠这中式校园战袍镇住学生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穿搭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9-13 无线传媒 301551 --
  • 09-13 合合信息 688615 --
  • 09-06 众鑫股份 603091 26.5
  • 09-03 中草香料 920016 7.5
  • 09-02 慧翰股份 301600 39.8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