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影像路,半部手机史

十年影像路,半部手机史
2024年07月26日 21:30 36氪

来源:36氪

移动影像,加速拥抱“全民创作”时代。

曾几何时,被译作video art的影像艺术,还只是一门充斥着专业门槛的精英叙事。但是随着科技与媒介形态的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电视媒体的泛滥,到后来以DV数字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影像技术革命涌现,再到以互动媒体为代表的影像艺术分支,开始把作品的一部分控制权交给观众。

当下,在这个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数字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拿起手中变得越来越轻便的智能手机,在去中心化传播的社交媒体平台,捕捉并分享自己眼中的精彩瞬间和动人时刻。至此,搭载影像功能的智能手机不再只是一部起到通信互联功能的冰冷硬件,同时也是引领又一轮社会人文变迁的锚点。

直接触达的数十亿消费者,让智能手机这一超级终端拥有巨大的消费文化潜力。也正是如此,曾经遥不可及的影像艺术,才能得以在新一代媒介形式中得到释放和传承。可以说,在过去几年移动影像日新月异的发展之下,一个全新的创作者时代已然来临。而更重要的是,一种引领影像文化变迁的科技力量也随之显现。

技术赋能人文,引领文化变迁。7月26日,vivo在青海西宁这个地处青藏高原的省会之城,以2024影像盛典回顾了过去十年的移动影像之路。对于vivo而言,十年影像路,也是半部手机史。

盛典之上,与导演辛爽共同推出的《需要我时打给我》短片,也代表着vivo想要诠释的“人性化的专业影像”理念。通过记录这个时代的大众情绪,传递出对于生活、对于家人不同的爱、理解与表达,vivo助力创作者本心而为,追随热爱,尽情创作。

对于每一个拥有vivo手机的人来讲,热爱创作,亦是热爱具体的人与生活。

以一部手机,引领移动影像的文化更迭

为什么是电影?

1911年,自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努杜发表《第七艺术宣言》起,电影便上升到第七大艺术的高度,与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并列。要知道,这一宣言,也是把电影引入艺术殿堂范畴最早的论述。

作为一种集视听语言于大成的艺术类别,电影的发展已经跨越了从19世纪末期到21世纪初这一百多年,如今仍然是21世纪大众传媒、交流与娱乐的重要工具之一。

而这种强调中心化的媒介属性,让各种商业品牌趋之若鹜。从最基础的将产品置于电影场景之中,到出资赞助国际电影节,抑或是参与修复经典老片,往往这些动作都是出于品牌调性的曝光或者商业转化的目的。

但是vivo作为一家手机厂商,选择的是共创和参与。尤其是在当今流媒体、数字摄影机等新一代技术冲击传统院线以及每一块银盐颗粒屏幕的同时,电影导演开始选择与手机厂商合作,以一部手机开启电影级别的拍摄。

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是曾经高高在上的电影艺术跌落了神坛,而是传统电影工业看到移动影像的巨大潜力展开的转型怀抱。然而这种潜力,正是源于vivo过去十年在移动影像领域的技术突破与沉淀。

纵观这条十年移动影像之路,你会发现捕捉到每一次技术变革的vivo,一直在致力于将顶级影像技术向大众普及,从而降低高品质视频创作的门槛。

2021年,实现光学技术和计算摄影双突破的X70系列,带来了专业电影人像模式。2022年,采用独家蔡司光学镜头,配合影像算法突破极夜拍摄场景的X80系列做到了比肩微光夜视仪的水平,用户举起手机就能拍到头顶的璀璨星空。

2022年,搭载自研影像芯片V2与蔡司一英寸T*主摄的X90系列做到了还原更细腻的夜景色彩与画质;2023年,搭载自研影像芯片V3的X100系列让安卓手机人像视频正式进入4K创作时代;2024年,在前代基础上新增4K 120帧拍摄的X100 Ultra,实现了媲美相机的4K电影人像视频水平。

回顾过去这十年,从拍得到到拍得清,从拍得远再到拍出媲美专业电影级别的影像内容——移动影像技术在vivo的带动引领下,在长焦微距、全焦段人像摄影、超级夜景、4K电影人像视频等专业功能上实现了明显的进步。

