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文念
在济南大明湖游览,行至秋柳园,读到镶嵌在石壁上王渔洋的《秋柳》诗,后来知道他与蒲松龄是老乡,都是淄博人。至此便萌生了一个念想,去王渔洋的故居看看。
王渔洋故居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新城镇,我去的那日,天空碧蓝,朵朵白云自在地飘在故居上空,黑瓦覆顶巍峨的牌坊书写的“一代正宗”越发显得辽阔高远。
烈日下的青砖古宅,熠熠生辉。
牌坊前一块偌大的空地上立有王渔洋晚年模样的石像,一袭白色长袍马褂,右手紧握书卷,左手微弯搭在后腰,眉目传神平视前方,一缕整齐尖形的山羊胡颇具神韵,胡须微微触动前襟,看起来儒雅飘逸,仙风道骨。
王渔洋故里景区包括王渔洋故居、四世宫保坊、忠勤祠等,分东西主跨两部分,是典型的明代宫殿式建筑,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亲笔题写“王渔洋纪念馆”馆名,而馆内设有七个展室和石刻园。
其中,关于王渔洋生平的展室,详细介绍了王渔洋历仕沉浮和诗坛文盛的一生。看看他的一生成就:王渔洋,原名王士禛,清朝著名诗人,曾主盟诗坛长达50年,独标神韵,倡导“神韵说”,开一代诗风。他的诗词宏富、清丽,被誉为一代诗宗,康熙帝曾征其诗三百首定为《御览集》。
王渔洋年盛志得。顺治十五年(1658年),年仅25岁时就闯过殿试一关,中了进士。可惜,因位居二甲,未能在京城为官,于次年谒选扬州推官。从此历任清廷翰林院侍讲、国子监祭酒、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兵部、户部侍郎直至刑部尚书。但我们应该注意到,他是作为从政的文人而存在,而光耀于那个特定时代的。从政从文,相得益彰,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累官至刑部尚书,政绩卓著,官声清明,堪称封建社会广大知识分子和高官衙吏的楷模。
畅游在王渔洋故居,不经意间就会读到他的诗,思绪也穿越时空与之唱和,但比起他的诗作,令我产生兴趣更引起我思考的,却是王渔洋步入仕途后,他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官,而实际上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官?
在他浩若烟海的诗文中,我读到了直接言明他为官思想的诗句——“丈夫志四海,只手提天纲。”“自缘林壑性,不是雪嵇生。”“不负民即不负国,不负国即不负学。”
而在71岁被罢官时,他说:“吾年已迟暮,今得返初服足矣。”这既说明王渔洋积极升迁与追求归隐的矛盾心理,更说明他勉力为循吏、廉官,把“不负民”放在首位的为官思想,一言以蔽之,王渔洋能把“民”和“国”提到同等高度且把“民”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站在”民“的立场为官,实属胆识过人之举。此等胸怀,令人敬佩。
在其仕途,王渔洋断案谨慎,于秋审、朝审格外精心,尽职尽责。为官45年,他多次受到顺治、康熙的“眷顾”。从表面上看,他似乎是志得意满,然而透过他的诗文,我们看到的却是一颗复杂矛盾、苦闷挣扎的心灵。他的矛盾在于:既有浓重的遗民思想,却又受到清廷的眷顾,所以常常陷入归属的迷茫,他对明清代变的感情是怀旧的,但对“康熙盛世”的态度又是现实的。于是他有意亲近自然,在山水中寄托情感,安顿自己复杂难言、躁动不宁的心灵。
“我亦山中客,悠悠悔陆沉。”“理乱不复闻,渔钓信为美。扁舟倘知津,逍遥问园绮。”儒家的入仕、道家的隐逸、佛家的尘世虚幻思想共同作用于他,于是居庙堂之高而不忘山林,处尘世之中而心远世外,成了王渔洋的人生态度。
纵观王渔洋的人生轨迹,我们也能发现,他的志趣在山林,他的爱好在诗文。只要有亲近自然的机会,王渔洋便全身心地投入,畅游期间,咀华含英,发为诗章,快其心志——任扬州推官5年,他饱览了江南名胜,也使他创作丰收,诗名大震。灵秀的江南风光,众多的历史古迹吸引着他,登太湖诸峰,探邓尉之梅……他不懈地追求着大自然神韵。千姿百媚的太湖令王渔洋心旷神怡,尤其是太湖边的渔洋山烟环境黛,气象万千,王渔洋爱之不尽,自号渔洋山人。这一时期,他在扬州与诸名士编成《红桥唱和集》。在济南大明湖雅集诗友,首唱《秋柳》诗四章,南北诗人闻之唱和,一时成为文坛盛事佳话。
调任京职后,虽公务繁忙,但王渔洋从不轻慢山水,京城的郊野林园都留有他的足迹。一旦有机会外出,他便四处游历与山水相亲。尤其39岁时典四川试,51岁时祭告南海,63岁祭告西岳,都使他眼界大开。他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领略了天然造化的神韵美妙,创作更为丰富多彩。
王渔洋心系山林的情感是一贯的。早年曾有志“聊当共阮嵇,把臂向林丘”,为官时常思念家乡山水,每送同僚外赴或返乡,都能牵动他的情思。尤其在丧妻后,他日渐年老,对故乡日渐眷恋,对归隐日渐向往。这种情绪在他的作品中不断出现。比如他的《悼亡诗二十六首》最后一绝:宦情薄似秋蝉翼,愁思多于春蚕丝。此味年来谁领略,梦残酒渴五更时。再如《忆西城别墅》:池南池北半竹枝,疏梅照影恰临池。今年谁做园林主,孤负花明酒酽时。
但直到71岁时,他因申告冤抑被免官归田。在淄博新城故里,王渔洋遍游家乡胜景,才算实现了他多年的梦想。而后,他写诗著文,直至病卒于故里。
他的经历中,还有许多绕不开的名字与故事。
王渔洋官居高位,可他从不盛气凌人。他交友十分广泛,既有钱谦益、汪琬、施闰章等名流,也有许多怀才不遇的贫士。他很尊重他们的才学,对他们贫寒境遇十分同情,并尽可能的予以资助。
王渔洋很重视无名诗人的创作,他有意做“有心人”,使作者名章于世,使许多无名诗人的作品得以保留传诵。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他与蒲松龄的友谊,两人是同乡,境遇却大相径庭。王渔洋平步青云,势居高位,而蒲松龄却屡试不第,始终是个穷塾师。但王渔洋并不因此轻视他,他很敬重蒲松龄,两人结为朋友,始终保持着友谊。王渔洋时为文坛泰斗,许多人著书求其品题而不得,偶有一得便身价倍增。当蒲松龄写成《聊斋志异》后,王渔洋主动为其点评,还作诗一首表示欣赏赞叹,其诗云: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
……
在王渔洋故居游览,我的思考一刻没有停止过,于此时节,缅怀渔洋山人,读他的诗句,念他的过往,最深的感触是,他做官为民的情怀、待人接物的态度,对于今日的人们,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原标题:他,行走在庙堂与山林之间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