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自我实现的预言
或许你也曾试过用血型窥一窥命运。“A型血的人谨慎、爱干净、害羞,B型血的人机智、责任心差、好奇心强,AB型血的人兼顾了A型和B型的特点,O型血的人乐观、随和、适合当领导。”——多年来,互联网上流传着不少这类说法,但不同版本之间的矛盾之多,让人很难不猜测是作者信口编的。
血型性格说是怎么来的呢?追溯得久远一些,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人类的多样气质是由四种体液类型决定的,亚里士多德也探讨过血液和性格之关联。但这些古代科学结论的说服力大多已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而消散,当代人的血型迷信更多要归功于一位昭和时代的日本社会心理学教授。1927年,东京女子师范学校的古川竹二根据对11位家族成员的观察,发表了题为《通过血型研究性格》的论文。虽然在各种意义上都相当不严谨,但这篇论述迅速点燃了日本大众的热情,甚至一度被纳入征兵标准中。此后,有关血型说的民间研究和学术研究都进一步壮大,自上世纪80年代起逐步俘获中国“信徒”。
但无论国内外,现有的学术共识是,没有证据表明血型能决定性格。至于不时有研究发现二者之间的关联存在统计学意义,最好把它们理解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星座:当代人的情感生活方法论
不管你是否相信星座,它的影响力这些年一直在稳步提高——如今星座不只是小孩才热衷的QQ身份标签,也可以当作爽约借口,甚至被纳入某些公司的招聘标准。
星座学起源于近4000年前,古巴比伦人通过观测日、月和地球的移动,发展出黄道十二宫的概念。在公元前3世纪传入希腊后,十二宫与神话传说结合,逐渐演变成解读人类命运的学问。虽然中国古代也有深厚的星象文化,但当代人津津乐道的还是西方占星术。不过,随着互联网普及而兴起的星座文化从最初就更具有娱乐色彩,和命理的关系不大。而在自媒体时代星座博主的耕耘下,星座越来越像一门情感生活的方法论。
科学界对星座学的评估一贯是“毫无道理”,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物理学家肖恩·卡尔森(Shawn Carlson)1985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研究。他请来30位声望很高的欧美占星家,让他们根据116个陌生人的星盘选出最符合各人性格的描述。对于这些三选一的问题,占星家们的正确率是1/3,和随机选择的概率相同。尽管这样的例证很多,星座学的商业形势仍然一片大好。近年涌现的一批粉丝数千万、估值过亿的中国星座博主足以说明,在这个快速变化、难以把握的时代,人们需要星座学。
塔罗牌:小众又略显神秘
与同是舶来的星座学、血型论相比,塔罗牌最近才在国内引起响动。过去十年,“塔罗牌”一词的搜索指数一直比较平稳,却在2022年初出现了激增。不过,这种仍显神秘的小众算命方式已为不少塔罗占卜师创造了财富。一方面,这是因为塔罗牌最先是从消费力较强的青年甚至零花钱比较多的中小学生中流行起来的;另一方面,塔罗占卜一般按小时计价,时间长的一次可达数小时,同时,客人很容易对其产生依赖,生活中一遇到犹豫不决的事,就去请信赖的占卜师摆一摆牌阵。
关于塔罗牌的起源,说法五花八门。历史学家现在一般认为它最早出现在15世纪上半叶的意大利,是一种深受宫廷贵族喜爱的纸牌游戏。但目前全世界最流行的塔罗牌是由一位神秘学爱好者、英国诗人维特(A.E.Waite)在20世纪初设计的。每副牌包含78张,分为主牌、宫廷牌、四元素牌。资料显示,塔罗占卜所称的原理涵盖了数学、星象、时令和色彩等,牌阵变换和解释体系繁多。
但面对从未了解过塔罗牌的客户,占卜师的理论和经验不足也不构成什么大碍。与其说塔罗牌占卜是算命,不如说是客户在循循善诱下进行的一场自我倾诉。因此占卜师最重要的技能似乎是耐心和温柔——仔细观察客户想听到什么,解释得越贴近,就越有可能赢得下一次会面。
面相学:相貌决定命运?
