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发布会,技术不是最重要的

小米汽车发布会,技术不是最重要的
2024年01月03日 08:24 第一财经周刊

转自:第一财经YiMagazine

编辑 | 肖文杰

小米创始人雷军曾在微博上预告2023年12月28日下午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的内容,“只发技术,不发产品”。但到了发布会当天,小米不仅发布了技术,还把首款汽车SU7的所有主要信息(除了价格)披露无遗。

从12年前首发小米手机开始,雷军就以擅长做发布会著称。这次之所以要办一场“不发产品”的发布会,或许是因为行业太“卷”了:就在小米发布会的前几天,蔚来ET9、问界M9、极氪007先后亮相和发布,接下来几天,小鹏X9等一系列车型也等着发布。2024年上半年计划交付新车的小米汽车需要给自己抢一些视线。

当天发布会持续3小时,远超普通发布会1-2小时的时间,共涉及技术、生态和新车三大部分内容。虽然整场发布会以“技术”为名,但实际上技术信息并不是整场发布会最重要的,首款车的定位和生态可能更值得关注。

雷军首先介绍了小米在汽车驱动电机、电池、大压铸、智能驾驶等领域的进展。这些内容符合预期,但并没有太多惊艳。比如小米新发布的自研电机转速超过特斯拉Model S Plaid的2万转,达到2.1万转,但正如雷军自己所言,单独的转速并不能代表电机的性能。

雷军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小米汽车自研电机的进展。

又比如智能驾驶方面,小米在这个领域已经累计投入47亿元,占其研发投入总数的近一半,是其投入最大的技术,在算法上有许多创新。但这些算法最终能起到什么样的效果,取决于车载的智能驾驶芯片。SU7配置的是2颗英伟达OrinX芯片,而蔚来的入门级产品ET5上装了4颗。此外大压铸、电池工艺这两项虽然参数不错,但并没有明显超出竞争对手的表现。

真正能够让小米形成持续竞争优势的恐怕还是“生态”。雷军在发布会上多次强调,造车的目的是让小米形成完整的“人、车、家全生态”闭环。小米的手机、平板、以及连接在“米家”生态中的各类智能家居硬件,都可以在汽车上完成便捷操控。这类似9月份蔚来发布自研手机时想达到的目标,但小米能做的显然更多。

演示来源:雷军微信公众号演示来源:雷军微信公众号

2023年10月,小米发布了新的操作系统澎湃OS,代替之前用了12年的MIUI。新操作系统在设计时就考虑到包括汽车在内的所有小米生态设备的交互需求。新车中控屏可以视作一块16英寸大的小米平板电脑,两者使用同一款操作系统,这使得小米用户的学习成本接近于零。而且中控屏四边都支持硬件拓展,可以插拔其他小米生态链设备(比如硬件按钮)。前排座椅背后则设计了接口,可以用磁吸的方式将小米平板贴在上面,供后排乘客娱乐的同时也能提供多项车辆控制的功能。

演示来源:雷军微信公众号演示来源:雷军微信公众号

诸如此类让汽车与小米生态内其他设备互动的模式,雷军称之为“CarIoT生态”(CarIoT意为“汽车物联网”)。该生态将和小米此前的米家生态一样,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雷军称已经准备了几十种与第三方合作的创意,并现场演示了其中一个场景。演示视频中用户使用了一款和小米生态兼容的第三方儿童安全座椅,如果儿童没有系安全带,第三方设备就会把信息传递给车机,车机就会自动发出提醒。用户如果在前排座椅后背安装平板电脑的话,还能用平板的摄像头观察孩子的实时情况,避免孩子在后排单独乘坐时发生意外。这类生态互联未来可能是小米汽车最具有想象空间的部分。

讲完技术和生态之后,发布会进程才刚刚过半。后面一个半小时的主角是小米汽车首款产品——SU7。

小米SU7

按照雷军的定位,SU7和宝马5系一样,都是车长超过5米的C级轿车。不少舆论认为首款车选择轿车而非SUV会拉低销量上限,但其实,这个定位的轿车在燃油车时代可以容纳好几款月销上万甚至上两万的车型,而在电动车领域,这个价位的轿车竞争者还没有那么多。

这款车设计时的目标就是要“媲美保时捷和特斯拉”,从实车来看,外观设计确实深得保时捷Taycan的精髓,内饰也保留了一些燃油车豪车的特点,没有像许多新势力那样完全取消物理按钮,仍保留了必要的空调设置和尾翼控制按钮。宝马集团前设计总监克里斯·班戈称这辆车“一切都刚刚好”。

新车的基本性能数据也不错,比如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仅为2.78秒(Taycan为2.9秒),风阻系数全球最低仅为0.195,标准款CLTC续航800公里,800V快充5分钟续航220公里。总之,这款车的外观和性能配置已经到位,它能否大卖的关键因素,除了产能,就是价格。

虽然雷军并没有现场发布新车的价格,但否定了9.99万元和14.99万元两个价格,并提到新车使用的宁德时代麒麟电池,仅电池包成本就要超过10万元。按照一辆纯电汽车电池成本占总成本40%估算,假设SU7的电池成本是12万元,新车的成本价就在30万元上下。

如果这是SU7的起售价水平,那它的销量会面临很大的压力。

目前,尺寸和SU7相当、卖得最好的纯电轿车是比亚迪汉EV,官方起售价只要20.98万元。即使考虑到续航因素,汉EV的最长续航版本715KM起售价也只有25.98万元。与此同时,尺寸比SU7小,但拥有品牌力加持的特斯拉新款Model 3起售价也大体相当,为26.14万元。

汉EV和Model 3基本锁定了小米SU7的价格上限。如果SU7的起售价大幅高于26万元,那即使配置优于汉EV和Model 3,也很难动摇后两者的基本盘。而如果SU7的价格与此持平,甚至降到25万元以下,那将对竞争格局产生显著影响。比亚迪和特斯拉由于本身体量足够大,还不至于伤筋动骨,但类似极氪007、小鹏P7i等起售价在20万-25万元的B级轿车销量就会受到大幅冲击。

小米SU7离正式发布还有几个月,价格往往在最后一刻才会确定。但不论这个价怎么定,已经可以预判2024年的车市会像2023年一样继续“卷”下去。

而且很有可能会更“卷”。

本文版权归第一财经所有,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09 永兴股份 601033 --
  • 01-09 腾达科技 001379 --
  • 01-05 贝隆精密 301567 21.46
  • 01-03 云星宇 873806 4.63
  • 01-02 雪祺电气 001387 15.3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