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没问题!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没问题!
2023年04月24日 11:24 媒体滚动

转自:联勤集结号

2030年前中国人的脚印会踏在月球上吗?吴伟仁:没问题!

今天(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总台央视记者日前来到位于北京的深空探测实验室,对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进行了独家专访。吴伟仁介绍,嫦娥七号任务只是后续探月四期任务中的一步,未来它将和嫦娥八号组成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计划在2030年前建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吴伟仁:你看天上有中继星,中继星主要解决地球之间和它们之间的通信问题,其次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降落在不同的地点。

吴伟仁院士说,嫦娥八号计划于2028年前后发射,主要任务是对月球上的资源进行勘查,并对资源的再利用进行实验。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吴伟仁:比如说在上面能不能盖房子,能不能打砖,还有要在上面进行通信,这些东西可以在嫦娥八号上面进行充分实验,这是为以后真正大规模的月球科考提供保障。

要进行月球科考,肯定有人的参与。在采访中,吴伟仁院士向我们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

记者:现在大家很关心中国的载人登月,我们是不是在2030年前就有希望能够实现中国人到达月球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吴伟仁:2030年之前,中国人的脚印肯定会踏在月球上去,这没问题的。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嫦娥七号计划2026年前后发射,去月球南极找存在水的证据

吴伟仁介绍,嫦娥七号计划2026年前后实施发射,它的主要任务是去月球南极寻找月球存在水的证据。这项任务非常复杂,风险系数也非常高,嫦娥七号有望成为第一个在月球南极降落的航天器。

嫦娥七号将由月球轨道器、着陆器、巡视器和飞跃器等部分组成,它们将在月球南极执行复杂的探测任务。

记者:您刚才说到它的挑战性更大,大在哪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吴伟仁:第一,我们是人类第一次在月球南极降落。月球南极地形地貌,它的地理环境我们都不是很清楚,要通过轨道详查,详查过后,我们确定比如初步选定了降落点,那么以后能不能在这个降落点真正降落,所以我们现在选了多个降落点,最后实施的时候再确定具体在哪个地方。第二,嫦娥七号在月球需要长期工作,月球温度、环境都是很恶劣的,它和地球的南极北极一样,它有极昼和极夜的现象。我们现在初步估算在月球南极,一年中能够长期有光照的大概有100天左右,但是它是低温。

记者:低到了多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吴伟仁:低到了零下100多摄氏度。在这种环境下它要能够长期工作,这是很重要的,它长时间经受低温,这是我们面对的一个很大的难点。

吴伟仁告诉我们,不同于此前着陆月球的嫦娥三号、四号和五号,由于嫦娥七号任务的特殊性,它需要特意寻找坑多的地方着陆,因此挑战极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吴伟仁:我们飞跃器要在坑里面去找水。

记者:过去看看有没有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吴伟仁:对,要去来回飞,要起飞几次,希望能够找到水,而且坑也比较深一点,最好是长时间太阳照不着的。所以这对我们的着陆点就提出了新的要求,受到了很多限制。

记者:现在着陆点也是在进一步的论证和寻找过程当中?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吴伟仁:对,我们初步已经确定了,我们确定了若干个着陆点,最后选择一个着陆点或者两个着陆点进行着陆。

探月工程四期稳步推进,嫦娥家族任务满满

今天(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我国的探月工程将有新动作。

探月四期稳步推进 嫦娥家族任务满满

吴伟仁院士介绍,我国正在进行月球探测的四期工程,其中,嫦娥六号任务计划于2024年前后实施,它的主要任务是到月球背面采样,并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这也是人类第一次从月球背面采集月壤。嫦娥七号将去月球南极寻找月球存在水的证据,嫦娥八号将配合嫦娥七号在月球南极建立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对月球资源勘探和利用等进行一系列试验。

在采访中吴伟仁院士还介绍,我国正在构建一个环月球的通信导航卫星星座,简单地说就是月球版的北斗导航系统。

建设以月球为中心的深空互联网

在地球上,我们有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导航卫星,它们组成的各种星座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那在月球上,谁来支持月球科研站的工作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吴伟仁:我们正在构建一个以月球为中心的星座,这么一个集通信、导航、遥感以及其他一些功能的系统,构成一个星座,这个系统构成过后,我们还可以扩展到更远的深空。

吴伟仁告诉我们,人类正在迈入月球探索与开发的新时代,未来诸多无人探测器和载人航天器会成功登月,在复杂的月球表面上行动,都需要更加精准的导航信息、更加流畅的大容量通信保障,所以建设完善的月球通信导航星座是必不可少的。而在未来要探索更远的深空,除了月球“通、导、遥”一体的星座外,他们还计划把星座延伸到其他星球。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吴伟仁:后续还要建设我们以月球为中心的深空互联网,负责通信、导航、遥感等多种功能,把我们在以地球为中心的这么一个空间基础设施,变成了以月球为中心的、可以向太阳系延伸、更广阔更大范围这么一个大的系统。在互联网构成的情况下,以后在月球上也可以看电视,也可以看比赛,也可以使用Wi-Fi,航天员上个月球都不寂寞了。

传承航天精神 讲好航天故事

在“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师生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传承航天精神,讲好航天故事。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场名为《造火箭的“大学生”》的主题论坛吸引了数百名北航学子齐聚参与。三位从北航毕业的年轻航天人分享了在校期间,参与“北航1-4号”探空火箭项目的难忘经历。在北航的航天文化节活动中,多名航天领域的专家学者受邀走进校园,开展系列学术讲座,和师生互动交流,勉励青年学子空天报国、接续奋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 李心瞳: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要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要把论文发在祖国的蓝天上。

以“中国航天日”为契机,北航已经连续8年组织校园“航天文化节”。今年的文化节为期一周,将开展院士报告、知识竞赛、嘉年华等十余场校园文化活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党委书记 刘睿:空天报国精神是北航人的文化基因,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一个航天文化节的设立,传播航天的知识,传承我们的航天精神,讲好我们的航天故事。

↓↓↓

    (温馨提示:转载内容请附上“联勤集结号”二维码,并注明“联勤保障部队官方微信公众号”。)

总 监 制:卢海波

总 编 辑:魏加升

责任编辑:李 亮

值班编辑:宣子

刊  期:第 2726 期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院士 月球 嫦娥 吴伟仁 南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27 友车科技 688479 --
  • 04-27 曼恩斯特 301325 --
  • 04-26 中芯集成 688469 --
  • 04-26 万丰股份 603172 --
  • 04-25 巨能股份 871478 5.5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