如今,这种对于移动影像的技术引领,已经足以让vivo踏进电影文化的殿堂。作为一部完全使用vivo X100 Ultra手机拍摄的影片,辛爽导演的《需要我时打给我》讲述了一个跨越时代的中国式家庭故事。

从离异的父母,到缺位的父爱,再到时间的流逝以及生活的变迁,这些深深触及中国家庭的细节情绪浓缩在vivo X100 Ultra的镜头之下。而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我们也看到了横跨三代人、数十年光阴的情感表达的变化。

这种参与,是深入到每一个镜头的。在技术层面上,创作团队运用vivo X100 Ultra的2亿APO超级长焦、4K电影人像、防抖与画面稳定、专业模式等多种功能,并借助手机的便携性完成了特殊、刁钻角度的拍摄。

比如依靠2亿APO超级长焦镜头,辛爽导演和他的创作团队能够实现清晰的远距离拍摄,同时还能够加深空间的纵深感,从而使得《需要我时打给我》影片中的小于和老于在楼梯的对话镜头,能够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在情绪。

再比如4K电影人像。在人人都开始寻求“电影感”拍摄的今天,如何让人物背景虚化更自然,人物本身的眼神、表情能够得到正确的凸显成为了一项技术上的考验。而配合85mm人像镜头,vivo X100 Ultra的4K电影人像视频功能能够做到电影级景深虚化以及大师级焦点运镜切换,让观众更加容易被带入到故事当中。

好的内容能够承载着情绪的流淌。通过vivo X100 Ultra的影像科技,这个深刻洞察到中国式家庭关系的电影短片可以说深入到了国人的情感褶皱中。

而这其中也有变与不变。从曾经的电影荧幕到后来的流媒体,从当年的短视频再到当下的直播,媒介形式的衍变每一天都在发生,而随之更迭的影像技术也在飞速发展。但是有一点是亘古不变的,那就是人的情绪和共鸣。

当这样一部能够被唤醒起内心情感的电影级短片出炉,大众也看到了拿起一部vivo X100 Ultra就能拍出电影级短片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可能性早已开枝散叶,成为一片繁荣的人文影像生态。在此次影像盛典之上,FIRST青年电影展创始人宋文回顾了与vivo合作之路。

vivo通过与FIRST 青年电影展合作“超短片大赛”,共同开辟出一个“新电影物种”——超短片(Short Short Film)。区别于竞赛单元里常见的短片项目,超短片必须是在5分钟之内并拥有一流的声画和剪辑的完整电影作品。

如今,已是vivo与FIRST青年电影展合作的第五年。截至目前,“超短片大赛”共计收到了无数创作者近4.5万部超短片,同时也诞生了《当我们决定放弃的夜晚》、《如果可以》、《游者多未惧》、《宝儿》等优秀的年度作品。

人性化的专业影像,是始终以用户为导向的vivo,在这个全民创作的时代想要传递的理念。“vivo影像的发展,不仅取决于技术,也取决于创作者。”vivo影像产品高级总监李卓如此总结道。通过鼓励更多人拿起手机开启创作之旅,用移动影像的技术力量来记录时代的情绪变迁,帮助每一个创作者表达和思考。

由此,一场关于移动影像的文化更迭,得以在每一颗vivo的镜头中开启。

以十年影像之路,

开启科技人文的创作时代

乔布斯曾说,苹果是站在人文与科技的十字路口。给冰冷的科技注入人性的美感,是他作为联合创始人之于苹果的情怀。

事实上,这种情怀亦是一种来自人性的关怀。移动影像之所以能够成为手机厂商引领社会人文变革的技术工具,不止是能够带来激起用户换机动力的体验变革,更是一种技术赋能的影像文化在得以沉淀和发酵。

vivo的十年影像之路,是从2014年全球首款同时具备F1.8光圈和光学防抖的vivo Xshot的发布开始的。正是从这时起,vivo便开启了移动影像赛道的长期投入。

