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昔日明星独角兽破产了,曾9轮融130亿

又一昔日明星独角兽破产了,曾9轮融130亿
2024年06月29日 13:08 投中网

造车新势力失去了光芒。

刚提车厂家就破产了,这是现在买电动车的一大风险。就在上周,又一家美国著名“造车新势力”Fisker放弃了最后的挣扎,宣布进入清算程序。从2023年11月开始,Fisker就因债务违约进入破产重组。但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最终并没有任何投资方出现,只能转入清算。目前Fisker的债务大约是8.5亿美元,预计清算资产后只能偿付其中一小部分,大部分债券持有人很可能会颗粒无收。Fisker以轻资产模式运营,没有自己的工厂,其资产中最值得注意的是4000多辆库存的 “Ocean”电动SUV。目前Fisker正在与租车公司谈判,准备把它们打包卖给租车公司跑Uber。即便按“Ocean”25000美元的零售价,这些车也只值1亿美元。Fisker创立后曾被称作是“第二个特斯拉”、“特斯拉杀手”,一度颇为风光。根据Cruncbase的统计,Fisker历史上融资9轮,总融资额达18亿美元(约130亿人民币)。2020年Fisker在纽交所上市,市值最高时近80亿美元(约580亿人民币)。2024年以来FishkerFisker股价跌去超过99%,已几乎归零。眼下电动车市场寒风阵阵,特斯拉的股价与巅峰时相比已经跌去了50%以上,这些后来者就更不好过了。美国三大“造车新势力”中,Fisker走向破产清算,Rivian市值相较于最高点已经缩水了94%,Lucid市值也跌去了96%,处境都非常惨淡。宝马、阿斯顿马丁的设计师创业知名汽车设计师创业、与特斯拉渊源颇深,Fisker曾经是众多的“第二个特斯拉”中最引人瞩目的公司之一。Fisker的创始人Henrik Fisker,是一位来自丹麦的资深豪车设计师。他1989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宝马集团,在汽车行业干了三十多年,宝马Z8、阿斯顿·马丁DB9等车型都出自他手。2007年,Henrik Fisker已经是一家独立设计公司的创始人,他接到特斯拉的委托做一款新车的前期设计,这就是后来的Model S。也因为这个订单,Henrik Fisker决定创立一家新公司Fisker Automotive,正式开始了自己的电动车创业之旅。Fisker的起步并没有比特斯拉晚多少,可以说是造车新势力的前辈。2008年Fisker Automotive推出了其第一个车型Fisker Karma,这是一款增程电动车。由于刚设计完Model S就自己创业了,特斯拉怀疑Henrik Fisker剽窃了特斯拉的技术成果,为此将Fisker Automotive告上了法庭。不过,Fisker Automotive后来全面胜诉,还获赔了110万美元的律师费。Fisker Karma是一款定位于高端市场的增程式电动车。2010年Fisker Karma参加上海车展上,当时公布的预售价是160万元人民币。这款车是个失败的尝试,总共只卖出了2000多辆。这最终导致Fisker Automotive在2014年宣告破产。但Henrik Fisker并没有就此放弃。2016年,他又创立了一家电动车公司,名字还叫Fisker,这就是这次破产事件的主角了。2016年是电动车赛道开启第一轮大爆发的前夜,电动车是未来逐渐成为共识。特斯拉的股价从2016年12月开始上涨,并在之后的半年时间翻了一倍。重新创业的Henrik Fisker获得了比上一次创业更多的资源支持,他从传统车企找来了一众高管组建团队,并且放弃了Fisker Automotive的增程路线,像特斯拉一样专注打造纯电汽车。根据Cruncbase的数据,Fisker在2017年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有两家。第一家是Thynk Capital,这一家专注于生命科技和技术公司的早期投资的VC,其官网上自称“历史投资业绩位列行业前1%”。另一个投资方则是来自中国的金沙江资本。2018年,Fisker宣布获得Caterpillar Ventures(卡特彼勒风险投资公司)的战略投资。Caterpillar Ventures的母公司Caterpillar是世界领先的建筑和采矿设备、柴油和天然气发动机,以及工业燃气轮机和柴油电力机车制造商。2020年7月,Fisker宣布C轮融资,投资方为Moore Strategic Ventures。2020年10月,Fisker加入了当时的SPAC热潮,与SPAC公司Spartan Energy Acquisition Corp反向合并后登陆纽交所。