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要强叠滘人!不输隔壁村,转眼就扒了三代!

一生要强叠滘人!不输隔壁村,转眼就扒了三代!
2024年06月10日 18:51 佛山新闻网

一对人字拖

一副矫健的身姿

一艘满载对家乡骄傲的龙船

一次丝滑过弯的极速漂移

一转眼就扒了三代人

五百年来

广东南海叠滘龙船文化

何以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东胜东队三代传人的答案是:

土生土长的叠滘人

都有一种龙船瘾

东胜东队三代传人:孔祥辉、孔令锋、孔德炜。(从左到右)东胜东队三代传人:孔祥辉、孔令锋、孔德炜。(从左到右)

 从“慢船”到“飙船” 

 三代人的龙船瘾  

“绿树两旁闲逸坐,清溪一水荡舟游。”

千年叠滘“九曲十三湾”的亲水自然环境,孕育了全国唯一的龙船漂移文化。

叠滘15条村,村村有龙船队,队队出人才。

其中,东胜东队祖孙三代孔祥辉、孔令锋、孔德炜,既是洪拳传承世家,更是叠滘龙船传承人。

他们血液中流淌的亲情血脉、功夫世家的坚毅、对扒龙船的热爱,让这项非遗得以世代相传。

“20世纪50-80年代还没有漂移一说”。1948年出生,年过七旬的孔祥辉(下称“辉叔”)从小就对扒龙船情有独钟,年轻时当过鼓手、扒仔、舵手。

东胜东“龙船一代”:孔祥辉东胜东“龙船一代”:孔祥辉

孔祥辉是知名洪拳传承人,师从林世荣徒弟林祖,曾获得“佛山十虎”称号。

据辉叔回忆,相对漂移而言,以前的龙船还是“慢船”,船身由沉重的柚木或坤甸木制成,重在仪式感而非速度。

端午节当天所有的龙船都用头牌、罗伞、彩旗装饰一新,在河涌里“游匀(遍)二十四坊”。游龙所过之处,两岸的欢呼和船上的鼓声连绵不绝。

以前物质匮乏,却浇灭不了叠滘人扒龙船的热情。为了筹集龙船赛运营的费用,辉叔曾带着一班兄弟逐家逐户签龙船钱。每家出点钱,再舀2勺米,龙船饭有着落了,赛事也就办成了。

父辈就是这样言传身教,为儿孙播下了对龙船文化热爱的种子。

辉叔的儿子孔令锋(下称“锋哥”)从小也特别痴迷扒龙船,经常偷偷跟着大人在叠滘村兜风、过扒瘾,对村子的归属和代际传承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悄然完成的。

东胜东“龙船二代”:孔令锋。

1991年,17岁的锋哥正式成为一名扒仔,一扒就是30年,经历了叠滘龙船从“游匀(遍)二十四坊”到“竞速”,再到“漂移”的两次迭代,是龙船漂移诞生的见证者、参与者

2019年叠滘龙船漂移大赛,东胜东队的“扒仔”奋力划动船桨。2007年起,随着船技日益精湛和杉木材质船身的广泛使用,龙船漂移这种运动方式逐渐发展起来。

“叠滘人不服输,个个都搏命训练”,锋哥回忆道。2010年,禅城南庄龙舟队到叠滘参加龙船大赛,当时叠滘人为了维护本村的荣誉,开始了刻苦的训练,东胜东队的速度和成绩也从那时开始有了质的飞跃。

2017年,东胜东队在叠滘龙船漂移大赛获得总冠军。

2019年,孔令锋退役,便鼓励儿子孔德炜(下称“阿炜”)扒龙船,参加比赛。

“当时只是为了让他多锻炼,没想到他会这么着迷”,锋哥说阿炜从小也跟着爷爷练过洪拳,身体素质好,仅训练几个月就参加了当年的端午龙船漂移大赛,2023年还助力船队在东胜赛区取得第2名的佳绩。

东胜东“龙船三代”:孔德炜。

辉叔教阿炜练功夫。辉叔教阿炜练功夫。

“参赛也是为了过一过扒瘾”,阿炜说,龙船的魅力在于和家人、兄弟朋友相聚一起训练,这是每年最快乐的时光。

临近2024年端午节,阿炜和队友每日坚持白天上班,晚上夜训,虽耗精力,却依旧神采奕奕。临近2024年端午节,阿炜和队友每日坚持白天上班,晚上夜训,虽耗精力,却依旧神采奕奕。

从小就与龙船结缘,是三代人的共同记忆。辉叔说开玩笑说:“‘细细个(小孩子)识行路就识扒龙船了。”

时至今日,你仍然可以看到稚气未退的小孩学着长辈的模样,撑着小船桨比划着,龙船文化在他们心中也扎下了根。

根深蒂固的水乡人,抛不掉的龙船情节。每逢端午节,无论是在乡村民,港澳台同胞,抑或是在海外创业者,皆回乡相聚,认龙归宗,还为过一把“龙船瘾”。

辉叔曾在香港学武30载,2012年,他从香港回到叠滘定居,在东胜村河涌边开武馆,传播洪拳文化,赓续龙船精神。辉叔曾在香港学武30载,2012年,他从香港回到叠滘定居,在东胜村河涌边开武馆,传播洪拳文化,赓续龙船精神

 “不能输给隔壁村” 

 扒龙船好辛苦

 也好幸福 

“全村欢呼、沸腾,甚至流眼泪!”

