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与OT“双向奔赴”,5G RedCap商用迎来新空间

ICT与OT“双向奔赴”,5G RedCap商用迎来新空间
2024年06月21日 18:03 媒体滚动

6月14日,以“做大5G物联 打造亿级联接”为主题的RedCap(5G轻量化)产业峰会,在华为苏州研究所举办。来自中国信通院、三大基础电信企业、行业应用方、产业链上下游的多方专家代表围绕5G RedCap的能力、需求、场景和生态展开充分研讨。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峰会的落脚点不仅是RedCap,更是产业应用。万华化学、国网山东电力等龙头企业从OT侧分享RedCap的实践进程,充分体现了IT与OT正在相向而行,这意味着RedCap商用将迎来新空间。

能力优化,网络广覆盖驱动泛在物联

2022年8月,我国三大基础电信企业发展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16.98亿户,标志着我国率先实现“物超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物联网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到达一个新的“起点”。

“物超人”是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再出发”的重要标志。行至2024年,实现万物互联的关键要素正是5G RedCap。

从2021年《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到2023年《关于推进5G轻量化(RedCap)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再到《关于开展2024年度5G轻量化(RedCap)贯通行动的通知》,工信部聚焦5G RedCap的网络规模覆盖、关键环节成本、终端产品研发,政策指引正在不断细化。同时,地方政策积极响应,北京、山东、河南等省市均提出推进5G RedCap技术应用,开展面向工业互联网的5G RedCap建设。围绕5G RedCap,部省联动构建了良好持续的政策发展环境。

除了政策支持,伴随产品迭代,5G RedCap模组也在不断逼近能力、成本、功耗三者新的平衡点,被赋予新的市场定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首席专家续合元表示,相较于4G Cat4,当前5G RedCap可实现功耗降低20%、上行速率提高100%的能力,是RedCap的技术驱动力;逐渐成为中高速物联市场的选择,是RedCap的产业驱动力。

5G RedCap已启动较为广泛的商用验证和规模部署,中国电信携手中国联通在浙江、贵州、广东、河南、上海5个省市现网环境下完成全球首个全频段、全制式、全场景5G RedCap商用验证,启动百城规模商用进程。中国移动建成技术领先、规模领先的RedCap商用网络,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超30万站,并宣布2024年底前在超过300个国内城市启动全球规模最大的5G-A商用部署。

场景细化,四大场景迎来需求爆发点

从5G中频段频谱规划,到5G独立组网规模部署,再到5G异网漫游启动商用推广,五年来我国5G网络建设成果有目共睹。各行业对5G赋能数字化转型的理解更加深刻,从“怎样建好网”转向“怎样用好网”。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5G应用已经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4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过1万个。5G在采矿业、电力、医疗等重点行业实现规模复制,工业领域5G应用也逐步从外围环节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核心环节拓展。特别是5G行业虚拟专网,有效满足行业企业对数据本地化、管理自主化等个性化需求。

RedCap兼具高性能与低功耗,是满足企业自主化与个性化需求的5G新选择。在论坛上,与会代表重点交流了四方面优秀实践。

一是视联市场。从工业生产到个人家用,视频采集与分析正在参与越来越多的数字化过程。华为中国区5G创新部部长王法表示,我国存量摄像头已达十亿级,每年新增摄像头近亿级。在这样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复杂的应用场景下,挖沟埋缆、时间不可控、施工环境受限等问题是有线视联的短板。

以万华化学为例,作为流程控制和高危作业的典型行业,化工行业在施工环境、时间等方面有严格控制。“化工装置区有大量的金属框架和反应容器,挖沟埋缆会增大危险性。通过引入RedCap,大幅降低了园区视联网络的部署成本,同时更好的上行能力,可支撑园区视频监控的更佳密度。”万华化学集团数智化部总监纪现清表示,“从2023年开始,在烟台工业园已经部署超过500路RedCap摄像头,在福建园区上线100路,效果很好。”

