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静态CT技术、打造国产供应链,「纳米维景」换道超车瞄准百亿级CT市场|北极光·Family

攻克静态CT技术、打造国产供应链,「纳米维景」换道超车瞄准百亿级CT市场|北极光·Family
2024年06月24日 18:01 北极光创投

来源:北极光创投

多年以来,国内CT设备的中高端,尤其是超高端市场,一直被GE、飞利浦、西门子所垄断,国内CT设备企业即使做中低端市场,一些关键零部件仍然要依赖进口。

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多项鼓励政策的出台,新质生产力的推动,国内CT市场的需求释放,以及创新医疗的突破,国产CT设备在中高端、超高端市场即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在今年第89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上,一家名为纳米维景的国内企业生产的复眼24静态CT亮相,同时展示了首批志愿者图像,成像质量已经进入行业领先水平。

纳米维景复眼24静态CT,不仅是国产医疗器械的一次颠覆式创新,纳米维景还通过自主研发生产和投资孵化,打造了供应链闭环,关键技术及核心零部件全部实现自主可控。这意味着,作为链主企业,纳米维景将会带动静态CT产业链的发展。

而且,复眼24静态CT通过提供高通量、精准的数据源,结合AI能力,还将助力打造中国医疗新质生产力。

在政策红利和行业风口背景下,作为国产创新医疗CT设备商,纳米维景能否抓住这轮战略机遇,找到属于自己的市场空间?为百亿级CT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态势?

颠覆性创新技术

全面重新定义CT成像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CT选择的都是旋转的技术路径,可以使用一个光源和一组探测器围绕人体高速旋转来获得人体一周的投影数据;但是,旋转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如运动拖尾、时间分辨率与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的矛盾、扫描过程中机架的轻微抖动等,还有滑环传输数据的瓶颈,极大制约了海量数据的传输,使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难有突破。

而纳米维景自主研发的静态CT,采用“扫描射线源阵列群”和“光子流探测器阵列群”构成静态双环结构,均匀分布在人体周围,通过时序电子控制射线源依次脉冲式曝光,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人体一周的数据采集,而无需旋转,并可实现直接通过多条光缆进行海量数据的超高速并行传输,支持更高分辨率的探测器。纳米维景首款“复眼24静态CT”产品的扫描精度可达0.165mm暨各向同性,体素分辨能力提高了64倍,且未来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静态CT的创新技术路线完全颠覆了传统CT原有的技术路线,有效地消除了离心力的限制和拖尾效应,使扫描速度和图像精度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从数学和AI应用角度,静态CT独有的稀疏角度重建技术,可使CT的扫描剂量大幅下降。

这不仅是未来CT的发展方向,对临床诊疗流程的革新,也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医学正逐步深入到细胞和分子层面,目前传统CT的宏观成像难以满足临床诊疗等的发展需求。基于底层技术的颠覆性创新,纳米维景首款“复眼24静态CT”产品已接近介观成像水平,以目前最常见的肺小结节为例,可以清晰显示3-6mm微小结节的形态、结构、特征及与相邻肺结构的关系,从而为临床提供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效依据。得益于静态CT超高清影像数据源的天然优势,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静态CT有望实现微米级别的病理级成像,暨病理CT,这将革新现有的诊疗流程,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多种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基于静态CT独有的静态双环结构,扫描时无须机械旋转,不再有离心力的限制,大幅提升了扫描速度,这将有望实现4D(电影)成像,暨4D CT,可以动态观察全身脏器在运动全周期中的大小、形态及运动规律等,这对疾病的多维度精准评估,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同时,相较于传统CT使用数千幅投影数据进行重建,静态CT独有的稀疏角度重建技术可以仅通过少数信噪比更高的投影数据重建出更高质量的图像,实现扫描剂量的大幅下降,这也将为患者提供一个更为安全的检查环境。

纳米维景营销总经理米弘斌认为,静态CT是揭开人体解剖学的“哈勃望远镜”。

“超高端静态CT将带来三大变革,第一,全面提升临床诊疗的确定性;第二,为生命领域科研提供更多价值触角;第三,成为超高端影像制造国产化风向标。”

锚定静态CT,打造国产供应链

静态CT的概念早就被学界提出,但让其从零开始到真正落地,同时打造出静态CT产业链,纳米维景花费了整整10年时间。

2014年,李运祥带领团队在北京成立了纳米维景。“在螺旋CT路线上,国外同行积累很深厚,弯道超车是不可能的。但我们不走国外的路,我们要做静态CT,换道超车。”纳米维景创始人、总裁李运祥说。

要做静态CT,不仅要技术攻关,还要迈过供应链的门槛。

CT设备的供应链,主要有高压发生器、球管、探测器等,螺旋CT厂商的供应链的核心,大部分集中在外国。纳米维景要做静态CT,只能自己打造供应链。

静态CT的核心零部件自研难度高,供应链复杂,即使行业领头企业也对此望而却步。而且,人才也需要自己发掘和培养。

纳米维景成立成都子公司,建设静态CT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基地,打造自主研发生产核心零部件的能力。同时,公司投资孵化了麦默真空技术无锡有限公司,生产静态CT关键部件CT球管的核心零件——管芯。