“眉目下垂的人比较和善”“小财看鼻,大财看眼”“天庭饱满能做官”……即使你从未花钱请命理大师相面,也一定听说过甚至套用过一些面相学理论。事实上,无论中外,最早有关面相的论述皆可上溯到三千年前,在欧洲,颅面学的鼎盛时期持续到了19世纪中期。而在中国晚清时期,据称朝中重臣曾国藩的另一身份就是相面大师。后来,现代科学固然取缔了相术的正统地位,却很难说它断绝了人们对“相貌决定命运”的深信不疑。
实际上,现代心理学家也一直想搞清楚外貌与性格是否存在关联,例如,他们会比较人们对其他人的第一印象与后者的实际性格是否符合。有趣的是,这方面的研究几乎助长了传统相术的回潮。与此同时,作为一种基于经验的分类学,面相学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几乎注定会重新焕发生机——只需上传一张照片,AI就能帮你生成一份命理报告。当然,一些人认为面相学早已走到尽头,因为整容术撤销了命运不可更改的前提。
罗夏墨迹测验:小众精英的工具
你可能见过那张怪图——白色背景里,高度对称的黑色墨痕状似一只蝙蝠,但仔细一看,也可能是别的东西。图的注解通常是:“你看出了什么?”那张图出自瑞士人赫尔曼·罗夏(Hermann Rorschach)1921年发明的墨迹测验——在所有使用指向模糊的道具的投射心理测验中,它是有史以来影响力最大的。
20 世纪 50 年代,纽约蒙特菲奥雷医学中心的一名医生为病人做罗夏墨迹测验
19世纪末,瑞士曾流行一种叫作klecksography的游戏:在一张纸上洒几滴墨水,将纸对折再展开,等墨水干了就对着画面讲故事。罗夏从小爱画画,被同伴公认为klecksography的高手。成为弗洛伊德派精神分析师后,他把墨水画和符号学理论相结合,绘制了10张墨迹卡片,其中3张和“蝙蝠”图一样是黑白的,其余7张带有颜色。接受测验者需在心理医生的引导下说出对每张图的看法,医生再根据这些表述进行分析。20世纪50年代,罗夏测验就曾在欧美掀起热潮,甚至进入了俗语词典——如果一件事激发出了人们隐匿的分化态度,就可以说“这件事像是一个罗夏测验”。
如今,心理学家已经为罗夏测验建立了厚厚的编码手册和解读软件,可将测验对象的表述更精准地分类、标记,再形成分析报告。尽管被批评是伪科学的声音一直不绝,但因其基于视觉体验和开放性表述,始终有学者认为罗夏测验比迫选形式的量表更好地揭示了人们故意隐藏或不自知的心理状态。罗夏测验报告也曾被西方法庭用作定罪的证据。
罗夏测验更像是精英心理咨询师的小众工具
很显然,正经的罗夏测验和我们网上接触到的版本压根不是一回事。受制于解读过程需要10小时、价格达数千美元、人员培训难度大等因素,罗夏测验的普及率远不及名气,更像是精英心理咨询师的小众工具。
“大五模型”:有效的评估
“大五模型”(Big 5)的人格测试评估人的开放性、自觉性、外向性、宜人性和神经质这五个普适特质,每个特质的结果都落在一个连续的尺度上,被认为能够较为有效地预测行为。比如,在自觉性方面得分较高的人倾向于努力工作,而神经质人格越突出就越可能产生焦虑和抑郁。在堪称鱼龙混杂的人格心理学领域,“大五模型”是唯一一种获得了某种科学共识的理论体系,其背后是几代学者的科研接力。
“大五模型”的前身是“特质理论”(Trait Theory),即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可以用一些关键特质来解释。有趣的是,心理学家最初提炼人格特质的方法是翻词典,因为他们相信,个体之间的差异会显现于语言之中:一个词越常见,就越有可能凝练了人们行为上的某种重大差异。上世纪3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Gordon Allport)和奥德伯特(Henry S.Odbert)从《新韦氏国际词典》中挑了1.8万个描述人格的词,又从中提取出4500个非生理特征的形容词。1946年,心理学家卡特尔(Raymond Cartell)用刚诞生没几年的计算机对这个词库进行了处理,再根据受访者的反馈总结出16种人格特征。美国空军和国立卫生研究院后来又拾起了卡特尔的研究,他们在数万人的样本中最终找出了5个频率最高的人格特质。
如今我们可以在网上找到很多可靠的免费大五人格测试。不过,科学性的另一面或许就是中规中矩,在学术界之外,它一直不太受欢迎。加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西蒙·瓦兹雷(Simine Vazire)曾遗憾地表示:“我们的推销工作做得太差了,让人们错过了科学上真正有效的东西。”
排版:盐巴 / 审核:小风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