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资本快车的Manner,终于“失控”了?

搭上资本快车的Manner,终于“失控”了?
2024年06月26日 10:31 蓝鲸TMT

文|娱乐独角兽 Mia

编辑|赤木瓶子

美剧《怒呛人生》的同款场景终于成为现实。

6月17日,位于上海市静安区的manner咖啡威海路716号门店,顾客与咖啡店店员产生争执,顾客称要投诉该店员,店员情绪失控,直接将咖啡粉泼向女顾客,糊了对方一脸,并大喊“你投诉啊”,视频广为流传。

在同一天的另一家上海Manner咖啡门店,也发生了店员与顾客的冲突。监控视频显示,一名男店员与一名女顾客发生争执,双方一度发生肢体冲突,男店员还扇了女顾客耳光。视频位置显示为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梅花路1047号门店”。

6月21日,有网友发布来自Manner咖啡上海海梦一方店内的监控视频:5月22日,一家咖啡店内一名男店员和一名黑衣男子发生争执,随后黑衣男子冲进制作区域率先动手,店员还击,双方发生肢体冲突。

不少网友罕见地站在了店员一边,吐槽“店里永远只有一个咖啡师在忙”“等候过长”,三起咖啡师与顾客冲突事件爆发,导致这家网红咖啡品牌负面舆论缠身,Manner咖啡于21日晚在官微发布致歉声明。不过,舆论并不买账,热评是一面倒的“你解雇了人叫安抚?” “员工都保护不了,还开什么店”,该事件令打工人集体共情和投射,被视为“牛马与资本家的矛盾”,刺中了大众最敏感的神经。

每一根弦断的背后都是长期的紧绷,每一场职场“东亚式发疯”的背后都是看不见的高压,在这个故事里,有资本推手,有精品路线与高速扩张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矛盾,有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而当最终一切矛盾都被堆积到一线底层,最终便迎来了这场大爆发。

在职场语境下,咖啡原本就是打工人的日常饮品之一,同时也被用来自我调侃:在段子里,咖啡是“牛马”为自己购买的“鞭子”,抽打自己提神。而在这次事件中,MANNER被视为“血汗咖啡”,“牛马”咖啡师店员引发了大众的普遍共情,与对品牌的深深愤怒。

原本想做精品小店的MANNER,是如何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

2015年,咖啡爱好者、MANNER创始人韩玉龙在上海静安区南阳路开了一家仅有2平方米大小的微型窗口店。其定位为极致性价比的平价精品咖啡,单杯价格在15元-20元,这个价格是星巴克的一半,且味道浓郁,这家服务当地白领、主打外卖的小店很快受到欢迎,各方面迥异于星巴克。成立的前三年,MANNER只在上海开出3家店。早前,MANNER会注重咖啡师的培训和成长,举办大赛,为顾客带来节日专属拉花,采用精品咖啡豆,自带杯减5元。

2018年,新消费赛道成为资本宠儿,Manner咖啡从这一年开始获得了5轮融资。2018年今日资本为Manner注入首批8000万元资金;2020年年底,Manner咖啡完成第二次融资,H Capital、Coatue为该轮投资者,估值飙升到超过10亿美元;

2021年初,Manner咖啡完成A+轮来自淡马锡的融资;2021年5月份,Manner咖啡完成又一轮数亿美元融资;2021年6月份,字节跳动成为Manner咖啡又一轮投资人,随后MANNER估值上涨至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4亿元),综合当时不足200家的门店数量,单店估值过亿元。

2021年5月,今日资本从Manner的股东列表中消失。晚点LatePost曾报道,今日资本退出的核心原因是投资方和创始人的意见不统一。最终今日资本委派旗下投资经理金斌斌成为Manner CEO,负责公司日常运营管理。而创始人韩玉龙、陆剑霞夫妇转而负责品牌上游供应链。

资本加持下,创始人身价暴涨。2024年,Manner咖啡创始人——39岁的韩玉龙和31岁的陆剑霞夫妇,身家达到72亿元,入选《2024胡润全球富豪榜》,排在榜单第3058位。对外投资信息显示,Manner咖啡品牌的拥有方上海茵赫实业公司自2017年以来已投资60余家企业,遍布23个省份,多为其在全国成立的餐饮管理公司。

资本逐利,与融资同时而来的是盈利压力,Manner咖啡同步开始了快速扩张规模化之路,并逐渐走向失控。窄门餐眼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Manner咖啡新开门店数量激增,分别为58家、219家、263家和513家,至2023年底门店数量突破1200家,官微宣布2024年要突破2000家门店。据天眼查显示的2023年社保信息,上海茵赫实业及其全国各地的分公司,其社保人数为2190人。推算可知平均每家店不到二人。

其“十平米小店定位”也逐渐改变。最新数据显示,约73.9%的门店分布在一线城市,约18.64%的门店分布在新一线城市。此外,入驻商场的门店数量已占全部门店数量的36.5%,20平方米—50平方米的中等门店规模已成为了Manner的“首选”。

