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手50亿,蔡崇信转身

到手50亿,蔡崇信转身
2024年06月26日 17:06 投中网

无论是篮网老板,还是阿里巴巴一号位,蔡崇信都不会在难题面前止步。

蔡崇信的精力,或许要更多地向阿里巴巴倾斜了。6月26日,福布斯中国披露篮网最新交易内幕:科赫家族以58亿美元(约合421亿元人民币)估值收购布鲁克林篮网队母公司BSE Global 15%的股权,将向BSE Global的所有者蔡崇信、吴明华夫妇及其家族开出6.88亿美元(约合50亿元人民币)的支票。投资完成后,布鲁克林篮网队和纽约自由人队的总估值约为60亿美元(约合430亿元人民币),打破NBA历史纪录,成为北美职业体育历史上最高的估值之一。 而科赫家族15%的股份,使他们有权优先收购篮网队和纽约自由人队的控股权。未来,这两支球队或将易姓。近几年,蔡崇信一直游走在两个身份中:阿里创始合伙人与篮网老板。2019年,马云退休以后,蔡崇信也卸下了战投部的重担,逐渐淡出阿里一线,开始为自己的爱好买单。他分批次全资购得篮网队,交易总金额超过30亿美元,成为NBA球队中第一位华人老板。2023年,阿里陷入竞争水火,蔡崇信临危受命,回归阿里巴巴,接任了张勇董事会主席一职。转手篮网,或许是蔡崇信将把更多精力聚焦在阿里的信号。虽有两个身份,但蔡崇信的做事风格却如出一辙:投资眼光超前,下赌注快、狠、准,又有着不惜沉迷成本的“断舍离”决心。买下篮网后,蔡崇信做了几个大胆决策:重金引入带伤的杜兰特,欧文也随之加入,又从火箭队换来哈登,组成三巨头,篮网队价值大涨。后来几年,篮网成绩不够理想,从收益角度考虑,“三巨头”又在一年之内被篮网交易出去,换了一批性价比更高的球员。虽然篮网经历了一段混沌时期,但随着新的转播合同和NBA全球化推进,此时交易股权无疑是市场最佳时机。超30亿美元收购,换来60亿美元总估值,蔡崇信这笔投资回报相当可观。对阿里巴巴的笃定也折射了蔡崇信的投资远见。1999年,阿里巴巴还是个连公司都没注册的“草台班子”,50万元的创业资金捉襟见肘时,蔡崇信果断放弃百万年薪的工作加入阿里。这场豪赌赢了,阿里快速成长为全球互联网巨头。不过,2019年蔡崇信“隐退”后,阿里巴巴却迎来空前危机:电商江湖的激烈竞争,商业环境的错综复杂……回归阿里掌权后,蔡崇信又开始“断舍离”,重组架构,聚焦电商主业,计划将非核心的资产出售。今年的一次采访中,蔡崇信谈到对球队的期望,他认为“追求眼前的胜利”与“建立持久的赢球文化”有时会互相矛盾,“若只着眼于当前的胜利,我或许会采取短视的交易策略,牺牲球队的未来。然而,我的愿景是为布鲁克林篮网队打造一种长久、稳定且胜券在握的文化。”短期的决断也许是为了长期的竞争力,而这种哲学同样适用于阿里巴巴。将爱好豪赌成生意蔡崇信当年收购篮网,是一个“感性的决定”。在2024年初的一场体育产业论坛上,蔡崇信表示收购篮网是一个偶然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我能坐在球场边,一年有40个晚上来纽约看篮球比赛,那会很快乐。”蔡崇信是一个超级篮球迷,在耶鲁读书时,还曾为校篮效力。但蔡崇信的商业天分,最终让他把爱好运营成了一门收益翻倍的生意。2018年4月,蔡崇信以10亿美元收购了篮网队49%的股份;2019年8月,他又以13.5亿美元收购了篮网剩余51%的股权;随后,他花费11.5亿美元收购了篮网队主场巴克莱中心。三笔交易合计,蔡崇信一共花费了超30亿美元,成为NBA球队的第一位华人大老板。但篮网姓“蔡”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为了打造一支能够争夺冠军的豪华阵容,蔡崇信重金先后引进了杜兰特、欧文和哈登,组成“三巨头”。彼时,杜兰特刚刚在NBA总决赛遭遇跟腱重伤,想要长时间养伤不能上场,但蔡崇信还是决定赌一把。