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4个月拿到2轮融资,雷军曾连投两轮,引发轰动的“小跑车”却陷入交付魔咒

不到4个月拿到2轮融资,雷军曾连投两轮,引发轰动的“小跑车”却陷入交付魔咒
2024年06月24日 11:11 创业邦

来源:创业邦

纯血统运动车,打不过小米SU7。纯血统运动车,打不过小米SU7。

作者丨潘磊

编辑丨海腰

题图丨midjourney

“当我环顾四周,却始终无法找到梦想之车时,我决定亲手打造一台”。

这是2022年9月25日晚上,“小跑车”品牌打造者冯晓彤在解释自己为何要打造一款跑车时,引用的一句来自费利·保时捷的名言。

费利·保时捷被称为“保时捷跑车之父”,显然这是冯晓彤进军跑车领域的最佳致敬对象。

Ferry Porsche Ferry Porsche 

投资者也对冯晓彤的造车计划信心十足。

睿兽分析提供的信息显示,冯晓彤的造车主体“工匠派”迄今为止已经完成了6轮融资,并从投资者处筹集到了至少数千万人民币的资金。

但这些钱对于一家决心对标保时捷的造车企业来说,显然是杯水车薪。

早在2016年,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就说造车很烧钱,初创企业至少要准备200亿以上的资金——几年后他又把这个数字刷新到了400亿。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也在几年前说过,没有几百亿、几千亿的投入,在汽车领域想要有所作为几乎不可能。

到目前为止,冯晓彤还没有证明他“小而美”的小跑车项目不需要花数百亿元就能成功。

因为他也遭遇了新造车企业的魔咒——交付延迟。

按照他公开的交付计划,售价30万以内的SC01小跑车,将于2023年第三季度开启大定,第四季度正式交付。

小跑车起步不错

但融来的钱不够造车

小跑车SC01拥有相当强大的投资机构阵容。

根据睿兽分析展示的数据,小跑车项目的投资者包括顺为资本、合肥产投、天津市海河产业基金、长江产投,等等。

最新一轮融资完成于2024年6月12日,投资机构是长江产投。

在这轮融资几个月之前,天津海河产业基金也投了一轮。

换句话说,今年小跑车项目已经完成了两轮融资。

但这两轮融资均未披露具体融资金额。

根据睿兽分析披露的数据,完成于2022年9月底、由顺为资本、合肥产投加入的A轮融资声势最大,融资金额为“数千万元人民币”。

另外在2021年9月,顺为资本也投了一轮(未披露具体金额)。

从融资历程看,小跑车项目应该是在2021年9月左右,正式受到了风险投资机构的认可,并顺利拿到了钱。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3月底,小米正式官宣造车。

从那时开始,小米开始通过“投资先行”的模式,通过投资初创企业构建产业链生态。

小跑车项目也因此坐上了小米打造汽车产业的“风口”,并连续两年拿到了来自顺为资本的投资。

虽然在小米投资之前,工匠派还在2017年、2018年拿到过两轮融资,但那时其主要业务应该是汽车改装。

从目前的融资情况看,小跑车从投资者手中到底拿了多少钱,外界不得而知。

但根据睿兽分析的数据,可能不会超过1亿。

对此,曾在某新能源车企担任总裁助理的李明表示,造车的话,一个模具就需要2000万,甚至还不够。

即便是改造现有产线,没有1亿也解决不了。

他称,资质可以找代工,渠道可以线上,售后也可以和途虎养车谈合作,营销大概有1亿也能启动,但模具、供应链定点,以及平台开发或者从其他车企购买现有平台,这都需要钱。

另外,加上工艺验证、风洞测试、安全测试、可靠性测试、极端环境测试等,到了小批量量产阶段,没有30亿搞不定。

他举例称,从贾跃亭开始造车,到他造出来第一台车,一共花了200亿。

延迟交付,订单成谜

“在一些汽车文化发达的地方,会有一些小型(汽车)公司的产品,满足人们对于跑车的需求,但在中国这种产品处于空白”。

冯晓彤在小跑车SC01的亮相会上,描述了有关这款车的定位,即他想为用户提供一款“成本合理的纯血统运动车”。

这种产品定义的核心,在于“不对运动性以外的因素妥协”。

基于此,小跑车SC01“避免了过渡的配置和装备,也去除了不必要的装饰和性能”,以实现“真正热爱驾驶的这一小部分人的心愿”。

这也表明,小跑车服务的将是一个小众市场。

根据冯晓彤的说法,市场上根本不缺能造车的企业,但能够满足小众人群对于极致驾驶乐趣的企业,却非常稀少。

所以他要做的,就是这种具有显著差异化特征的小众车。

从功能角度来说,定位于一个“简陋的运动玩具”也符合逻辑,就像能够上赛道的那些量产车一样,为了减重车内几乎没有任何装饰。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小跑车SC01基本类似于“毛坯房”,比如舍弃了车内屏幕,等等。

