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1例!体温39.7℃!医生:“致死率很高”

确诊1例!体温39.7℃!医生:“致死率很高”
2024年06月16日 18:03 山东经济广播

“这真是我吃过的最贵的一条鱼!”

躺在病床上的付婆婆(化名)心有余悸,

没想到餐桌上一条常见的罗非鱼,

竟然让她直接躺进了医院。

更夸张的是,

如果再晚一点送医可能就要被截肢了,

甚至有生命危险。

究竟是什么鱼威力这么大?

洗鱼时被刺伤,手肿成了“大馒头”

一周前,浙江杭州的付婆婆从菜场买了一条罗非鱼,清洗的时候,左手不小心被刺伤。对于常常烧鱼的她来说,这不算什么事,当时不怎么疼也几乎没有出血,就没有在意。

没想到,当天晚上,她的左手开始肿胀,痛到无法睡觉,还发起了高烧,体温直接冲上39.7℃。

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天早上,付婆婆赶紧咨询了家里一位当医生的亲戚,凭着医生的敏感,结合之前洗鱼的经历,亲戚告诉她这件事情可能非同小可,很有可能已经发生感染,最好马上去医院检查。

付婆婆立即前往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就诊,由于病情较为严重,她被安排住院治疗,这时付婆婆的左手已经又红又肿,如馒头一般。皮肤科副主任卜璋于团队马上为她安排了入院体格检查和化验,最终血液培养的结果是——确诊感染创伤弧菌。

染上这种细菌,截肢率和死亡率双高

创伤弧菌

大家应该曾有所耳闻

这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细菌,多漂浮在海水中或附着在海鱼、海虾、牡蛎、螃蟹等海洋生物上。生吃携带创伤弧菌的海产品,或肢体破损创口接触带菌海水,或被带菌的海产品刺伤等都容易被感染。

卜医生介绍,创伤弧菌感染是一种截肢率和死亡率双高的疾病,它的致死率很高。根据相关文献显示,48小时内死亡率会达到50%以上,如果超过72小时未接受有效治疗,感染的死亡率将会趋近100%。

由于付婆婆在感染的20小时内就送医并得到及时的治疗,她的病情仅仅局限于左手背感染,经过几天的治疗后,病情得到了基本控制,保住了左手,并顺利康复出院。

医院供图医院供图

病情以小时进展,及时就医很重要

“付婆婆真的很幸运,回头想想,她的救治过程几乎是教科书级别的。”卜医生说,“首先她被刺伤后马上用流水冲洗伤口,更重要的是多亏家里有懂医的亲戚,提醒她及时就医,如果再拖晚一些,后果不堪设想。”

医生介绍,创伤弧菌感染病情发展以小时计算,每隔一小时,患者的肢体肿胀都会出现明显进展。

创伤弧菌感染的前期症状主要以局部皮肤的刺痛、麻木为主。随着时间发展,会进一步出现发热、寒战症状,皮肤肿胀明显加重,甚至出现血性大疱样皮损等。

“感染一旦发生,及时就医非常重要。”卜医生说,一旦发生可能的被感染情况,应该在第一时间进行清洗,切忌用盐水清洗伤口,因为创伤弧菌是嗜盐性弧菌,盐水会加重感染情况。

警惕这个"无声"杀手!此前多发 

处理海产品时要小心

其实,除了本案例中

中招的付婆婆,

在接触各种生鲜海鲜时

不慎感染创伤弧菌的案例,

此前报道得并不少。

除了海鲜,

夏天大家常吃的小龙虾中

也可能寄生着细菌。

去年8月,

浙江杭州萧山52岁的沈叔叔

在清洗小龙虾时,

不慎被扎伤,

病菌顺着伤口“攻城略地”,

送到医院抢救时人已陷入昏迷,

最终因脓毒症和多器官衰竭无力回天。

处理小龙虾时不慎被扎伤或咬伤

真的这么危险吗?

浙大一院急诊科主任陆主任说,问题的严重程度其实取决于个人的身体情况。如果是抵抗力正常的人群,发生严重感染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对于抵抗力差的人或是有一些基础疾病的人来说,危险系数就大大增加。沈叔叔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就非常容易感染各类病菌,一旦被感染病情进展飞速。

如何避免这类感染?医生建议:

1、尽量不要生食水产;

2、避免将皮肤伤口暴露在海水中;

3、处理食用海鲜时,小心不要被尖刺部位扎伤,尽量戴上手套进行操作;

4、如果不慎被海鲜刺伤,及时将表面血液挤出,流动水下冲洗伤口5分钟,消毒伤口,必要时及时就医。

监制:曹进

编辑:史静

责任编辑:刘晓琳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感染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