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报 记者 任晓彤 吕洁 马栋蕊 牛纲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12月23日,渭南市社会福利院元旦晚会彩排现场,四虎昂首挺胸,双手欢快地甩动着铃铛,和同伴们一起,一遍又一遍调整站位和动作,期待呈现最好的表演。
“这是四虎?竟然没认出来!”只见一位两鬓斑白、脸上泛着红光,身着干净整洁的运动服、脚蹬一双白色运动鞋的老人回过头嘿嘿一笑,回应记者的惊讶。
“他真的是四虎?”同行的志愿者张玉是地地道道的临渭区人,她惊诧道:“这还是我小时候见到的那个蓬头垢面、胡子拉碴、大腹便便、永远把鞋踩着穿的四虎吗?”
这也是很多临渭区市民对四虎的印象。多年前,四虎经常会在城区西南京路与解放路一带流浪,每日靠捡垃圾或帮店老板倒垃圾维持生活。
遇到饭点时,总会有好心的店老板对他说:“四虎,给我帮忙把这些垃圾一扔,给你好吃的。”四虎就高兴地帮店老板把垃圾倒向指定地点,然后再回来领取自己用劳动换来的一顿热乎饭。
“四虎可爱,笑得很真诚,特别感染人,大家都非常善待他。”市民郭兰亭说,四虎从来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只有给才会要。
“四虎心地善良,我娃小时候在外面受欺负,四虎会第一时间站出来保护孩子。”市民胡雅宁回忆道。
“四虎还在?他还好吗?”得知四虎生活得很好,很多市民惦记着他。
“只要见到四虎,心情都好了。”市民贺有超说,渭南几乎没有人不认识四虎的,“不管你怎么逗他,他都不怒不恼,乐呵呵的,好像从来都没有忧愁和烦恼。”
2012年7月,四虎通过民政救助被转至市社会福利院安置,因为不能说清楚自己的身份信息,该院和市救助管理站多次为他寻亲,均未成功。
“刚来的时候,只知道大家叫他四虎,为了给他办理渭南身份证,便取了‘杨四虎’这个名字。根据当时救助时间以及他的身体情况估算,把他的生日定在了1960年7月1日。”市社会福利院院长高小平告诉记者。
回忆起四虎刚刚入院的场景,市社会福利院护理员王晓娟仍历历在目。
“四虎刚到院里时,因为长期流浪街头,身体状况不是很好,我们院立即联系医院给他进行治疗,并协调将他纳入特困供养人员。”王晓娟说,市社会福利院医护人员还为他进行心理疏导,时刻关注他的身体健康。
“四虎,你今年多大了?”
“35。”
“四虎,你口袋里装着什么好东西?”
“馍!”
“你刚没吃饭?”
“吃了,鸡蛋、肉、菜、馍。”
“那你吃了几个馍?”
四虎憨笑了一下,却不再回答记者的问题。
“现在无论谁问他年龄,他都说自己35岁。”王晓娟告诉记者,早餐时,四虎吃了3个馍还要吃,护理员怕他撑着没敢让再吃,可他还是拿了一个馍不撒手,最后只好让他把馍装着。
现在,四虎每天作息规律、饮食健康,发新衣服了会很高兴,身体不舒服了会向工作人员求助。市社会福利院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庇护所,更像一个温暖的家。
“四虎,洗澡喽。”市社会福利院工作人员吴占文照顾四虎已有6年时间,每天照顾他的衣食住行,帮他洗澡、剪指甲,像亲人一般。
“四虎每天都很高兴,他就是我们的开心果。”“他经常帮助我们,人也特别好。”……舍友们纷纷说道。
12年过去了,四虎不仅认可了自己的新身份,还有了自己的伙伴和熟悉的“家人”。吴占文说,他们都是弱势群体,像“四虎”这样的人,市社会福利院有123名,如今都有了渭南市民的身份,也希望更多爱心人士参与到关爱他们的行动中来。
“祝你生日快乐……”元旦晚会彩排结束,市社会福利院集体生日会在一片欢快温馨的氛围中拉开帷幕。
市社会福利院每半年会为服务对象举办一次集体生日会,这也是大家最期待的事情之一。
“四虎,在这过得咋样?”记者轻声探问。
“高兴得很!”四虎的回答干脆,声音响亮。
生日会上,四虎和其他6位过生日的服务对象头戴生日帽,唱着生日歌,宛如一群快乐的孩童。
瞥见相机正对着自己,四虎又露出标志性的笑容,照片定格的瞬间,灿烂的笑容爬上了他的眼角眉梢。
【短评】
众人拾柴 温暖人心
任晓彤
一座现代城市,市容的整洁和美观固然重要,但城市的温暖和人文关怀也不可或缺,如何对待困境中的特殊人群,体现的是城市的民生厚度、政策温度和文明高度。
杨四虎无疑是幸运的:流浪时,市民照顾他、包容他,用善意帮他维持生计。被收容时,城市给了他市民的身份,用政策保障了他的生活和健康,让他不再为衣食发愁,得以安度晚年。
和杨四虎一样的特殊困难群体,需要大家的关心和帮助。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他们,考验着一座城市的社会治理水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渭南市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实施意见》《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分工方案》,成立市县两级社会救助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全面建立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织密民生兜底保障网。目前,动态监测的“三类人员”15078人,落实兜底保障政策 10496人,占比69.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规范特困人员认定和“一证一卡一本一袋一协议”管理,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32%,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100%,做到了“应养尽养”。
让特殊困难群体走出困境,不单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需要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合作,通过不断健全社会参与体系,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模式。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个人都出一份力,文明的篝火越烧越旺,被温暖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编辑:褚婷婷
原标题:福至四虎:四虎的快乐生活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