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CMO王其鑫:聚焦AI机器人,携手钉钉探索数智化提效路径

宇树CMO王其鑫:聚焦AI机器人,携手钉钉探索数智化提效路径
2024年06月28日 17:59 牛华网

6月26日,“MAKE 2024:AI全明星钉钉生态大会”在北京举办。宇树科技董事、CMO王其鑫出席大会并发表主题演讲《数字化智能化融合的创新实践与探索》,分享了宇树如何用钉钉提升协同与生产效率,并最终通过机器人技术为各行业创造价值。

王其鑫表示,宇树一直以来致力于推动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创新打造了四足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等多款产品,希望未来与钉钉一同探索更多AI应用场景,为大众带来更多智能化和人性化的解决方案。

以下是王其鑫的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宇树的王其鑫,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受邀参加这场汇集了行业精英和创新思维的钉钉生态大会,刚刚大家看到的四足机器人的表演其实就是来自于我们公司的消费级四足机器人Go2以及行业级四足机器人B2,大一点是行业级应用的。

我们宇树一直以来致力于推动机器人技术的进步,我们相信技术的力量在于连接和赋能,正如钉钉所倡导的让工作更简单高效,我们也希望能够用我们的四足机器人或者是人形机器人的产品为人们带来更多智能化和人性化的解决方案。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宇树是如何通过机器人技术和钉钉强大的工作能力相结合,为我们创造更多有趣或者是更有价值的应用场景来提升生产和办公的效能。

2013年我们宇树创始人王兴兴正在硕士读研期间,开创性地开发一款低成本、高性能纯电驱动的四足机器人XDog,当时在世界范围内只有科研机构或者高校研发过液压驱动的四足机器人,电驱动和液压驱动是什么区别呢?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的区别,可能看起来都是一个壳子和四个轮子,但是内部的构造方式、驱动方式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在2015年的时候,王兴兴把他毕业作品XDog研发的过程发布到网上,就在我们机器人圈里小小的火了一把,有人找到他说想要购买,也有人说想要投资,所以他在2016年的时候来到了杭州成立了宇树。

四足机器人其实通俗一点说就是我们说的机器狗,其实就是一个仿生四足动物形态的机器人,相比于轮式或者履带式的机器人有更好的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比如说可以上楼梯,刚刚看到的机器狗顺着楼梯上和下的,这种四足机器人或者足式机器人可以更好的代替人类去一些有毒气或者有辐射的地方来执行任务,目前来说我们公司的四足机器人是全球销量最高的一款,已经占到了全球出货量的60%-70%以上,业务范围覆盖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国家和地区,行业级四足机器人已经应用在了电力巡检、消防救援、园区安防等领域,我们的消费级四足机器人售价最便宜一万人民币起步的,在天猫、京东就可以直接购买,可以帮你取外卖、送快递或者是跑步帮你背水,买菜帮你背包一些简单的事情。

随着这两年AI大模型的火热,人形机器人作为AI大模型最适合的硬件载体也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我们知道人类的世界其实就是为人这种形态而设计制造的,所以说我们如果要是能研发一款人形机器人就可以更好地适配于我们的世界,比如说现在只有人可以坐在这里参加这场大会。

我们的四足机器人研发的过程中已经将它的所有跟足式机器人相关的技术全部实现了自研,比如说足式机器人的电机、减速器、传感器、驱动器等等,也包括AI算法、运动控制算法、感知算法等等其实全部都是自研的。

所以说当我们打算要做这样一款人形机器人的时候,过去半年左右的时间研发了第一款人形机器人H1,这款人形机器人也打破了许多的世界记录,比如说它是全球跑的最快的一款人形机器人,速度大概是3.3米/秒,跟普通人的慢跑速度差不多,也是全球首个实现了纯电驱动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原地后空翻,当然这款人形机器人全球的出货量也是遥遥领先的,我们在今年5月份的时候推出了第二款人形机器人G1,这款机器人是一个综合类的机器人,售价是9.9万人民币起步。这个价格在我们人形机器人的圈子里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我们在发布当天其实凭着一己之力就拉升了当天机器人企业相关板块的涨停。

之前也有过几次出圈的经历。第一次是2021牛年春晚的时候和刘德华、王一博、关晓彤一起同台表演,当时一共去了24台四足机器人装扮成一个小牛奔奔的形象,当时做的是一个全自动队形变换的表演。第二次在去年的杭州亚运会,我们在亚运会上捡铁饼和标枪,很多人都看过视频,被网友称呼为哈吉米、显眼包,这个其实就是Go2四足机器人上一代的机型叫Go1。

宇树是一家以科技创新作为核心动力的企业,我们其实非常注重数字化和智能化,数字化是连接虚拟与现实的桥梁,是企业能够实现高效运营的关键,所以说我们在产品研发、生产流程上已经全面引入了数字化技术,包括市场管理、市场策略等方面也都开始深入的应用以保证企业能够不断地创新突破。

