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家训,首先应该提到与之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即家教和家风。家教指的是一个家庭对于子孙怎样安身立命,怎样为人处世,怎样治家兴业的一些教育和训导;而家风正是在家教的影响下,子孙中出现的一些潜移默化的为人处世风格。也可以说家教是子孙后代成长的一种家庭环境及成长氛围,而家训就是在这个环境和氛围里形成的一些家庭成员行为的规范及规条。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里,不仅有存在于各自家庭的家训,如陆游的《放翁家训》、朱熹的《朱子家训》、司马光的《训俭示康》、包拯的《诫廉家训》。还有被人们广泛认知、具有普遍意义的经典家训,如被称为家训鼻祖的《颜氏家训》、被誉为家训之亚的《袁氏世范》,还有进一步升华了家训文化的《朱柏庐治家格言》。而家训的传承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靠家庭里的长辈口授心传;二是写在家谱里代代传承并与时俱进,不断赋予时代内容。
民间纂修家谱兴起于唐宋时期,在这之前修族谱记世系只是帝王诸侯、世家大族的专利。到明清时期,许多大家族甚至普通人家都重视家谱的纂修,并把家训写在家谱里,而王家大院之王氏家族,不仅把家训写在家谱里,而且把一些重要家训还刻在了建筑上,被后人称之为写在建筑上的家训,主人随时可吟咏,对照常自省,日益熏陶,久久为功。从现在来看,这些刻在王家大院建筑上的家训,从另一个侧面反映着这个大家族优秀的家风家教文化,更体现出我国独特的家风家教文明,给人启发,发人深省。
纵观我国古代家训,无论何种家庭,无论任何时代,所有家训无不彰显着“重义轻利”“勤俭持家”这两个特别重要的价值观。换句话来说“重义轻利”“勤俭持家”就是我国从古至今家教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家训内容的根与脉。而王家大院在砖木石建筑构件上所雕刻的这些具有深刻家训思想的内容,就集中体现了这两个重要的价值观。
我们知道,所有家训都是教育子孙向上向善的,教育子孙从小明辨是非,明辨义利,而且教育子孙必须有正确的“义”“利”观,面对“义”和“利”冲突,一定要坚守原则,绝不能不择手段,这是自古以来,所有家训里特别重要的理念。因为,这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优秀传统。孔子讲“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矣”。意思就是说,不通过正当手段获得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没有意义。孟子讲“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由此可知,孟子对“义”的要求更加严厉,更加重视。可以说人世间的任何利益没有一个能够比得上生命的重要,如果生命和义的原则发生冲突时,孟子说要先讲原则,再讲生命。为此,中国古代家训都讲重义轻利,这正是儒家伦理在每个家庭中的具体化。为此,每个家庭都要教育子孙后世加强自身修养,看到“义”的时候要敏感,要见义勇为,看到“利”的时候,不应那么热切,要淡泊名利,不要刻意追名逐利。诸葛亮告诫孩子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是此意。如何做到“重义轻利”呢?古人讲,就是要注重修身。欲辨义利,必先修身。
那怎样修身呢?概括地说就是两个字:“学”和“省”。在学习上要学有榜样,因为人不是生而知之的,每个人都要有自己心目中的榜样,要跟榜样学习,像榜样那样为人处世。所以在古代家训里,一般会列举一些供子孙效仿学习的的典范,起到见贤思齐的作用。在王家大院的砖、木、石“三雕”建筑装饰中,就不乏这样的范例,如视履堡敬业堂后院的墙基石上,就有表现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和儒家伦理思想核心的二十四孝之“汉江革行佣供母”“唐夫人乳姑奉亲”雕刻,因为中国古代可以说是以孝治天下的,所以王家在敬老孝亲上,教育子弟要效仿东汉初年“负母逃难、不离不弃”的著名孝子江革;效仿“乳婆如子”的唐代节度使崔山南祖母唐夫人。还有镶嵌在正窑的墙基石窦燕山以义方教子而名扬天下的“五子登科”雕刻,表示在教子上要以窦燕山为榜样,教子须知有义方,务使子弟明大义守规矩。
王家大院建筑雕刻上不仅有人物典故,还有中国文化寓意人之品格、信念、胸襟、气节风骨的植物形象。如砖、木、石“三雕”上的松、竹、梅“岁寒三友”以及梅兰竹菊“四君子”,都是象征人格高尚,秉性高洁的文化符号,旨在教育后代要像梅花那样不畏严冬,一身傲骨,凌寒开放;像兰花那样质朴淡雅,即使身处深山空谷也散发着阵阵幽香;像竹子那样虚心向上,挺拔坚毅,永葆气节;像菊花那样不辞寂寞,淡泊名利;像松树那样高洁正直,坚贞不屈。
而敬业堂看面墙上砖雕“路路清廉”,恒贞堡德馨轩院内的“一品清廉”牙板以及大院里随处可见的莲花、莲叶雕刻,又为子弟清白做人、清廉为官营造出浓厚氛围,立起了行为标杆。自然成为刻在大院里的家训。
