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造车新势力破产清算!市值缩水超99% 债权人还吵起来了

百亿造车新势力破产清算!市值缩水超99% 债权人还吵起来了
2024年06月25日 09:00 快科技

又一明星造车新势力——同样是车厂高管创业,走向了破产清算的终局。

它曾经足够耀眼、也足够引起关注:

汽车行业老兵二次创业,丰富从业背景高管,巅峰市值曾达到80亿美元(约581亿元),被誉为“特斯拉杀手”,还吸引了简街花旗高盛等巨头资本投资持股。

但现状和其他迎来结束的公司没什么两样:

股价不到2美分(约0.15元),市值缩水超99%,员工人数减少75%,还欠了上亿美元的债务。

这就是明星团队创业Fisker,近日,它正式开启了清算的结局。

Fisker破产清算

还是破产了。

最近,Fisker向州法院提交破产保护,申请破产。

公司给出的破产理由是,为了提高首款车型Ocean的产量但导致资金耗尽,这也是目前公司推出的唯一一款车。

换句话说,没钱了,所以破产了。

不过根据公司提交的文件,Fisker仍然想要一些“喘息的空间”,希望可以在现有状态下尽力稳定运营,同时进行“有序、高效的资产清算”。

而现在的状况,很可能与Fisker的期望大相径庭。因为债权人还没等清算,就已经吵起来了。

据Fisker方面律师表示,虽然Fisker现在正在筹划清算的流程,但是债权人们已经形成两大派系,开始斗争谁能先获得赔付

派系之一为首的公司是金融业巨头海纳基金(SIG)旗下附属公司Heights Capital Management,也是Fisker目前最大的有担保债权人,没有之一。

而另一派则由Fisker前供应商Bertrandt等公司组成的无担保债权人,Bertrandt曾协助Fisker开发后续车型,但迟迟未结清项目款项,后还起诉了Fisker。

双方的争议核心在于,之前因为Fisker未能及时提交财务报告违反与Heights的协议,为了弥补违约,Fisker将“所有现有和未来资产的优先担保权益”交给了Heights。

再加上后续进一步的违约,Heights现在对Fisker的财务状况拥有相当大的掌控权,相当于Fisker全部资产都要被Heights划为债券的抵押品。

不过Fisker的无担保债权人并不认可这种状态,负责律师表示,他们认为这是“不公平的交易”,对于Fisker和债权人来说都是“糟糕的交易”,基本上只为了单一债权人的利益。

而Heights方面认为这种言论“完全不恰当、没有根据”。截至目前,双方也没有达成一致。

并且从Fisker现有资产和债务状况来看,双方扯皮可能会扯更久。

Fisker欠这两组债权人超过8.5亿美元(约61.7亿元),目前还有大约1亿-5亿美元(约7.3亿元-36.3亿元)没有支付,其中包括欠Heights 1.85亿美元(约13.4亿元)的本金。

但Fisker账面大概只有400万美元(约2904.6万元)的现金,以及600万美元(约4356.9万元)的受限制现金,以及预计出售、价值约40万美元(约290.5万元)的股票。

Fisker还拥有制造车辆的一些设备,包括180个装配机器人、一条车辆底盘生产线、一个喷漆车间等。Fisker还未具体核算这些资产价值,只说公司资产总价值约在5亿美元至10亿美元之间(约36.3亿元-72.6亿元),而这部分价值兑现,也需要找到合适的买家。

另外,根据Fisker的计划,为了保证后续的运营,在未来两周内还要在员工待遇方面支出约170万美元(约1234.5万元)。

总结下来就是,Fisker欠了一屁股债不说,现有的钱远远不够还的。

所以Fisker甚至开始出售之前没卖出去的Ocean车辆,找到一家汽车租赁公司接手了约4300辆库存车,以尽量堵上债务的窟窿。

Fisker,就此来到生命的尽头。

Fisker是如何走到这一天的

Fisker并非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

创始人Henrik Fisker(亨里克·菲斯克),正统汽车行业从业老兵。

他在宝马、福特、特斯拉都工作过,参与或主导了宝马Z8、宝马X5、阿斯顿马丁DB9、V8 Vantage、Model S多款经典车型的设计。

并且Fisker的高管们也能算是明星团队。

首席技术官David King,曾打造阿斯顿马丁DB7 V12 Vantage和全新平台的开发,还参与过福特、捷豹、戴姆勒等多个车企的联合开发平台项目。

首席运营官兼首席财务官Geeta Gputa-Fisker,曾管理过数十亿美元的家族办公室,以及担任“美国邵逸夫”Alfred Mann基金会的投资顾问,还拥有剑桥大学生物技术博士学位。