智能化是机器人发展的必然趋势,宇树机器人研发的过程中也不断地提升我们的机器人智能化水平,比如说通过算法研究、机器学习、传感器融合等等让机器人具备更高的自主性、适应性和学习能力,让它可以满足在不同领域场景下的不同应用的需求。

近几年已经开始使用钉钉作为企业的IM工具,此前其实我们用过很多工具,最早我记得有QQ、个人微信包括飞书等等,其实沟通工具比较多,让各个团队找人很困难,沟通信息非常散乱,尤其有的时候为了一些业务协作,一些文档、音视频文件其实不在一个统一平台,非常混乱,导致我们需要为某一个项目做一些文件的迁移,再加上我们作为一家以技术驱动的公司,其实我们对技术和信息的安全合规要求是非常高。

目前来说,我们已经使用了钉钉作为我们的专属办公工具,搭建了一个统一的协同办公平台,统一了全公司的IM通讯、OA审批、文档、音视频等等的,让组织在线、协调在线、信息在线。

同时钉钉提供的网关全新配置和水印文字等等,让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人群做不同的权限分配,保障了公司的信息安全。

过去实际上内部有一套非常完整的研发流程,但是之前还是需要口口相传,对于新来的同学也想要快速的融入,需要老的员工来言传身教,日常如果想做项目的对接,也需要各种的线下会议拉群表格等等的,非常烦琐。管理层如果想要了解项目进度也需要线下的会议或者员工各种汇报,对我们做出决策的及时性、有效性做出了一些挑战。

我们内部也有一些业务系统,导致了信息也是零散地分散在各个平台,没有办法统一的查阅和查看,现在正式引入了Teambition作为项目管理工具帮助我们实现研发项目的全面管理,通过这个Teambition可以固化了几套标准化的研发流程,这样新人加入进来就可以快速地上手,知道找谁协同,也知道了自己做好这个事情的标准是什么。

再一个就是可以轻松地记录每一项任务的进度,保障所有工作都可以按照我们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

同时钉钉+Teambition这样一个结合,也极大的提高了我们跨部门协同的效率,让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和协作变地更加顺畅,之前我们做项目也就习惯性的拉群,日常信息可以在群里沟通,但是一些重要的信息会通过Teambition做处理和跟进,这样不会遗漏一些重要的信息。

更重要的是Teambition承载了一个核心的过程数据,给到我们实时的数据统计来支撑我们可以更好地做一些决策。

近期我们和钉钉已经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正在两个方面深化合作。

第一,利用钉钉AI助理控制宇树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比如说在一些复杂的环境里应用的时候,石油管道的巡检、灾区救援、复杂地形的勘探,我们的工作人员只需要在钉钉界面向AI助理发出指令前往某个区域检查设备的受损情况并且拍回一个高清的照片,AI助理就可以解析这个指令指挥我们的四足机器人穿越一个复杂的路况或地形用它的平衡性和机动性完成任务。同时又可以基于四足机器人的传感器来将数据实时地返回,我们的操作者只要坐在办公室,就可以看到现场的项目进度。

第二,让AI助理为我们的生产和办公提升一些效能,比如说在办公场景里可以让AI助理根据宇树定向的分析能力,然后优化会议室分配,办公资源的调度。

可以让AI助理帮我预约一个10点的会议室并且配备会议系统,AI助理可以根据会议室的占用情况和会议规模以及参会人员的时间安排,自动帮我分配一个最好的会议室,也可以基于历史的数据分析预测一段时间内的会议使用需求,比如说每周都要开一个周会,AI助理可以帮助我们每周在固定时间准确的预约好我们的会议室。

未来我们希望能够跟钉钉一起探索更多的应用场景,还是比如说刚刚这个会议室可不可以让钉钉的AI助理和人形机器人做一个结合。

比如说我向AI助理发了一个指令说是明天上午接待某某访客需要一个会议室,AI助理预约好会议室之后可以将指令再进一步解析,指派人形机器人把我们的会议室整理好,实地检查好之后第二天在访客到来的时候可以让人形机器人的摄像头对访客进行人脸扫描,将对应的访客引导到对应的会议室里,这样一个应用场景会更加的智能化和人性化。

再比如说生产环节里可以让AI助理为我们智能化的监控和维护和检测,可以让AI助理监测我们的生产线,分析一下我们的设备运行数据,预测可能发生的故障,比如说它监测到的产线某一个设备的重要零部件即将达到寿命或者是性能下降,可以通过钉钉直接向维护部门发送维护需求,并安排在一个非高峰的时段自动进行检修,这样可以更好的避免我们因为设备的中断而造成生产的损失。

最后谢谢大家的聆听和参与,我们期待宇树和钉钉能够在数字化、智能化融合道路上更多的实践和探索,谢谢大家!

机器人钉钉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