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机是个轮回:小屏手机曾惨遭抛弃 如今迎来第二春

搞机是个轮回:小屏手机曾惨遭抛弃 如今迎来第二春
2024年06月26日 11:45 CNMO

搞机是个轮回:小屏手机曾惨遭抛弃 如今迎来第二春

  【CNMO科技】时尚是个轮回,这句话在“搞机圈”似乎也贴切得很。

  以前,我们追求手机功能越多越好、手机屏幕越大越好、电子设备越先进越好。时过境迁,无论是日前诺基亚3210 4G功能机的爆火,还是当下小屏、微曲屏与直屏的流行,亦或是有线耳机重新受追捧,都在告诉我们:“搞机”也是一种轮回。

  有时候,看起来落后于人,实际却走在人前。就比如小屏手机,曾几何时,无数小屏党奔走呼吁,希望手机厂商们能够重新对小屏手机提起重视,而不是一味地推出大屏手机,却几乎无人响应。而如今,兜兜转转三四年,一度淡出人们视野的小屏手机却又重新回归,而曾经的小屏党们,似乎又不见了踪迹。

小屏手机:昔日辉煌与今日隐退

  在智能设备的萌芽阶段,小巧玲珑的小屏手机因携带便利与设计精巧,一度博得了广泛青睐。但随着5G技术的蓬勃兴起和移动网络的迅猛发展,用户对手机的视觉体验与性能要求水涨船高,这直接推动了大屏手机的兴起。大屏不仅拓宽了视觉享受的边界,还为集成更复杂功能与高性能硬件提供了物理空间,全面满足现代人娱乐、工作效率的双重需求。

  在这一趋势下,即便是索尼、三星等行业巨擘,也无法逆转小屏手机的衰落轨迹。索尼Xperia Z5 Compact的市场反响平淡和销量不尽人意,促使厂商重新审视战略方向;三星在发布了S10e后,也无奈地为其小屏旗舰系列画上了句号。苹果公司,作为行业领头羊,尽管其iPhone SE系列与iPhone 13 mini曾试图续写小屏辉煌,终因市场反馈冷淡,销量持续走低,而不得不调整策略,转战大屏市场。

  小米等品牌虽在2020年前仍尝试以小米9 SE等小屏机型固守一隅,但随着5G技术的全面铺开,小屏手机的市场份额急剧缩水,尤其在2020年后,随着5G手机的普遍应用,6英寸以下的小屏手机逐渐从大众视线中淡出,其消亡成为了不可逆转的事实。

大屏时代的逻辑:利与弊的权衡

  昔日,苹果先驱乔布斯曾推崇3.5英寸为单手操作的黄金标准,但时至今日,大屏手机的流行无疑揭示了消费者偏好的显著变迁。大屏设备之所以成为主流选择,首要原因在于其对多功能整合的完美诠释——它们不仅是通讯工具,更是随身携带的迷你影院和游戏站。对于热衷于在线追剧的群体,大屏手机以其卓越的显示效果,挑战甚至超越了传统笔记本的视觉体验,让人们随时随地享受高清观影,无需额外负担笔记本的携带与成本。而对于游戏爱好者,大屏手机的广阔视界不仅提升了沉浸感,更细腻地呈现游戏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玩家得到前所未有的畅快体验。

  对于制造商而言,大屏手机的流行是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的产物。更大的机身内部空间为工程师提供了施展拳脚的舞台,使得高端硬件配置如高效散热系统、大容量电池以及高性能摄像头的集成成为可能。在中国这个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哪怕是微小的硬件提升,都可能成为左右消费者购买决定的关键因素,大屏手机因而成为厂商展示技术实力与吸引用户的利器。

  然而,大屏手机的普及并非毫无争议。其一大挑战在于用户体验的两极分化:对于多数男性用户而言,较大的屏幕尺寸或许尚能实现较为舒适的单手操作,但对于手掌较小的女性用户,则往往需要双手协作,影响了便捷性。此外,大尺寸屏幕不仅增加了手机的重量,也提升了意外跌落导致屏幕损坏的风险,随之而来的是高昂的维修成本。携带便利性同样受到考验,超出了常规口袋的容纳范围,迫使用户在出行时考虑额外的携带方式,如选择特大口袋的衣物或是携带包袋,无形中增加了日常的负累。

小屏的逆袭:市场的新机遇

  在苹果决定终止iPhone 14 mini的生产后,小屏手机看似已从主流智能手机市场的舞台上黯然退场。然而,市场的风向标总是充满变数,小米在关键时刻逆流而上,成为了小屏市场的救星。自2020年起,小米通过数字系列旗舰机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尽管小米11和12系列反响平平,但小米12S系列的发布,特别是采用台积电工艺的骁龙8+平台,为小米赢得了口碑的转折点。其中,小米12S标准版凭借6.28英寸的紧凑设计,收获了积极的市场反馈,成功探入了被忽视的小屏手机蓝海。

  小米的成功案例似乎为行业点亮了一盏明灯,指引着新的市场机遇。有信息透露,OPPO与vivo两大国产手机制造商亦计划在近期加入小屏旗舰的竞争行列。vivo将率先推出X200,搭载联发科天玑9400芯片,直接对标小米的高端定位,预示着一场围绕高通骁龙8 Gen 4与天玑9400芯片之间的性能较量即将上演。OPPO Find X8虽稍晚一步,但也选择了天玑9400,蓄势待发。

  苹果放弃小屏领域的两年后,小屏手机在国产厂商的力挺下,不仅回归主流视野,更有重夺市场焦点的趋势。这一反转,或许会让曾经为小屏手机发声却未被重视的用户群体感到欣慰。他们的坚持与期盼,如今似乎得到了市场的回应,小屏手机不再仅仅是情怀的寄托,而是再次成为行业创新与竞争的热点。这一轮的市场变动,不仅重塑了消费者的选择,也促使手机厂商重新审视多元化需求的重要性,预示着智能手机市场正进入一个更加细分、竞争更为激烈的全新时代。

创新缺失:行业面临的挑战

  如今,智能手机行业内外均能感受到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创新乏力。自2018年至2022年,智能手机行业经历了由全面屏设计与5G技术引领的两次换机热潮,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然而,2022年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遭遇寒流,出货量约为2.64亿部,与前一年相比,骤降23.1%,创下近十年的历史低点,尽管2023年开始有所回升,但总体态势远未恢复至往昔的繁荣。

  创新缺失,成为了制约手机出货量增长的关键因素。在大众消费者眼中,手机芯片、摄影系统乃至电池技术的迭代,似乎难以带来直观且足以激发换机欲望的革新体验。对于非科技发烧友而言,这些技术改进显得不够“接地气”,不足以触动他们更换手中设备的意愿。于是,小屏手机的回归成为了一股清流,它不仅唤醒了部分用户对便携性和经典设计的怀念,也为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稳定吸引了一部分特定消费群体。

  值得注意的是,小屏手机的昔日没落并非偶然,而是市场需求导向的结果。尽管当前多家厂商重新涉足小屏市场,试图以差异化的产品定位激活市场,但这一策略能否持续奏效,还需打上问号。毕竟,当小众需求被广泛复制,蓝海很快会变成竞争激烈的红海,新颖性和怀旧牌的吸引力可能会迅速减弱。这意味着,小屏手机的回归虽能在短期内提振市场新鲜感,但从长远看,智能手机行业要想真正走出困境,还得依靠颠覆性的技术创新,重新点燃消费者的热情与期待。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于手机中国)

小米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