在他们的带领下,Fisker首款车型Ocean,定位中型SUV,2020年亮相,38999美元(约28.3万)起售,从定位和价格上基本是要抢特斯拉的市场。

而且Ocean除了操控性(零百加速3.7s)、大电池(113kWh)、快充等特色外,还有太阳能车顶、可旋转中控、一键开启车内所有玻璃的“加州模式”这种差异化卖点。

这不仅让消费者期待值拉满,还帮助Fisker在资本市场上收获一路绿灯。

2020年借壳上市前,Fisker估值就达到29亿美元(约210.6亿元),上市后市值最高飙到80亿美元(约580.9亿元),高盛、简街、景顺 (Invesco)、花旗银行、加拿大国家银行都曾是股东或持有大量股票。

并且上市还给Fisker注入10亿美元(约72.6亿元)现金,公司还和世界巨头Tier 1麦格纳签订合作订单,Ocean将由双方合作生产。

彼时亨里克信心满满,表示这是适合Fisker的轻资产战略,不必自己建工厂,还能节省下来资金打造软件方面的差异化功能。

在那会儿的亨里克看来,Fisker与麦格纳的关系就像苹果和富士康,双方合作,达到共赢。

但这也是Fisker最后的高光阶段,因为从2020年开始,Fisker就开始一步步走下坡路。

首先是Ocean的交付问题,距首次亮相2年后才开始生产交付,2023年作为首个完整交付年,只交付了4929辆,而同一年特斯拉Model Y已经拿下全球销冠了。

其次虽然车交付了,后续问题也不少,而且大多集中在质量方面,包括但不限于车辆突然失去动力、不能刹车、钥匙有问题、座椅传感器无法感知驾驶员存在、引擎盖突然弹出、车门无法打开等等。

这不仅让Fisker不得不多次接受相关部门的联邦安全调查,而且公司还被消费者告上法庭、诉讼缠身。

更雪上加霜的是,Fisker在准备Ocean的同时,还在紧锣密鼓张罗后续两款车型的开发,导致之前的融资几乎全花光了。

截至今年4月,公司账面只剩下5400万美元(约3.9亿元)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但Fisker在2023年累计亏损9.4亿美元(约68.3亿元),以这个水平估算,公司再支撑一个季度都很困难。

Fisker本就受到产能爬坡困扰、迟迟达不到原定生产目标,再加上调查安全问题一多,并且还快没钱了,公司索性宣布停工停产,整体目标就只剩下三个字:活下去

Fisker随后开始自救,裁员就裁了好几回,公司全球员工人数从巅峰时期的约1600人,缩水至目前大约只有400人,裁了75%。

同时Fisker也在积极寻找外部融资,想找车企接盘,但并未成功。

这里也能发现资本市场已经开始不欢迎Fisker,公司股价一跌再跌,连续多日徘徊在1美元以下。终在今年3月,纽交所摘牌Fisker,公司股票进了流通性更差的场外交易市场OTCMKTS。

目前,Fisker的股价只剩1.9美分(约0.14元),市值几近完全蒸发。

同时公司也在今年5月预告准备申请破产,不过当时公司还觉得有希望,如果能从债权人那里获得足够的减免或者找到新的融资,公司还有活下来的可能。

但现如今,结果已经了了。没人愿意接手Fisker这个烂摊子,Fisker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虽然如此看来Fisker破产是多方因素影响下的结果,但有分析师表示,“轻资产”战略也好,合作造车也好,都不是糟糕的战略,问题其实出在管理层,是高层管理人员无能,所以才导致破产。

该分析师剑指首席财务官和首席运营官Geeta,她是创始人亨里克的妻子。

有意思的是,这并非亨里克首次创业失败。

他曾经在2007年创办过Fisker Automotive,卖插混车Fisker Karma,但因为产量无法提升和资金链断裂,在2013年宣告破产。

而现在因为同样的理由,就算拉上了老婆出任管理层,亨里克二次创业的Fisker Inc.,又破产了。

不知道二次创业失败会给亨里克带来多大的冲击,也不知道在这之后,亨里克还会想着实现自己的造车梦吗?

造车新势力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