这支集结了巨星的球队,成为当年夺冠最大热门,但却总是离成功差了那么一点,在三个赛季的时间里,始终无法冲击总冠军。后来因为球员之间不和,哈登、欧文、杜兰特先后离开,“三巨头”快速瓦解,球队再度迎来危机。蔡崇信执掌篮网期间,虽未能如愿夺冠,商业价值和品牌影响力却水涨船高。60亿美元的总估值,对职业运动队而言是一个天文数字,约为篮网母公司BSE Global营收的14倍。据福布斯中国报道,BSE Global目前负债14.3亿美元,其中5.5亿美元是给蔡崇信一家的股东贷款。茱莉亚·科赫的投资将用于偿还4.92亿美元的股东贷款,其余的1.96亿美元将留在BSE的资产负债表上。蔡崇信曾分析过买下一支球队带来的经济利益,在NBA的30支球队都有一种机制,既有竞争力又能赚钱,经济分配很公平,例如电视转播收入会平分给各个球队,“它确保每个投资联盟的人都不会损失太多”。篮网队的最新估值为38.5亿美元,BSE能够以高达60亿美元的总估值交易,原因在于NBA联盟未来可能与电视转播机构达成11年高达760亿美元的转播合同。这意味着,篮网作为NBA的顶级球队,不仅有稳定的球迷基础和广告赞助收入,未来还将从NBA日益增值的转播权费中获得可观的分红。蔡崇信此时出售部分股权,无疑可以获得丰厚回报。起码从投资角度来看,蔡崇信这场“豪赌”赌对了。敢于“断舍离”蔡崇信鲜少以“投资人”的身份示人,但要论眼光最超前的天使投资人,蔡崇信必定占得一席之地。蔡崇信当年对阿里巴巴、马云的豪赌,放在今天来看,依然胆量过人。23年前,马云和蔡崇信第一次相见时,双方完全来自两个世界:草根出身的马云,创业也像个“草台班子”,蔡崇信去湖畔花园的“办公室”参观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吃惊——床单铺在地上,几台电脑紧紧挨着,20多个人挤在房间里,厕所还放着十几把牙刷。而蔡崇信的履历充满光环——出身投资世家,耶鲁法学博士、跨国投资高管,年薪70万美元。但马云对于B2B的构想打动了蔡崇信。二人在西湖泛舟时,蔡崇信突然对马云说,“你要成立公司,要融资,我懂财务及法律,可以加入公司帮你做。”蔡崇信雷厉风行,辞掉香港的高薪工作,加入阿里创始团队,每个月只拿500元人民币的工资。当时,阿里巴巴连公司都没注册,创始团队凑出来的50万元启动资金也马上见底,而且“十八罗汉”连股权都搞不懂是什么。蔡崇信从头梳理,一步步建立起阿里巴巴的公司治理结构,又四处奔波寻找投资。在蔡崇信的撮合下,高盛牵头向阿里投资500万美元,又说服软银孙正义多次向阿里注资。阿里巴巴2007年在港交所上市,2014年在纽交所上市,两次都是蔡崇信在背后推动。马云曾在多个场合说过,“最感谢的人就是他(蔡崇信)”,也曾这样评价蔡崇信:“有多少人的勇气可以像他一样?”蔡崇信无疑是马云最信任的人。在阿里巴巴最需要领导者时,蔡崇信又回来了——2023年9月,蔡崇信正式出任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这是阿里危机四伏的时刻,错过下沉市场的黄金几年,放任了拼多多的增长,甚至股价一度被拼多多超越,而后面又有京东、抖音、快手等吞噬市场。阿里急需保住电商命脉,蔡崇信也重新审视了阿里。在年初的一次采访中,他坦然承认了阿里的问题:“我们发现自己落后了,因为我们忘记了谁才是真正的客户。某种程度上,阿里巴巴有点自乱阵脚,没有真正关注到价值所在以及我们可以在哪个领域创造真正有意义的价值。”蔡崇信敢于豪赌,也敢于“断舍离”,这种果断决策的风格再次发挥作用,阿里正在走的路线是重新聚焦主业,舍弃投入收益成本过低的精力。他曾谈及体育与商业的关系:“我认为体育运动不仅教会你纪律和勤奋,还教会你如何面对失败。如果你跌倒了,如果你输了比赛,你必须重新振作起来。很多原则都适用于商业。”无论是篮网老板,还是阿里巴巴一号位,蔡崇信都不会在难题面前止步。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