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视角下的宁德时代风波 能否稳固霸主地位?

ESG视角下的宁德时代风波 能否稳固霸主地位?
2024年06月29日 08:01 投资者网

《投资者网》乔丹

近日,一则关于宁德时代推行“896工作制”并号召员工“百日奋战”的消息在市场上迅速传开,随即在社交媒体上掀起波澜。对此,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曾毓群在6月25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回应,称“奋斗一百天,就是号召大家去练好基本功,我们没有强迫大家。”

从更深层次来看,宁德时代此次的倡议可能与其当前面临的市场竞争加剧紧密相关。

在动力电池行业,宁德时代虽然一直保持着主导地位,但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竞争态势也日趋激烈。部分汽车制造商开始着手自产电池,以降低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同时,国内外其他动力电池企业也在积极寻求市场份额的扩张,这无疑给宁德时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去年员工减少近3000人

宁德时代提出了“百日奋战”的倡议,或旨在通过强化员工的基础能力,提升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尽管宁德时代的初衷是好的,但“896工作制”的提法仍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对这种工作制度表示担忧,认为它可能会对员工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而如今国内如火如荼的ESG,其中一项便是将劳工管理作为了考核指标。从ESG的视角出发,员工是企业不可或缺的宝贵资产,他们的效率和活力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员工所关注的议题,如平等就业机会、薪酬与绩效、职业健康与安全、福利权益保障、工作环境以及晋升通道等,都成为了企业不可忽视的方面。

同时,员工流失率也通常被用作衡量企业劳工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过高的员工流失率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稳定运营,还会增加企业的招聘和培训成本。

根据数据显示,宁德时代在2023年的员工总数为11.61万人,相较于2022年的员工人数,减少了2859人。这一变化在宁德时代的发展历程中相对罕见。Wind数据显示,自2019年起,公司的员工人数经历了显著的增长,从2.68万人增长至2022年的11.89万人。因此,2023年的员工数量下降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进一步观察发现,2023年宁德时代的员工减少主要集中在生产人员上,从2022年的8.91万人降至8.18万人。这一变化或许是企业面对市场变化不得不做出的调整。事实上,2023年宁德时代的产能利用率也相较往年出现了显著下降。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宁德时代正承受者不小的压力。

产能利用率下降

宁德时代的业绩规模在2023年上了新的台阶,营收达到4009亿元,较上一年增长22.01%;净利润更是跃升至441亿元,同比增长了43.58%,这一成绩也是宁德时代首次年净利润突破400亿元大关。核心业务聚焦于动力电池系统,该业务营收达2853亿元,同比增长20.57%,占总营收的71.15%。

然而,从产销情况来看,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系统已不如从前那般繁荣。根据财报数据,2023年的产能利用率为70.47%,相较于2022年的83.4%下滑了12.93个百分点。

从销售和生产量的增长速度来看,尽管2023年这两项指标仍然呈现增长态势,分别增长了34.95%和19.69%,但相较于往年,增速已显著放缓。例如,2022年的增速分别是116.6%和100.2%,而2021年更是高达184.82%和213.87%。

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据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的数据,2023年,其在国内的动力电池使用量达到171.9GWh,同比增长28.7%,并以44.5%的市场份额连续七年蝉联榜首。另据其财报自述,公司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全球市场份额连续多年保持第一。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动力来源,这也是区别于其他传统燃油汽车的标志性部件。然而,动力电池的高成本也为车企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在2022年的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曾笑称,动力电池成本已占据新能源汽车成本的40%~50%,甚至60%,似乎在为宁德时代“打工”。

过去,除了比亚迪和长城之外,其他汽车品牌几乎都选择从外部采购电池。但随着电池成本的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自主研发动力电池。

从2023年12月起,埃安、极氪、蔚来等造车新势力纷纷发布了自研电池。同时,合资和外资企业也在这一领域加大投入。宝马、大众、福特、丰田、本田等车企均推出了自研电池计划,部分车企更是将目标锁定在更先进的固态电池技术上,意欲借此“出奇制胜”减轻对宁德时代的依赖。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原本在动力电池领域就有所建树的比亚迪,近年来发展势头同样迅猛。根据SNE Research发布的全球动力电池统计数据,2024年1-4月,比亚迪在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行榜中位列第二,仅次于宁德时代。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未来的挑战,宁德时代正在技术研发上奋进。其在今年6月接待高盛、淡马锡、睿远基金等机构调研时表示,如果用技术和制造成熟度作为评价体系,按1-9打分,公司全固态电池研发项目目前处于4的水平,计划到2027年达到7-8的水平,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

同时,宁德时代也在加强产业合作,如今年6月开工的北京时代电池基地项目,标志着公司与北汽、小米汽车、理想汽车等建立供应链合作,将推动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集群效应,此项目还体现了对环保的承诺,采用“灯塔+零碳工厂”标准设计,计划于2026年投产。(思维财经出品)■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