人们印象中跑车的剪刀门等酷炫配置,当然也没有。

但这些产品细节还都不是最重要的——对于大多数新势力来说,都习惯于特斯拉式的一边推出新车,一边通过不断升级系统以弥补一些漏洞或者缺陷。

对于一个造车新势力而言,交付延迟才显得最为致命。

从目前情况而言,小跑车SC01的进度已经严重滞后于当初设定的时间表。

按照计划,2023年第四季度就要实现向用户交车。

但在2023年11月3日的一篇官方社交媒体文章中,SC01还向用户道歉称调整了车身尺寸。

这也表明,当时SC01并未达到能够量产的状态。

然后就是订单问题。

官方资料显示,在2022年9月25日小跑车SC01亮相后的48小时内,一共收到了819个订单——用户只需要支付199元的意向金(后续可抵扣1999元车款)。

但现在这些订单的转化率,以及新增订单等信息,小跑车官方也未曾披露。

小跑车的另一个难题是资质——但凡造车都需要资质,小跑车属于新能源汽车,还需要新能源造车资质。

冯晓彤说,他会付出大量努力去解决资质问题。

不过到目前为止,资质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也没有披露。

另外是自建工厂还是寻求代工模式等关键信息,也未进一步说明。

小米SU7

更好的“小跑车”

“我无法告诉你制造业有多难”。

马斯克曾经表示,可能制造一辆原型车很容易,但量产很难,而拥有正向现金流的制造,更是难上加难。

他还称造车类似于剃须刀行业,剃须刀本身不赚钱,靠卖刀片赚钱。

到目前为止,特斯拉还因为产能问题,积压了超过百万台的Cybertruck订单无法交付。

这展示了“极限制造”的难题。

但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小跑车的替代品开始大量出现。

以小米SU7为例,这款车的顶配版本(Max版)能实现最快2.78秒的零百加速,以及最远800公里的续航里程。

与之相对应的是,小跑车SC01从零加速到100公里时速的数据是3.5秒,续航里程为520公里。

另外价格也是关键因素。

小米SU7 Max版的售价是29.99万,这也让小跑车SC01此前公布的“低于30万元”的售价失去了优势。

从功能角度看,小跑车SC01讲究的“纯血统运动车”适用场景略少。

冯晓彤列举了一个与“痛点”有关的例子——一些拥有超豪跑车的人,在前往一个目的地时,往往需要借助于拖车,才能把车托运过去,而不是自己开过去——而小跑车SC01可以解决这些人日常使用跑车的难题,无需拖车,随开随走。

但冀望于超豪跑车用户再买一台小跑车SC01,在日常出行中体验超跑的驾驶感受,似乎也属于小概率事件。

因为这些人有太多其他选择了。

奔驰AMG、宝马M,都能满足这种需求。

另外沃尔沃的高性能品牌Polestar极星,能够直接下赛道,无需任何改装。

造个性车,也得有实力

冯晓彤提及的另一个市场基础,在于国外汽车文化发达地区,有很多小型跑车厂。

这也是实情。

比如总部位于美国得州的Hennessey公司,算上老板也只有70多人,但却以“造出更快的汽车”而出名。

这家公司生产的F5 Revolution Roadster跑车,每台售价300万美元,而且计划中的12台汽车已经全部售出。

F5 Revolution RoadsterF5 Revolution Roadster

已经退役的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是F5 Revolution Roadster的第一位车主。

Hennessey公司能够做到这一点,靠的可不仅仅是汽车文化。

该公司的老板约翰·亨尼西(John Hennessey)是改装车大神,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做改装车生意——这一点和冯晓彤此前从事的汽车改装业务近似。

John HennesseyJohn Hennessey

但Hennessey公司的首席工程师John Heinrocket Heinricy,其履历就不简单了,他曾经在通用汽车从事高性能汽车开发工作长达38年。

John Heinrocket Heinricy甚至是一位职业赛车手,其在纽伯格林赛道跑过1000多圈。

John Heinrocket HeinricyJohn Heinrocket Heinricy

另外,Hennessey公司虽然员工人数不多,但却拥有设计、工程、制造、装配、测试、生产和质量控制等一整套造车体系,还有一个占地142英亩的试验场。

换句话说,即便是想造车,也要有强悍的实力。

根据小跑车SC01所在的主体天津工匠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年报信息,其在2023年的社保参保人数为26人。

而且中国也很少有类似于“蒙特雷汽车周”这样的汽车发烧友活动,让包括小跑车在内的各种个性车受到欢迎。

但也有行业人士认为,小跑车依然有机会取得成功。

来自某造车新势力的一位汽车专家称,中国汽车市场太大了,而且并非“赢者通吃”,所以在一些小众市场,或者某些场景,小跑车可以取得成功。

这可能就是包括长江产投和天津海河产业基金在今年连投两轮小跑车的原因。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