从其融资之路来看,2021年再无融资,与这几年的风向变化有关:钟薛高创始人“卖红薯还债”,一大批新消费品牌倒闭,赛道整体遇冷,资本退潮。

大环境的遇冷,无疑加重了盈利焦虑。根据浙商证券测算,MANNER单店平均收入约7000元/天-8000元/天,按照客单价20元计算,每日出杯量则在350杯-400杯。在这个出杯量的基础上,MANNER的单店净利润可以达到5.7万元,净利润率为23.75%。

其控制盈利率的方式之一,是为咖啡师提供高薪,同时极力减少人手。据界面新闻,Manner按照门店业绩分配人手,日营业额5000元以下的,一个店一人,日营业额在6000元及以上的才会派两个人。以此计算一个员工一天最多时要做333杯咖啡,且需同时承担理货、制作咖啡、点单、清洗等全部工作。一刻不休息工作15小时的情况下,平均每杯咖啡制作时间为2.7分钟。瑞幸、星巴克等员工多在3到4人左右。

不科学的是,它依然坚持着一些“精品小店”的作风:为了保持浓郁口感,相比一杯咖啡粉控制在20克内的竞品,Manner坚持25克,这意味着更长的研磨时间。直到现在,在同行都用全自动咖啡机的时候,Manner咖啡依然坚持用半自动咖啡机——而这意味着更慢的出货速度。

社交平台上,多名自称Manner 咖啡师的网友疯狂吐槽反人性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迟到、事假都会扣全勤奖1000元”“8小时内个人出品 500 杯咖啡”、“克扣工时”、店员上个厕所还需要贴“WC(10分钟)”的说明并开启倒计时秒表。过劳导致咖啡师情绪和服务态度不佳,出品也渐渐“赶客”。很多老顾客记忆里,它最好喝的时候停留在18-19年。

高压之下,咖啡师和顾客的冲突,也就成为了必然。负面舆论的反面,是频频因打造“幸福职场”而出圈的胖东来。Manner咖啡“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的故事,折射出职场心理健康、管理层短视等一系列问题,同时更印证了高品质-高体验-低价是不可能三角,“小而美”与规模化标准化的急速扩张是永远的悖论,妄想两者兼得,则会重重翻车。

MANNER咖啡在上海的诞生和翻车,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环境因素。

作为舶来品,现代生活方式之一,咖啡文化发展与城市商业经济发展水平、国际化程度直接挂钩。被称为“咖啡市”的上海是国内竞争最激烈的城市,也是许多连锁品牌的首选和发源地。

近日,《2024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上海咖啡门店数9553家,较上一年增加1023家,增幅12%,门店总数继续领跑全国。这个数字也是全球第一。

2023年里,全国通过外卖渠道供消费9.3亿杯咖啡,金额超过200亿元;其中仅上海一地的金额便超过34亿元、售出1.6亿杯,平均每人每年外卖消费咖啡约6.5杯。按城市来看,上海咖啡外卖消费金额在全国总体占比超过20%,是全国咖啡外卖消费金额最高的城市。

从美国皮爷咖啡(Peet’s Coffee)、加拿大Tim Hortons、日本国民咖啡品牌Doutor Coffee,到一众本土连锁品牌,均在上海贴身肉搏,主打低价战和极速规模扩张。而伴随扩张而来的通常便是口味体验下滑等复杂问题,需要企业在效率、体验、管理培训、劳工权益维护等方面多加平衡,否则便会迎来品牌形象受损,如同MANNER一样。

连锁咖啡营销领域亦是狂卷,此前瑞幸茅台联名刷屏,MANNER也尝试过多次跨界联名,联名对象包括野兽派、赫莲娜、LV、保时捷、乌镇戏剧节等多个文艺或高端品牌。

国金证券分析师认为,一杯咖啡中生豆成本仅占4%左右,真正影响咖啡定价的因素主要为占比超25%的租金成本和近30%的人力相关成本(包括行政、劳动力、运营成本等)。

即使是行业头部,依然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去年开始,行业掀起8.8元、9.9元价格战,极速扩张至6000+家的库迪咖啡也被传出现金流吃紧、门店亏损闭店、拖欠供应商货款。

财报显示,瑞幸咖啡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为62.781亿元,同比增长41.5%,净亏损8320万元,由盈转亏。高层解释为:“受季节性以及激烈的行业竞争影响,利润有所回落。”

星巴克2024财年第二财季数据显示,星巴克实现营收85.6亿美元,同比下降2%,低于市场预期91.3亿美元;同期净利润为7.72亿美元,同比下降14.96%,也低于市场预期。综上,在消费者总体趋向“理性”和“性价比”的大背景下,作为非必需品的咖啡,想要撬动用户购买,或许会越来越难。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作为国内咖啡消费最为领先的城市,上海人均年均咖啡消费与美国、韩国等成熟饮咖市场(年均超300 杯水平)是 10 倍以上的差距,认为市场空间依然广阔。不过目前看来,国内距离“成熟市场”依然很遥远,连锁咖啡企业管理、文化距离“成熟”更是遥远。Manner冲突,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