二是车联市场。随着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技术发展,“5G上车”将成为必然趋势。相较于高端车型应用eMBB,RedCap将在中低端车型大显身手,有望成为RedCap的最大市场。

三是工业能源。从电力行业的通信舱、无人巡检,到石化行业的AGV、DTU,工业能源领域重视稳定性和可靠性。未来,RedCap在与Cat4相同成本的条件下,将实现更高速率与更低功耗,赋能工业仪表转型成“数字表”“智慧表”。国网山东电力在光伏站5G智能终端的实践中,通过“5G Inside+分布式光伏”方案,交出了并网周期由40天缩短至5天、投资额减少90%的满意答卷。同时,电力5G专用切片可实现端到端专用通道,满足电网安全要求。

四是消费类市场。在老人机、智能手表等要求功耗低、成本低、能力足的智能穿戴设备领域,RedCap优势明显,有望实现短时间规模爆发。在现场,记者看到已有升级RedCap的智能手表整合了MiFi功能,随时随地接入5G网络。

王法认为,视联、车联、工业能源和消费类只是当前的主力市场,未来RedCap将拓展更广阔的空间,包括医疗、教育、农业等。

用建互促,营造5G RedCap共赢生态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提出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以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升级为重点,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大规模设备更新,数字化是关键词。中国信通院5G应用创新中心副主任杜加懂表示,现在行业设备正处于“商品房大面积重装”,是数字化切入的最好时机。而RedCap进入行业数字化设备的基础层,考验产业生态能力。

各项标准不断完善,有力支撑RedCap应用规模化发展。6月18日,R18标准正式冻结。在R17的基础上,R18进一步适配RedCap终端低峰值速率需求,降低终端基带上下行共享信道传输带宽和峰值速率,以进一步降低终端成本和能耗。近日,我国首个5G轻量化(RedCap)行业标准送审稿审查通过,将为RedCap终端的设备研发和网络升级部署提供依据。

在产业领域,RedCap吸引行业各方积极参与中速物联网建设。万华化学推动RedCap从数据采集走向核心控制,通过“用建互促”模式,与仪表厂商合作研发RedCap原生仪表,力求装置区数万个数据采集点和一万多路数据传感器“剪辫子”,探索Hart仪表从RedCap 0utside走向RedCap Inside,实现5G融合一张网。

鼎桥通信通过RedCap赋能射频前端、穿戴设备、车载模组等解决方案,助力RedCap生态迎接爆发期。“RedCap逐渐成熟,将真正迎来物联网的黎明,现在需要更多信心和坚持,鼎桥携手海思加快RedCap模组研发,将填补不同成本区域的空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马涛表示。

运营商逐步从场景创新转向价值创新,进一步联合行业生态,聚焦高价值场景。在常州,江苏时代借助中国移动RedCap技术对新增模组/pack产线进行5G全连接改造,打造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的“灯塔工厂”。深圳南山引入中国电信“RedCap+云计算+AI”的5G政务专网方案,构建美丽中国“南山样板”;在佛山美的厨热洗碗机工厂,通过中国联通RedCap+5G LAN技术,首次实现基于RedCap的生产数据实时采集。伴随RedCap应用场景的细化,ICT与OT正在“双向奔赴”,深化价值挖掘。

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副总裁方向表示,RedCap是中高速物联最佳承载,将加速5G应用轻装上阵与规模化发展。在本次峰会上,针对行业终端高可靠、高稳定、低故障的要求,华为携手三大运营商发布RedCap长稳标准,并为首批获得标准通过的9家企业颁发证书。同时,华为携手信通院和运营商,为6家行业客户颁发RedCap领航先锋奖,为14家生态合作伙伴颁发RedCap生态合作奖。

面向未来,构建开放、多元、共赢的RedCap生态体系,不断实现RedCap的技术创新和商业突破,将成为产业各方相向而行的不竭动力,并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

编辑:曹倩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