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WC上海发现AI经济的未来,从看得见到摸得着

在MWC上海发现AI经济的未来,从看得见到摸得着
2024年06月27日 12:16 飞象网

飞象网讯(魏德龄/文)在2024年MWC上海展会上,人工智能(AI)经济成为焦点,展示了生成式AI技术对未来工作、生活和互动方式的革命性影响。如果说在去年的展会,更多厂商向外界所呈现的还是Demo演示,或是愿景呈现的话,今年的展会上,大量摸得着的人工智能产品已经摆在了人们的眼前。

摸得着的AI

荣耀首次展示了两大突破性端侧AI创新:AI离焦护眼技术和AI换脸检测技术。荣耀AI离焦护眼技术,可根据用户用眼环境和习惯,让手机屏幕变身为用户量身定制的“离焦镜”。实验室数据显示,用户在使用具备AI离焦护眼技术的屏幕阅读25分钟后,短暂性近视指标平均降低13度,最高降低75度,首次实现屏幕护眼技术从“预防”到“缓解”的跨越。

AI换脸检测作为首个端侧AI反诈检测技术,通过端侧AI能力,该技术可自主识别用户视频通话中的画面要素,如果检测到视频内容存在AI换脸,将向用户发出风险提醒。

伴随同期宣布的荣耀Magic V3,端侧AI从去年在智能手机上的模型演示,变为了捧在手上可以运行的真实使用场景。荣耀通过端侧AI技术重构硬件、体验和服务,使智能终端不仅是人与AI世界的连接介质,更是赋能和增强个人能力的重要工具。

同样摸得着的还有AI PC,例如在上个月,微软和众多生态伙伴,推出超过20款由骁龙X系列独家支持的首批Windows 11 AI PC,同时,宣布扩展高通AI Hub来支持骁龙X系列平台,并推出面向Windows的骁龙开发套件,赋能开创性AI PC体验。

展馆中的很多汽车同样赋予了生成式AI的能力。目前,基于骁龙8295座舱平台,包括理想、小鹏、极越等多家汽车厂商,已经发布了其打造的车端大模型功能;随着多模态技术的发展,生成式AI有望为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领域打开全新的应用空间。

生成式AI的潜力与影响

生成式AI不仅有望提高生产力和效率,还将对全球经济带来深远影响。预计到2030年,生成式AI可能为全球经济贡献16万亿美元。超过30%的受访者在调查中表示,AI将显著提高生产力。然而,尽管生成式AI具有巨大的潜力,只有35%的企业领导者关注AI系统与流程的治理。

生成式AI同样对电信运营商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感受最深的是,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推动信息通信业进入以’网+云+AI’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时代,成为5G网络创新和应用拓展的关键驱动因素。”柯瑞文在2024MWC上海的开幕式上表示。

中国电信将全面推进“5G+云+AI+应用”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面向新型工业化,持续升级5G融合产品体系,打造5G确定性网络、轻量化5G等新能力,基于星辰大模型重构5G能力魔方,形成覆盖更多行业、更多场景的5G定制网解决方案,规模化融入千行百业。

中国联通也汇聚大模型训练所需的大规模、多模态、高质量数据集,推出联通元景大模型UniAI,同参数级性能达到业界先进水平,拥有“看”“听”“说”“画”等多模态理解和生成能力,具备不同能力边界,适用更多服务场景。打造让AI开发更普惠的元景MaaS平台,检索增强生成、智能体技术获得业内最高评级,内置模型库、工具箱、原生应用商店等功能,覆盖选模型、改模型、用模型全流程,提供更懂行业、更易定制、更加可信的AI工具,实现从通用能力到专业能力再到职业技能的快速转化。

中国移动也正在全面推进“AI+”行动计划,聚力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高地。一是推进“AI+原生应用”,为千家万户、千行百业注智赋能。AI智能体具备类人特质、角色属性,能够自主完成多种类型任务,正逐步成为信息服务的新入口。中国移动将全面升级、重塑公众产品服务,在汇聚社会全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各领域专业知识,推出医疗、教育、娱乐等方向的AI智能体,打造有智慧、有温度、有特色的信息服务。同时,构建涵盖智能算力、MaaS(模型即服务)平台、行业大模型、产品应用的AI+DICT服务体系,面向工业、能源、交通等重点行业,培育“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级AI解决方案,推动AI深度融入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运营管理等关键环节,助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二是推进“AI+新兴技术”,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突破。发挥AI赋能其它技术创新的“元技术”作用,依托其在知识整合、逻辑推理等方面的能力,洞察在传统技术研发中难以发现的规律,加速算力网络、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演进升级,不断激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潜能。三是推进“AI+未来产业”,加快多域智能集成应用。联合产业伙伴,共同推动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运动智能的协同发展、交叉渗透,加速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新业态成熟,让AI具备更强大的认知力、判断力、创造力,更好满足经济社会未来发展需要。

与此同时,行业大模型也可谓是遍地开花,例如支撑运营商客服系统的模型、支撑银行金融系统的模型、支撑企业程序软件检测的模型等等,都成为了各家展台中的亮点。

AI引发新需求

一般而言,云端AI的背后需要强大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强大的计算资源、数据中心、GPU和TPU、大容量高速度的存储系统、可靠的高速网络连接、虚拟化技术和云平台、数据管理和处理工具、安全措施、AI开发框架以及高效的能源管理。这些基础设施共同作用,支持云端AI的高效运行和发展。这些基础设施共同作用,支持云端AI的高效运行和发展。

例如为了满足数据中心的全新需求,中天科技就在本次通信展上发布了一系列新品,其中包括低功耗400G DR4硅光模块,具有高传输速率、低功耗、小尺寸等优点,将大幅提升数据中心的互联效率和性能。中天科技还针对数据中心高速传输及散热需求,推出了弯曲不敏感四芯光纤及模块化弹性液冷散热系统。弯曲不敏感四芯光纤具有出色的抗弯曲能力、优异的低串扰特性以及低链路损耗,适用于数据中心等超大密度接入、超大密度光缆,可实现400G、800G甚至T量级超大传输容量。

长飞公司在大会论坛上表示正在以超高速光通信技术为引领,持续打造基于新型光纤技术的高品质光纤网络。这不仅应对了人工智能应用复杂升级和算力基础设施数据流量激增的挑战,更使人工智能得以高速处理和分析数据,为多个行业和领域的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目前,正在积极布局以空分复用光纤、空芯光纤等为代表的下一代超高速通信技术。

中兴通讯的站台上,专门展示了AI模型在不同厂家GPU的快速无损迁移。基于AI Booster智算平台提供的模型迁移工具套件,可实现模型从CUDA生态向类CUDA生态高效无感迁移,打造开放解耦、自主创新的智算生态。中兴通讯成功演示了开源文生图模型应用在不同厂家GPU运行的效果,迁移前后图片生成的速度、清晰度和准确度基本一致。

在2024年MWC上海展会相关展示的背后,是人工智能技术从概念到实际应用的显著转变。AI技术的进步不仅为日常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还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创新和发展。生成式AI、端侧AI、智能座舱等具体应用场景展示了AI技术的广泛潜力和深远影响。在强大基础设施的支持下,云端AI的高效运行得以实现,为全球经济和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广泛应用,AI将进一步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推动整个社会迈向更加智能和高效的新时代。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