CT球管技术壁垒极高,全球能生产CT球管的企业屈指可数,且都在海外。根据公开信息,我国整机厂CT 球管市场的95%以上被海外企业垄断。国家连续三个“五年计划”都将CT 球管列入重点突破和发展的高端战略产品。

纳米维景投资孵化的麦默真空,已经具有球管全流程的设计、生产经验,是国内极少数可以正向研发CT球管的企业之一。对于国内CT行业来说,这是一项重大突破。

探测器和高压发生器也是纳米维景的重点攻关,经过努力,纳米维景解决了技术可控和核心零部件生产的问题,实现了供应链闭环。

2019年,纳米维景组装完成了第一台静态CT原型机,首次出图就得到了超出预期的成果。当时,投资人和行业内专家闻讯赶来进行再次扫描验证,成像质量较传统CT有大幅提升,投资人与专家都大受震撼。

纳米维景董事、首席科学家曹红光表示,静态CT需要大量的射线源和探测器组合成阵列,由于中国制造的高技术叠加低成本,使得静态CT有可能诞生在中国。

“静态CT是未来CT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在这个赛道上,我们终于可以摆脱国外进口,还建立起了技术壁垒,未来的目标,是让高端CT设备从技术到产业链全部实现国产化。”

行业战略布局调整

切入市场最佳时机

国内CT设备究竟有多大市场?

如前文所说,国家层面鼓励大型医疗设备的以旧换新,鼓励医疗机构采购国产创新医疗器械,对国内CT设备厂商都是利好。2023年卫健委调整政策,64排及以上CT的购置限制被解除,首台(套)金额也大幅放松,3000万元以下的设备采购不再受限,进一步释放了市场需求。

同时,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和分级诊疗带来的下沉市场,对于CT设备行业都意味着市场增量。

在医疗影像设备里,CT 设备市场占比很高。众成数科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医学影像设备公开中标金额中,CT设备市场份额占比近三成。

资料来源:众成数科资料来源:众成数科

而中国CT设备人均保有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根据普华有策、智银全球生物医药资料库的数据,2021年,美国CT设备人均保有量为每百万人44台,日本高达111台,而中国仅为27台,这也意味着,国内CT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量空间。

根据招银国际的研究报告数据,假设医疗机构平均每9年更换一次CT设备,存量市场平均每年将有5289台CT设备需求。假设到2030年,中国人均CT保有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每百万人口拥有45台CT,那么,届时国内CT设备年需求量将达到7242台,市场年体量将接近三百亿。

行业人士认为,对于国产医疗CT设备厂家,这是一次战略布局的新机会。

在这个即将爆发的市场,哪些企业最有机会?

灼识咨询估算,目前在国内市场,64 排以下CT的国产化率已超 50%,64 排及以上 CT 国产化率尚不足10%,中高端及超高端 CT 具备极大的进口替代潜力,将成为中国 CT 市场另一主要增长点。

对于定位高端、超高端的纳米维景来说,这是非常利好的市场机会。

除此之外,海外市场也是重要的增长点。

有研究机构曾比较过GE医疗和西门子医疗非中国区收入,占公司总收入分别为85.8%和87.0%,而中国区只占到14.2%和13%,也就是说,国际市场份额大概是中国区的6倍。

从复眼24静态CT的创新性原理、技术表现等方面,可以预期,国际市场也将成为纳米维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筑高技术壁垒,实现换道超车

从2014年到现在,纳米维景完成了多轮融资,获得了北极光创投、君联资本、夏尔巴投资、腾讯投资等资本的加持。公司已经成长为一个横跨北京、上海、成都、沈阳,拥有数百人规模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目前,复眼24静态CT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已经进入临床试验,距离产品上市只有一步之遥。对于纳米维景来说,这将是一个里程碑事件。米弘斌表示,相信随着产品的上市,基于静态CT高通量数据源,将有望推动更多疾病的临床指南修改。

李运祥透露,纳米维景下一代产品为复眼36,核心部件已经在研发中,未来还会有复眼108等迭代产品,能扫描出4D的CT影像,继续革新医疗诊断流程;更高分辨率的探测器也在研发中,在单位面积像素数量提升16倍的基础上,每个像素再提升25倍,实现显微CT。

步步超越创新的背后,是深厚的技术积累。纳米维景知识产权申请数量已经超过250个,包括海外专利、国内专利、软著、集成电路布图等,其中授权数量超过170个,覆盖系统、算法、探测器、射线源、高压等关键技术。

静态CT的目标客户群,是国内顶级的200-300家综合性三甲医院。公司目前已和武汉、上海等地的顶级三甲医院开展科研合作。

进入2024年,数字化驱动正在成为医疗行业的新质生产力。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大模型已经显示出极强的问题处理能力。大模型的背后,需要高通量的精准数据源。纳米维景静态CT通过输出高通量的精准数据,结合AI能力做医疗大模型,可以协助打造医疗行业的新质生产力。目前,公司已经在与院士团队合作。

一个行业市场空间的释放时期,也正是创新企业崛起的最佳机会。在这一轮医疗设备的市场红利期,作为国产创新CT设备商,换道超车的纳米维景,借着这一波市场战略布局的新机会,有望切入超高端市场,为百亿级CT市场发展带来新态势,并为医疗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新动能。

北极光供应链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