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花那么多 为啥古人偏偏用桃花形容女子?

好看的花那么多 为啥古人偏偏用桃花形容女子?
2024年06月30日 07:21 快科技

自古以来,人们从不吝惜对女性美貌的褒赞,而最常用的词语之一就是“貌美如花”。

你可曾想过,用来形容女性的花,究竟是什么花呢?

有人说,必须是玫瑰;也有人说,一定是牡丹……在中国,有太多的花卉都被赋予了美人意象。然而,最早被使用的,却是桃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zhēn)。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经·周南·桃夭》

这是一首上古先民庆贺新婚、赞美新人的诗。虽然只有寥寥数十字,却借桃的花、果和叶反复咏唱,描绘出姑娘出嫁,美颜盛装的美好景象。

尤其“灼灼”二字,更是借桃花形容少女,少女明艳动人的形象跃然纸上。自此,桃花便成为了“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

那为何古人偏偏会选择桃花来形容女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园有桃,其实之肴

桃是蔷薇科、桃属的一种落叶小乔木,其果实美味多汁,深受全球人民喜爱。桃的种名“persica”意为“来自波斯的”,这是因为在古罗马时期,桃的果实被称为“波斯苹果”。

后来,这个名字逐渐被欧洲各国语言继承,于是就有了英语中的 peach、法语中的 pêche、德语中的 pfirsich 等。

其实,桃的原产地并非波斯,而在中国。

《诗经·魏风·园有桃》开篇即是“园有桃,其实之肴”,“园”指的是栽培果树林木的地方,由此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种植美味的桃子了。

此外,《诗经·卫风·木瓜》中写道:“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说明在那个农业科技尚不发达、生产力低下的年代,桃子被人们当成贵重的礼物相互赠与。

我们不仅有最早的文字记录,还有大量的考古证据。科学家们在位于浙江的河姆渡遗址中,就发现了 6000 多年前古人类食用后留下的野生桃核。

而 2015 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周浙昆团队发现的桃核化石——“昆明桃”,距今已有 260 万年历史,为桃这个物种起源于中国提供了最新的有力证据。

距今260万年的野生桃核化石——“昆明桃”(图片来源:参考文献[3])
距今260万年的野生桃核化石——“昆明桃”(图片来源:参考文献[3])

正因为果实美味,大约在公元前 2 世纪,桃就沿着丝绸之路经由中亚向西传播到波斯。在其后的几百年间,先到达罗马,再随着罗马军团的足迹传遍欧洲大陆。

在 15 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桃又被欧洲移民带到了美洲,自此成为全球温带地区重要的树种之一。

目前,全球近百个国家都在种植桃,产量最多的自然是我们中国,其次还有美国、日本和意大利等。而在这漫长的传播和栽培过程中,勤劳智慧的中国人为全人类能吃上更美味的桃子贡献巨大。

在中国第一部综合性辞书《尔雅》的《释木》篇中就有对桃树品种的记载:“楔,荆桃。旄(máo),冬桃。榹(sì)桃,山桃……”。

其后,随着嫁接和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桃树品种进一步增加,到了南北朝时期,在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记载的桃树品种达到了近二十个。

时至今日,好吃的桃子已经衍生出了软嫩多汁的水蜜桃、造型奇特的蟠桃、色艳肉脆的油桃、皮薄肉黄的黄桃、气味香甜的毛桃五大类,1000 余个食用品种,而其中超过六成都是由中国人选育的。

A.水蜜桃B.蟠桃C.油桃D.黄桃E.毛桃(图片来源:作者摄)A.水蜜桃B.蟠桃C.油桃D.黄桃E.毛桃(图片来源:作者摄)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与浅红

相比梅、梨、杏、李,同属蔷薇科的桃花更加绚烂美丽。在取食果实的同时,古人也开始从桃花的自然美中找寻精神的慰藉。

每年 3~4 月,桃花“争开不待叶”,红色的花朵芳菲烂漫、妩媚鲜丽,如一片片红霞,与绿树婆娑的垂柳相衬映,形成了桃红柳绿、柳暗花明的春日胜景。因此,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桃花便成了春天的象征。

根据近 30 多年的物候期监测数据分析,科学家们发现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在我国桃的花期较 20 世纪 80 年代提前了 10 天,这也难怪大家会觉得近些年春天似乎来的更早了。

恰因起源于中国,又是春天最常见且早出现的繁花,加之其娇艳美丽的花容,繁茂硕大的果实,桃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古人赞誉女性的理想之物。

桃花花蕾娇嫩可爱,开花时绚烂夺目、艳如彩霞,花落则是落英缤纷,如诗如画。美丽的桃花成为无数文人赞美、歌颂的对象。

出于对大自然的热爱,在诗人们的眼中,桃花所在之处便是美好的地方,这也是“貌美如花”的“花”指的是桃花的原因。

在选育果树品种的同时,他们也着手选育观赏桃的品种。在桃的主要变种中,寿星桃和碧桃是主要供观赏的。

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代代的亲本杂交,选育出了单瓣和重瓣等众多不同的花型,色彩也从粉色、红色、纯白色到各种杂色(见下图)。近年来,随着分子育种技术的广泛应用,桃的育种周期被大大缩短,优良性状的定向改良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观赏桃的不同花型:单瓣型(A)、梅花型(B)、菊花型(C)、月季型(D)、牡丹型(E)和铃型(F)(图片来源:A、B谭季钊摄;C、D、E、F寻路路摄)

此外,为了让桃的姿态更加优美,在栽培的过程中,人们也有意去培育更为多样的树形。

目前,观赏桃的枝型除了常见的直枝,还有小枝拱形下垂的垂枝桃类,株型矮小、节间很短的寿星桃类,以及树形上宽下窄如扫帚的帚型桃类等。

目前,全世界观赏桃的品种大约有 100 余个,其中近半数是出自国人之手。

 不同枝型的观赏桃(从上到下依次是直枝型、密节枝型和垂枝型)(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不同枝型的观赏桃(从上到下依次是直枝型、密节枝型和垂枝型)(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不同枝型的观赏桃(从上到下依次是直枝型、密节枝型和垂枝型)(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结语自《桃夭》始,美艳的桃花不仅成为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甘甜的桃实也成为了大众喜爱的佳果。

而桃的价值与众多美好的寓意,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中国植物志》手机版

[2]孙鹤. 《诗经》中的贺婚诗研究. 青年文学家,2023,17

[3]260万年前的桃核化石. 生物进化,2016,01

[4]俞明亮等. 新中国果树研究70年—桃. 果树学报,2019,36(10)

[5]苑兆和等. 果树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45(04)

[6]吴其濬. 植物名实图考. 北京:中华书局,2018.

[7]曹寅等. 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2013

[8]王力荣. 中国桃品种改良历史回顾与展望. 果树学报,2021,38(12)

桃之夭夭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