回想起2017年,东胜东队首次夺得端午叠滘龙船漂移大赛总冠军的场面,辉叔一家三代人依旧难掩激动心情。

锋哥作为当年的“扒丁”之一,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当年全村人一起烧炮仗,真系好开心!”

只有锋哥知道,荣耀的背后是何等艰辛

龙船漂移的较量,看似只是赛场上的对决,其实早在场下就开始了。

自2016年东胜杯首登央视新闻联播后,叠滘龙船漂移响誉全国。叠滘乡民个个好龙、赛龙,各村均有龙船队,他们比以往都更渴望拿到总冠军,为本村争得荣誉,东胜东也不例外。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为征战2017年总冠军,高强度的训练磨砺龙船队员的身体和意志。

东胜东队经历过“撞墙”导致四肢皮破血流;在千灯湖夜训至呕吐、双腿发软……还有最艰辛的“拉牛”训练让锋哥至今难忘。

叠滘龙船漂移过程中,特别容易撞墙或“煲龙船”。

“拉牛”即以鼓架位置为界,队员分坐两边反向扒龙船,就像拔河一样,每只手单次扒3分钟,一组共计6分钟,每晚至少做两组。

“特别痛苦,最后的30秒完全是靠意志力、斗志坚持下来的”,锋哥说。

扒龙船讲究气力功夫,只有这样才练得了爆发力。辉叔说,就像洪拳一样,训练过程重复且枯燥,全靠自律、坚韧的意志练就永不言弃的精神。正是这样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辈,乃至整个东胜东队。

一生要强的叠滘人,为了“不输给隔壁村”,拼尽全力训练,没有丝毫懈怠。“那时候真的好齐心、好刻苦、好搏命,也好幸福”,锋哥说。

自律激发自强,自强创造奇迹。终于,东胜东队首次在主场“东胜杯”赛事中登上2017年冠军领奖台,迎来了全村人荣耀的高光时刻。

如果当年没拿到冠军会怎样?

锋哥不假思索地回答:“输了也没关系,全村人齐齐整整拼搏的时光值得记一辈子。”

“宁可煲烂,不可扒慢。一条龙船凝聚乡人情感,将整条村团结拼搏、顽强奋斗、敢为人先的一面体现出来,这就是叠滘龙船文化的核心精神所在。

 苟日新,日日新 

 叠滘龙船生生不息 

2024年端午节将近,龙船夜训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5月25日晚,鼓声回荡,人声鼎沸,火树银花重现弯曲绵长的叠滘河涌上空,不少村民直呼仿佛回到了90年代的大明杯决赛现场。

最年轻一辈孔德炜就像老爸锋哥当年一样,在璀璨烟花下上演飙船夜训大战。

不一样的是,东胜东船上出现许多新面孔。随着老队员的退役,今年有近20位年轻扒仔为船队注入新活力。

叠滘村貌也迎来了新变化:河涌水质治理得越来越好,咖啡店越来越多样,年轻外地游客越来越多。

天南海北的游客来到叠滘不再满足“看热闹”,而是想了解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品尝村里最潮的网红茶饮,村里的老人家也特别乐意和他们闲聊交谈,一来一回之间,叠滘文化传播也越来越广泛。

“食过龙船饭,饮咗龙船酒,全年身体健康无忧愁!”辉叔回忆,以前龙船饭只有一两道菜,还要在石头上蹲着吃,连桌子都没有。

锋哥做扒仔的年代,由村民出力做饭。大家聚在一起煮菜、聊天,龙船饭的愉快氛围已经大于其本身。

到了阿炜这一代,龙船饭变得更加丰富多样,气氛越来越热闹。

始终不变的,是朴实无华的感情,根深蒂固的乡土情结,还有一脉相承的龙船精神。

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

赛事预告

明天(6月11日)下午

2024中国(佛山)叠滘龙船漂移大赛

将继续精彩上演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全平台直播

千万不要错过!

观赛指南

↓↓

赛事活动

2024中国(佛山)叠滘龙船漂移大赛-茶基赛区

时间

明天(6月11日)下午14:00

地点

叠南茶基村文娱馆对出水道

记得提前锁定直播间

↓↓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陈金锋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