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亿,苏州超级独角兽要IPO了

235亿,苏州超级独角兽要IPO了
2024年06月26日 11:11 投中网

曾毓群个人投了2个亿。

近日,来自苏州的英诺赛科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让这只超级独角兽浮出水面。创业9年,英诺赛科融资总额超过60亿元,估值已达到惊人的235亿。该投资人名单长达数十家:富坤创投、东方国资、苏州展翼、吴江产投、深商创投、宁波嘉科投资、嘉兴金琥投资、珠海创投、国民创投、招银国际资本、朗玛峰创投、华业天成资本、中天汇富、浩远企业、SK中国、ARM、钛信资本领投,毅达资本、海通创新、中比基金、赛富高鹏、招证投资、武汉高科、东方富兴、永钢集团、华业天成资本……引人注目的是,宁德时代曾毓群还以个人名义投了2个亿。英诺赛科于2015年成立,是第三代半导体硅基氮化镓领域全球龙头,也是全球唯一实现同时量产氮化镓高、低压芯片的IDM企业。半导体科技往往被认为是男性主场的行业,但英诺赛科的创始人是一位女博士,还是跨行创业,着实让人侧目。NASA女科学家跨行做第三代半导体英诺赛科可谓一堆博士坐镇。首先是博士创始人骆薇薇,现年54岁,是新西兰梅西大学应用数学博士。此前骆薇薇在美国宇航局(NASA)工作了15年,从高级项目经理一直做到了首席科学家。离开美国宇航局后,骆薇薇选择了创业。除了英诺赛科,骆薇薇还是一家显示及微屏技术研发公司的董事。“骆薇薇是属于世界级科学极富有远见的企业家。”招股书称。骆薇薇的一位搭档是1994年就获得中科院物理化学博士的吴金刚,担任首席执行官职务。另一位搭档是在半导体有着创业经验的Jay Hyung Son,是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莱分校的理学学士。公司还有一众博士智囊团,包括北大物理学博士汪灿、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易继明博士、曾任中芯国际技术开发于制造的高级副总裁杨士宁博士、前英特尔首席工程师,广东晶科电子创始人并获得香港铜紫荆星章的陈正豪博士……一名女博士带领英诺赛科走在一条令人意想不到的拓荒路上,做了一件许多内行人都不敢做的事,胆识过人。对于此次创业,骆薇薇是这样说的:“我认为,经验不该成为发展的瓶颈和壁垒。如果觉得它是可行的,你所有的感官和智慧都会为之敞开,你会找到路径去做。也许是在NASA工作的15年,为我之后的创业积累了许多勇气,对于在‘无人区’中探索,我好像没有那么多的恐惧心理,我会去判断这个事情在执行层面的可行性,再根据逻辑一步一步把它完成。我们发展到现在,也证实了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太多不可完成的事情。” 这堆高精尖人才聚在一起,瞄准的是国内空白——氮化镓功率半导体。他们的目标很清晰,要打造全球最大的采用全产业链模式,集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氮化镓的生产基地。为何将商业模式定的如此之重?英诺赛科的思路很清晰。想实现氮化镓技术在市场上的广泛应用,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只是根本,还另需解决三大痛点。首先是成本,要定一个相对较低的价格才有人愿意使用。其次是具备大规模量产能力。第三,要确保器件供应链稳定,客户才可以全心全意投入产品和系统的开发。因此团队得出结论:只有扩大镓器件的产能并拥有自主可控的生产线,才有可能解决氮化镓功率电子器件在市场上进行大规模推广的痛点。策略上,英诺赛科一开始就战略性地将采用8英寸晶圆。目前,半导体的尺寸与制造工艺的难度系数是呈指数级增长的,在整个第三代半导体的发展赛道上,很多企业仍然在选用6寸或者是4寸工艺,而英诺赛科已经是唯一一个以8英寸工艺去制作芯片的行业先行者。英诺赛科的执行力很强。今天,团队已实现了最初的规划,并拥有两座8英寸硅基氮化镓生产基地,是全球产能最高的氮化镓器件厂商。也因为科技含量过高,知识密集,公司在全球有约700项专利和专利申请,涵盖芯片设计、器件结构、晶圆制造、封装及可靠性测试等关键领域。这也一度在国际上过度抢眼。此前,英诺赛科就面临两名国外竞争对手针对公司若干产品潜在知识产权侵权提出的三项诉讼。不过,英诺赛科称,有信心在与纠纷中取得最终的全面胜利。去年营收近6亿得益于对行业趋势的准确预测以及产品研发能力,英诺赛科获得了快速增长。