需要指出的是,这并非单纯是一场技术层面的角逐,同时也是结合外部强势媒介共创的开始。在2014至2018 年间,vivo推出X Shot技术后,联合《国家地理》中文版发起“vivo影像寻城记”,邀请用户在专业摄影师的指导下使用vivo手机记录城市之美。

2020年,也就是在全球智能手机行业同比下滑11.9%的那一年,vivo还在加速投入移动影像。一方面不仅推出了搭载全球首创的微云台系统的vivo X50 Pro,同时还在年底与光学巨头蔡司成为全球影像战略伙伴,并成立联合研发团队“vivo蔡司联合影像实验室”。

另一方面,vivo正式发布全球影像IP“vivo 影像+”,携手美国国家地理共同发起首届 vivo影像加手机摄影大赛,邀请世界各地创作者记录、发现和传递生活中美好。最后,还携手 FIRST青年电影展开创国内首个超短片竞赛单元,邀请参赛者使用非专业的轻量化设备完成五分钟内的视频影像表达。

这种鼓励全民创作的影像文化从未停歇。直到2021年,vivo影像文化还在进一步升级,不仅在原有的基础动作之上提出“人人都是创作者”的理念,同时还建立了VISION+影像学院,在10个城市开展了VISION+影像学院课程,美国国家地理推荐的摄影师为用户开展讲座,鼓励更多人开启自己的创作之路。

也是在这一年,vivo与蔡司的合作开始瓜熟蒂落。双方不仅共同设计打造了vivo X60 Pro+,同时vivo还发布了搭载vivo自主研发首款专业影像芯片 vivo V1的专业影像旗舰 X70系列。从此,也标志着vivo成功开启了专业影像芯片的自主发之路。无论是后来引领第二代双芯旗舰标准的自研芯片 V1+,还是X系列新十年开篇之作vivo X90系列上搭载的V2。

能够看到,vivo对于移动影像的发力,绝对不止于技术层面的研发创新,而是致力于成为一股引领影像文化发展的主导力量。这不仅是一部智能手机在今天这个时代作为创作设备的功能价值,更是一家科技公司在引领传统行业寻找未来的时代责任。

这也是为什么,持续引领移动影像文化的vivo,要为移动影像创作者打造一片繁荣的生态圈。从2021年首个进入国际摄影季的“我们的时刻——人人都是创作者”作品展,到2023年以“心临其境,再加一张”为题的vivo影像加作品展,在过去四年的影像文化耕耘中,vivo还先后与国内外青年创作者、电影导演以及影像艺术家合作共创影像作品,将影像创作的魅力传递给更多人。

而在这十年之路的探索之中,vivo也完成了自身影像文化使命与技术布局的奠定——以技术赋能影像,让每一个人成为创作者。对于vivo这样一家科技公司而言,其背后依靠的是“自主创新和联合创新”的发展路径,持续在光学、算法、算力三大底层技术深耕来解决各种用户痛点,持续推动以X系列为代表的影像技术升级。

例如在自研方面,vivo“蓝科技”矩阵的蓝图影像,已构建起超感人像系统、苍穹夜景系统、风驰视频系统和AI原像引擎,配合V系列蓝图自研影像芯片,通过影像算法赋能,助力视频拍摄克服各类极限场景。

在每一轮技术浪潮的变革里,总有一个主导方能够撬动整个产业的力量共同向前。而坚持“人性化的专业影像”理念的vivo,通过整合产业资源已经在影像安全、3D影像/XR、视健康这三大未来赛道里实现了前瞻性布局。

消费电子的市场天平,总是垂向消费者一端。而科技创新不只是带来技术的跃迁,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考方式。尤其是当一部小小的手机成为能够与专业单反相媲美的创作工具,我们或许应该重新思考包含科技与人文双重含义的影像力量。

总之,科技为人文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而人文也为科技提供了新的价值导向。在以人性化的专业影像让全民成为创作者的今天,vivo显然已经开启了科技人文的全民创作时代,向下一个影像边界的探索不断迈进。

移动vivo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