在王家大院建筑上,不仅可以明确地看到“学”有榜样这一修身的第一途径,而且处处提示着修身的第二个途径“省”的方式。在“省”的方面,就要像《论语》里要求的那样,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即“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是要经常反省自己:给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有没有不忠诚的情况?与人交往有没有不守信用、不诚信的地方?老师教的学问是否经常温习和践行?在修身方面要不断学习,也要时常省察。王家大院的门额牌匾上关于“省”的内容非常多,如恒贞堡司马第门内的“三省四勿”牌匾,还有意为时时检视和纠正自己所行之路、所迈之步是否出现偏差,要常常进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视履堡门额“视履”二字,恒贞堡存厚堂景薰院有提醒后人要经常反省自身过错,及时弥补过失的“退思补过”匾额,这都是古人修身的另一途径和方法“省”,在建筑上的体现。通过“学”和“省”来实现修身的目标,从而达到“明辨义利”这一家训价值观的境界,这就是保证家训能够传承下去的根本原因。
古代家训中的另一个重要价值观是“勤俭持家”。一个家庭要发展、要兴盛、要传承下去,第一要兴业,第二要守业,兴业要靠勤,守业要靠俭。就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所说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要把家庭建设好,就是要勤俭持家。怎么样勤俭持家?就像《朱柏庐治家格言》里所说的那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古人把它作为俭的要求,一辈一辈往下传,时至今日仍然具有教育意义。
从静升王氏士农工商不同的家庭和支系,久而形成的诸如“俭所以惜福,而厚所以存仁心”“不邀名誉,不尚奢华,宽厚俭约”“持身公正,义所当为”“立身以至诚为本,凡事必有规矩”“务遵先世矩彟(yuē),慎毋弋取声誉,浮而不实”“勤劳家政,友爱慈惠,敦宗睦族”,“毋徒为春华之荣,而遂忘夫秋实之茂”,“重诺然,敦信义”等等家训族规中,可以看出把勤俭持家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王家大院里, 把“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世守诗书辉晋地,家传勤俭裕唐风”“静以修身俭以养性,入则笃行出则友贤”,就当作楹联长期挂在院门或厅堂显眼位置。把“勤治生,俭养德,四时足用”石雕手卷镶嵌在墙壁上,把“师吾俭”作为举目可见的门坊匾额,就是要把勤俭持家常记于心,从而体现家训之功能。
石雕墙基石·唐夫人乳姑奉亲
在视履堡敬业堂正厅悬挂有“法司马训”的牌匾,意为遵从司马光《训俭示康》家训,以“俭则寡欲”规范自身行为操守。《训俭示康》是司马光针对北宋神宗初年,奢侈腐化之风盛行,人们竞相讲排场,比阔气,物欲贪欲成风的社会现实,写给儿子司马康的一篇家训,告诫子孙,一定要坚守俭朴家风,永不奢侈腐化。叮咛后人,俭的底线一定要守住,侈的口子千万不能打开。《训俭示康》中说,“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意思是说,有地位的人,如果不贪欲,就不会被外物所役使,所控制,所围猎,就会走正道。平民百姓少欲,就能约束自己,节约费用,以养父母家庭,远离犯罪,使家庭富裕。有地位的人如果欲望过多,贪图富贵,就会不走正道,就会招来祸患;普通人欲望过多,就会打歪主意,随意挥霍,就会败家丧身。当官的奢侈,必然贪污受贿,平民奢侈,就会盗窃财物。而且在恒贞堡司马第门上也可看到“传家一篇司马训,课子数卷邺侯书”石刻楹联,同样彰显着俭朴,寡欲这样的家训。
清乾隆至道光初期,正是王氏家族的鼎盛时期,商贸兴隆,宅第辉煌,财富充裕,文人蔚起,官员辈出,为使族人力戒奢靡,力戒贪图享乐,永葆家业兴旺,把“俭”的要求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而《训俭示康》正好契合了这一治家要求。因此遵司马温公家训,教子以勤俭、寡欲、清廉,成为王氏家族的训条。
而事实上,晋商之静升王氏家族,依靠这些家训曾培养出许多优秀子弟,在士农工商等诸多领域尽显才能,各有建树,以致家族兴盛五百多年,鼎盛之势延续八代凡二百余年,远远跨越了“富贵不过三代”“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典故传言。由此反观,这显然与如此的家教氛围,家训熏陶,家风传承不无关系。然而,曾经的晋商之静升王氏毕竟属于封建商人及封建官僚士绅,最终还是摆脱不了其发展的兴衰周期,但他留给我们的优秀家教、家训和家风文明,仍然是今天的一份珍贵财富。
这些刻在王家大院建筑上的家训,是王家多少代人心路历程和切身实践感悟之积淀提炼,它与宏大而精美的建筑群,共同诉述着这个大家族昔日成功的经验,同时也折射出衰落的教训,是体味大院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受游客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越来越显现出其独特的价值,更可为当代建设美好家庭,培养优秀家风提供有益的认知和启示。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