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英诺赛科的收入分别为6821.5万元、1.36亿元和5.9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94.8%。其中,英诺赛科的最大客户是“宁王”,宁德时代在2023年为公司贡献了1.9亿元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32.1%。收入持续增长的英诺赛科暂时还没盈利。报告期内,英诺赛科分别亏损了10亿元、11.8亿元和9.8亿元,合计31.6亿元。在区域版图上,中国是英诺赛科的业务重心,报告期内收入分别为0.68亿、1.3亿及5.35亿,占同年总收益的99.7%、95.5%及90.2%。国外版图也在徐徐图之。除了在苏州、珠海建立工厂外,英诺赛科同时在硅谷、首尔、比利时等地设立子公司。业绩上也在缓慢增长,2021年至2023年,公司海外市场占同年总收益的0.3%、4.5%及9.8%,2023年营收接近0.58亿元。之所以能够取得迅猛的发展势头,主要归功于其响应策略:面对下游客户在各个应用领域不断变化的需求,英诺赛科两手抓。一手抓主要产品的标准化,这部分产品可以迅速扩大生产规模,拉动产量。一手抓定制设计,快速响应客户的专业化需求。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英诺赛科是全球首家实现量产8英寸硅基氮化镓晶圆的企业,晶圆晶粒产出数增加80%,单一器件成本降低30%。截至2023年底,公式设计产能达到每月1万片晶圆。2023年,英诺赛科已向国内和海外约100名客户提供了氮化镓产品,并已在激光雷达、数据中心、5G通讯、高密度高效快速充电、无线充电、车载充电器、LED 灯照明驱动等方面发布产品方案。公司也与小米、OPPO、比亚迪、安森美、MPS等国内外厂商开展应用开发合作。曾毓群投了2个亿,235亿超级独角兽出现第三代半导体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押注未来的赛道。随着基于硅技术接近发展极限,以氮化镓、碳化硅等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正在成为引领下一代信息技术的浪潮。氮化镓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备耐高温、耐高压、高频率、大功率等优势,且能量转化率高、体积小,相比于硅器件,可降低50%以上的能量损失,减少75%以上的装备体积,应用前景非常广阔。随规模化生产技术成熟,氮化镓的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赛道好、团队实力强,英诺赛科自然在一级市场大受欢迎,眼光毒辣的资本挤破头要投资,英诺赛科的几乎每一轮融资都是超大融资额。招股书显示,英诺赛科创立之初就得到了苏州展翼、招银一号、招银共赢、吴江产投、深商创投这些地方产业基金的扶持。2018年4月,英诺赛科拿到了宁波嘉科投资、嘉兴金琥的投资,投资金额为5500万元,注册资本来到17.8亿元。同年7月,珠海创投战略投资了英诺赛科9000元。2019年,英诺赛科完成15亿的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同创卓越、芯动创业、国民创投、朗玛峰创投、华业天成、招银国际等,并引入了SK中国、ARM、Instant Technology、金芯微电子。此时英诺赛科的股东已经长达25位。2021年5月,公司完成C轮14亿的融资,投资方包括:深圳共创未来、淄博天汇弘鑫、苏州启璟投资、厦门华业启融等投资机构。该轮融资中,曾毓群以个人投资者的身份用2亿元认购了英诺赛科7504.54万元的注册资本。2022年2月,公司再度完成高达26亿元的D轮融资,由钛信资本领投,毅达资本、海通创新、中比基金、赛富高鹏、招证投资等机构跟投。钛信资本作为本轮领投方,本轮出资占比超过20%,也是投资金额最大的投资人,投了6.5亿元。2024年4月,武汉高科与东方富兴又投了6.5亿元成为其E轮投资方。招股书显示,英诺赛科在IPO之前总融资额突破60亿元,估值已经达到了235亿元,堪称超级独角兽。机构们之所以扎堆投资英诺赛科,借用钛信资本创始人高毅辉所言,“氮化镓作为一种新型半导体材料,是一个崭新的领域,也是为数不多与国外差距不大、我国最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的领域之一,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