上市过程中,Fisker获得了10亿美元的新融资。上市后Fisker的股价一度暴涨,2021年3月份的顶点时其股价相对发行价涨了两倍多,市值近80亿美元。当时的Fisker与Rivian、Lucid一道,号称美国三大“造车新势力”。2023年6月,Fisker还宣布要进入中国市场,在上海开设交付中心。当时其高管对媒体说,Fisker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定位是“与特斯拉并列的唯二外国电动车品牌”。首款车暴毙但是,Fisker这么多年来一直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造车的进度太慢。Fisker的首款车被命名为“Ocean”,是一款对标特斯拉Model Y的纯电SUV,这款车在2019年官宣,而后量产时间不断推迟,一直到2023年5月才交付了首台车。Fisker等于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开始交付后,Fisker也是问题不断。首先是产能起不来,Fisker原定目标是2023年的生产2.3万辆车,到2023年11月把目标降低到1.3万-1.7万辆,但实际结果是2023年只生产了1万辆。然后销售情况也远不及预期。2024年3月Fisker发布财报,表示由于2023年的需求未达到管理层的预期,库存汽车约为4700辆。由于库存积压,Fisker在2024年初暂停了生产。也就是说,Fisker的首款车只生产了1万辆,卖出了其中一半,另一半则滞销。这还不是最糟糕的,Fisker自交付第一辆车之后,就不断出现质量问题,进行了三次召回。对一直在烧钱的Fisker来说,首款车不容有失,Ocean的这种表现无疑是敲响了Fisker的丧钟。财报显示,2021-2023年,Fisker营收分别为10.6万美元、34.2万美元、2.73亿美元;净亏损分别为4.71亿美元、5.47亿美元、9.4亿美元。三年总亏损20亿美元。2023年11月,Fisker最大的单一债权人、私募股权投资公司Heights Capital启动了“风控”程序。在Fisker上市后,Heights Capital通过优先票据向Fisker投资了1.85亿美元。眼看Fisker面临破产危险,Heights Capital以Fisker迟迟未提供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为由,要求把Fisker的所有资产列为其债券的抵押品。这导致了Fisker进入破产程序。此后的半年多,Fisker一直在挣扎求生,通过进行大幅度的裁员、关闭直营店、取消道路救援等服务的方式削减支出。但仅是节流显然不足以拯救公司。Fisker生存的希望有两个,一是尽快把库存车辆卖掉,回笼资金,同时增强投资者信心。过去几个月,Fisker一直在北美和欧洲寻找新的经销商,5月份还宣布在美国增加三家新的经销店,在Henrik Fisker的老家丹麦也增加一家新的经销商。但这些努力没有换来销量,毕竟谁会买一家快破产的公司的车?Fisker的另一个希望是找新的投资者入场。曾有报道说日本的日产集团有意注资4亿美元,但谈判早在3月份就已经破裂了。最后Fisker还是迎来了最坏的结局。6月17日,Fisker提交了破产保护和重组申请。6月21日,该案的律师表示Fisker的破产程序将是清算资产以偿还债权人,而不是通过新融资进行重组。这意味着Fisker将彻底消失在电动车的历史上。造车新势力的黄昏Fisker的破产背后,是造车新势力们的集体乏力。当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增速整体放缓,市场进入残酷的价格战、内卷,造车新势力也就失去了光芒。放眼整个欧美市场,在电动车时代撼动了传统汽车行业格局的企业,只有特斯拉一家而已。统计显示,2023年美国纯电动车总销量大约120万辆,其中特斯拉占据半壁江山,其余60万辆销量基本被福特、通用、斯特兰蒂斯(Stellantis)等传统几大汽车集团瓜分。而那些所谓的“第二个特斯拉”、“特斯拉杀手”都难成气候。归根结底,造车需要的资源和能力太过综合。比如马斯克曾批评Henrik Fisker,“他根本不懂电动车,总以为凭借优秀的设计就能让电动车变得畅销,但其实一切的根源是技术问题。”回顾最近一两年国内外倒下的造车新势力,会发现它们的剧情相当的雷同。在2020年的流动性泛滥中,大量热情流入电动车赛道,它们的估值、市值都一飞冲天。但在紧随其后的暴力加息阶段,在没有持续资金注入的情况下,它们交付能力差、难以自我造血的弱点就暴露了出来。最终在不断扩大的亏损之下黯然退场。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