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鸿蒙,激活数字内容一池活水

原生鸿蒙,激活数字内容一池活水
2024年06月26日 21:30 36氪

来源:36氪

一片已知的海域,有时仍会翻涌出惊人的浪花。在数字内容产业这片看似熟悉的海洋中,可见可观、稳定且持续的增长。据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数字内容产业收入规模已超过1.35万亿元。自2013年以来,产业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接近25%。

数字内容生态的繁荣不仅体现在市场规模的迅速增长上,还体现在内容的多样性、生产工具的创新性以及用户参与度的提高上。科技创新推动了数字内容生态的飞速扩张,比如,XR、高清视听技术不断进步,为用户带来了更加沉浸式和逼真的内容体验;AIGC等AI能力发展不仅提高了内容生产的效率,还催生了全新的创作方式和商业模式。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的日益饱和与竞争加剧,让数字内容生态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创作者如何在众多的内容中脱颖而出,如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成为数字内容产业进步道路上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个崭新的答案刚刚出现,在近日召开的华为开发者大会(HDC)上,华为宣布HarmonyOS NEXT启动面向开发者和先锋用户的Beta升级。作为业界第一个打通硬件、打通场景,支持多样交互、自由流转的泛终端操作系统,鸿蒙为数字内容产业再次打开一扇新窗。

数字内容,因「原生」而焕然一新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我们见证了技术如何不断重塑和丰富人们的内容消费方式。这一次,华为以系统为原点实现数字内容「向新」。基于HarmonyOS NEXT全面焕新的技术底座,华为瞄准高品质、全场景、更智能三大方向,打造原生鸿蒙互动媒体体验。

在如今的用户心中,「高品质」既体现在内容有料,又能够给用户带来不一样的体验。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户追求更沉浸、更流畅和更便捷的数字内容体验。在原生鸿蒙下,感官体验是数字内容体验升级的第一站。

以用户常见的影音娱乐场景为例,HDR渲染和声音对象智能识别等华为视频AiMax技术持续升级,基于AI能力对画面进行帧帧优化,至臻还原,纤毫毕现,让画质更清晰,并智能识别天空音,实现音随画动,音画协同,让用户更接近场景下的内容原声,为用户带来身临其境般的沉浸式音画体验。这些升级不再仅仅局限于视听赛道的参数内卷竞争,而是从细节体验出发,以用户为中心,打造更为丰富、立体和沉浸式的视听体验。

一个系统打通了数字世界的边界,HarmonyOS NEXT实现了一个系统、统一生态和原生互联的全场景体验。依托于原生鸿蒙,华为以单点功能升级,打通了涵盖视频、音乐、阅读、浏览器等端口的内容消费全链路,将单点的体验化零为整,这意味着,优质内容能够出现在多个终端设备和不同内容场景,内容和服务跨终端无缝流转更流畅、更便捷,无论是精彩视频还是沉浸音乐,好内容不间断,满足用户场景化的内容消费需求。这也是原生鸿蒙作为全场景智能终端的优势之一,其不仅仅作为内容的软性载体而存在,更生长为一个精心构建的沉浸式内容生态。

基于盘古大模型,原生鸿蒙的AI能力下沉至系统,带来「更智能」的数字内容体验。在用户日常浏览资讯的场景下,华为阅读带来全新的AI概要等AI助读功能,帮助读者快速提炼书籍核心信息,提升阅读效率;华为浏览器全新的「视界」栏目基于微动效、智能抠图、文字避让、智能取色等辅助创作技术提升资讯展示的艺术性,让用户在探索精品资讯内容的同时,提升美学享受。此外,原生鸿蒙还能够实现「内容找人」,提前满足用户所想,做到真正「懂」用户,做到内容和服务「高效分发」,为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带来更智能、恰到好处的内容和资讯推荐。

在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之下,HarmonyOS NEXT向下扎到根,全面焕新,再次展现了技术如何重塑和丰富人们的数字内容消费体验。也正是通过鸿蒙的不断演进、软硬件的协同创新,原生鸿蒙成功地将高品质内容的制作与分发推向了新的高度,推动数字内容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技术赋能,AI成为新质生产力

鸿蒙生态数字内容生态的发展离不开要有足够多的精品内容作为「活水」。

过去,开发者在内容生产、调优、分发和消费各个环节中往往需要借助多个不同的平台和工具,流程繁琐且效率低下。在原生鸿蒙下,系统级AI能力可以说是原生鸿蒙技术创新的底牌之一,以AI作为撬动整个行业的新质生产力。基于下沉至系统的AI能力和HarmonyOS NEXT技术创新,华为通过构建全链路开发工具、能力和平台,让创作者能够更加专注于内容创意本身,提升高品质内容和资讯的创作效率,加速千行百业「鸿蒙化」。

