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若涉虚假宣传情节严重可触犯法律
近日,不少街坊向新快报记者投诉,在各大电商平台的直播间,“情景剧”一部比一部精彩,“悲惨世界”随时上演,不少消费者特别是老年消费者同情心泛滥,冲动“情感消费”。业内人士也透露,直播卖货行业良莠不齐,个别主播把卖货直播间变成了演戏的舞台。对此,法律专业人士提醒,消费者要理性对待卖惨带货直播,必要时可通过诉讼维护自身权益。
带货套路
主播“卖惨”煽动消费者下单
“我妈都魔怔了,这段时间被一个卖珠宝首饰的主播的悲情人生故事吸引,天天看直播,天天买,咋说都不听,拦都拦不住。”丁女士最近很发愁,她告诉记者,她母亲今年65岁,在同龄玩伴的熏陶下,在快手平台看直播卖货看上瘾,几乎天天都要花个把小时在某直播间蹲点。
丁女士说,一开始,买的都是十元以下的首饰用品,她也没怎么理会,近几日发现母亲居然越买越贵,几百元的南红戒指、翡翠吊坠、珍珠项链等下单不手软,丁女士赶忙到母亲常去的直播间瞅瞅。
“那个女主播把自己说得真的很惨,被老公情感背叛,老公还欠下一大笔债务,自己身体不佳,还要直播卖货养儿女。一会卖货讲解珠宝知识,一会又流泪讲述自己的悲惨人生,非常煽情。”丁女士说,母亲是个不爱佩戴珠宝首饰的人,最开始下单,就是因为同情女主播遭遇,买东西支持一下。“我发现很多卖珠宝首饰的都是这种剧情,于是我跟我妈说,这些直播间是有剧本的。她根本不信,还为此跟我吵架。”丁女士苦恼不已,不知道该怎么跟母亲沟通,才能解决这个事情。
与丁女士有相同遭遇的人不少,经过与直播间购物人群的交流,记者发现,有人觉得物美价廉下单,也有不少人因为相信主播身上的故事而产生购买行为。
曾女士是位全职妈妈,她常常一边做家务,一边看直播“捡漏”。“有段时间我喜欢买一些有机农产品,一天深夜逛到一个农民老伯的直播间。他说为了养家糊口学着卖农产品。一则我有需要,二则觉得这个老伯太可怜了,我就下单了。”曾女士告诉记者,后来收到的番薯、玉米等农产品质量有点差,没有再次购买了。“我也没生气,也没去投诉,就当是为自己的同情心买单吧,不过只此一次。”
余阿姨来自广东农村,在直播间碰到来自农村“身残志坚”或“家世悲惨”的主播,她总会忍不住下单支持,“我女儿跟我说,他们的故事就像电视剧剧情,我有时也会怀疑,但看到他们的样子,我就是很容易冲动下单。”
业内人士
“有些主播真是影帝影后级别的”
就直播间卖惨套路消费者这一话题,记者采访了从事直播工作多年的阿琪。阿琪坦言,对于直播带货来说,选品重要,直播间的脚本也不容小觑,包括直播场景布置、相关道具、主播的人设,以及主播应该何时、如何回应粉丝等等。
“适当的内容营销,诸如主播和粉丝交流、分享自己的生活,的确能够拉近主播与粉丝之间的距离,增加彼此的信任感,有助于促进成交率。”阿琪说,为了让直播间更有购物氛围,直播团队一般都会专门设“氛围组”,不停留言支持主播。有的假装是持续复购的老顾客(钻粉、挚爱粉),有的假装是刚下单的新顾客(新粉),从而激起犹豫不决的围观者的购买欲。
“虽然说主播不会演戏很难做好直播卖货,但某些直播间越来越没有底线,场场直播都又哭又闹,这样下去,是没法让直播带货行业走长远的。”阿琪告诉新快报记者,有些直播带货的编导是从事过影视行业的编剧,“有些直播间的主播(表演)真是影帝影后级别的。”
2023年央视“3·15”晚会就曝光过“苦情戏”直播套路,揭露了不少网红主播利用虚假身份和感情来诱骗老年观众消费的骗局。这些主播在直播间中假扮孤儿、残疾人、癌症患者等可怜角色,以博取观众尤其是老年人的同情和信任,进而推销一些质次价高的商品。
曾在多个电商平台工作过的冯先生表示,平台对入驻的商家运营有审查、监管的责任,然而对商家直播间是否以虚构事实甚至炮制惨剧的营销方式欺骗消费者,平台很难逐一去查明。不过,只要有消费者发起投诉,平台方面就会跟进处理,对不合规的直播间销售者采取措施,防止消费者损失继续扩大。
冯先生建议,如果发现商家在直播卖货中,有卖惨套路消费者的倾向,可以录屏向平台投诉。他呼吁消费者理性消费,“直播虽然拉近了距离,但消费者切莫只考虑商品价格低,或被主播的故事感动,从而忽视产品质量,以及自身的购买需求。”
心理专家
情感型消费需警惕“虚假卖惨”
“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些卖惨的主播是利用消费者的共情的心理,来达到让消费者慷慨解囊的目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轻舟(广州)心理健康咨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何维表示,相似的经历、猎奇的心态、同情心……消费者基于特定情感而产生的这种购物行为,属于情感型消费。
“如果主播真的遇到很大困难,通过直播让大家帮一把,这无可厚非。但虚假卖惨,把‘悲惨’当做卖货的噱头,并且卖一些假冒伪劣商品来欺骗消费者,这种行为是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监管的。”何维认为,对消费者来说,很难去辨别主播说的真假,还是要尽量从一些正式的渠道、正规组织去捐赠和献爱心。
律师说法
卖惨、演戏带货涉及虚假宣传
“卖惨、演戏炒作式带货涉及虚假宣传,会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广告法等法律规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触犯刑法,构成诈骗罪、虚假广告罪等。”广东穗南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高级合伙人张学仪律师表示,要理性对待“直播卖惨”这种现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主播的悲惨境遇是真实的且所售卖产品质量没有问题的话,这种卖惨是可以接受的,并未违反法律规定。但如果主播是卖惨欺诈营销,或其卖惨销售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那其行为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也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需承担一定法律责任,如公开道歉,赔偿损失等。
张学仪律师建议,相关直播平台及其运营方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管理,如构建主播准入机制,强化直播巡查和管理惩戒措施、建立通畅的用户监督举报渠道等。对消费者来说,要理性对待卖惨带货直播,如意识到自己被骗,要积极维权,用好平台的投诉反馈机制,必要时可通过诉讼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链接
虚假助农、售卖假货 多名百万粉丝网红被捕
凭借“大山孤苦女孩”形象,主播“凉山孟阳”迅速走红坐拥386万粉丝。然而,在其走红后,陆续有网友曝出“凉山孟阳”直播卖货是卖惨摆拍,所谓的“原生态农产品”其实来自批发市场。
2023年9月,凉山州公安机关成功侦办了以“凉山曲布”“赵灵儿”“凉山孟阳”“凉山阿泽”为代表的四川首例“系列网红直播带货案”。这些“网红”在MCN机构的孵化下,打着助农旗号,通过摆拍虚假视频,打造“大凉山原生态”人设,带货销售假冒的大凉山特色农产品,谋取高额利益,涉案金额超千万元。该案件已抓获犯罪嫌疑人54人,其中网红主播11人。
今年3月,凉山州昭觉县人民法院对“凉山孟阳”“凉山阿泽”案一审宣判,共有8人因虚假广告罪被判刑。其中,“凉山孟阳”被判刑11个月,处罚金8万元。
■新快报记者 梁燕芬 谢源源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