比如,华为游戏中心持续升级PGS服务,通过超帧、自适应可变着色率等技术能力和服务实现游戏画面优化和性能提升;华为视频AiMax技术持续升级,通过AI SDR2、HDR渲染和超分等能力实现HDR Vivid内容高效创作;华为阅读升级精品书AI制作平台,通过AI进行格式理解、要素识别和元素识别实现精品书批量制作;华为浏览器通过AI辅创技术赋能极简创作,实现同一内容高效生成多个形态。无论是游戏内容还是音视频、内容资讯,在华为AI技术赋能下实现内容品质提升和高效创作。

此外,原生鸿蒙还加强了数据安全与版权保护的技术投入。通过Wise Play DRM技术和China DRM标准,为内容提供了高等级的版权保护,使内容创作者能够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中创作。在内容消费环节,鸿蒙通过端到端加密技术和多进程架构升级等手段,确保了用户数据的安全。

通过为开发者和创作者提供覆盖内容消费全生命周期的工具,华为不断推动鸿蒙生态内容创作的多元化和专业化。这不仅促进了内容品质的提升和差异化竞争,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和高品质的内容选择,促进行业良性向上。

鸿蒙向上,释放生态红利

HarmonyOS NEXT的焕新,原生鸿蒙实现底座、体验和生态的三重「进化」。原生鸿蒙在数字内容赛道释放出的技术和商业模式红利,正在把开发者、创作者引入一个真正的蓝海赛道。

技术红利体现在原生鸿蒙的架构重建,通过操作系统底层能力的打通,鸿蒙手机、平板、车机等消费类设备和工业设备之间将实现底层技术统一,带来更多技术创新机会,不但为开发者带来实际经济效益,还有助于推动数字内容产业升级。

商业红利则更直接体现在增长机会上。对于开发者与创作者而言,加入鸿蒙生态最先感受到的红利便是体量。近年来,HarmonyOS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显著增长,自2023年一季度的8%上涨至2024年一季度的17%,已超越iOS成为中国第二大操作系统。据2024年华为开发者大会的数据,鸿蒙生态设备数量已超过9亿台。在移动互联网存量时代,鸿蒙全场景下终端互通和智慧分发,更加高效地连接用户和高品质内容,催生大量新的场景需求,从而打破流量僵局。「活水」是开发者向鸿蒙内容生态注入的高品质内容,也是新的鸿蒙生态为开发者提供的新增量。

据介绍,华为多年来积累的高端用户、鸿蒙全场景的协同能力和线上线下的整合营销,为内容的传播提供了百亿级宣发资源。鸿蒙立体化媒体渠道、场景化系统入口以及品牌定制的专属频道,为数字内容的传播和营销提供了多元化的路径。通过华为全场景多终端跨域宣发,内容创作者与开发者可以突破传统的宣发渠道和受众群体,拓展到更多元化的用户圈层。

同时,华为较强的品牌号召力就可以直接向外赋能。例如,华为手机的影像技术深受摄影爱好者和品质生活追求者的喜爱,其影像社区成为他们分享生活的热门平台。2024年春节,华为与茅台跨界合作举办的影像征集赛,两周内吸引超六万用户参与,凸显了华为影像技术的广泛影响力和用户粘性。这样的合作线上线下联动,还为品牌创造了丰富的话题和营销素材。这不仅意味着内容创作者的作品将有机会触达更广泛的受众,更意味着创作者们将能够借助华为的品牌影响力和用户黏性,实现内容价值的最大化。

此外,华为拥有超过5000家线下门店资源,这些门店不仅是销售产品的场所,更是品牌传播和消费者互动的重要平台,能够为高品质内容持续造势。当线上运营活动与线下热点事件营销形成联动,便能实现用户注意力的持续积累和沉淀。

鸿蒙生态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强大的技术支撑和资源优势,更在于其对内容价值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作为数字内容产业的坚定投入者,除了超过70亿的耀星计划,华为宣布针对不同媒体领域的伙伴提供流量扶持和激励政策。

其中包括在音视频和内容资讯领域推出了包括单片付费、短剧、空间音频以及信息流创作者和华为主题先锋等激励计划,旨在通过激励和技术支持激发创作者热情,鼓励高质量内容的创作和分发,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推动音视频和内容资讯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新矩阵,新流量,新体验三管齐下,通过提供覆盖内容创作、用户增长、商业推广、数字营销等内容消费全生命周期和多维度的激励和扶持,华为正携手伙伴共同繁荣鸿蒙生态数字内容之海。当鸿蒙向上,用户因享受到更高品质、更加沉浸的全场景内容和服务体验,逐渐沉淀为这一生态的坚定参与者。

足够尊重,足够耐心,足够支持,这也是鸿蒙生态能够蓬勃向上的原动力。在当前数字化时代,内容已成为驱动用户黏性和行业增长的核心要素。当技术赋能艺术,鸿蒙重塑了媒体体验的新标准。也为开发者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具有生命力的创作平台。创作者与受众产生着进一步的深度联结。

当鸿蒙生态不断完善,也将引领影音娱乐等数字内容产业的创新变革。这正是鸿蒙生态,通过加大对内容资源的投入与整合,引领了行业对内容价值的重新认知,以共享共赢开启数字内容新篇章。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